马克思主义基础概念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段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应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研究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正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知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补充: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唯物主义怎样定义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难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5.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最大的区别:意识能不能反映客观事物。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人类社会存在好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
唯物主义的解释。
7.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8.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9.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0.联系好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13.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系了矛盾的二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1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5.。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6.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根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逐渐过程的连续性。
17.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1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
2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22.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这是物质、意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思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思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能动的反映论的定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像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2.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3.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6.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两者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维心史观。
2.唯心史观最大的问题: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 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作用。
3.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4.社会存在好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6.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逐渐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8.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9.人民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民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众的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实践意义:如果撇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
6.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7.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8.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以变资本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是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
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9.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10.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资本集中: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3.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本质)
4.垄断利润来源: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5.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9世界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