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精华填空题
复习参考资料: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 
2  形而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3、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4 物质范畴 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5、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对立统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关系的哲学范畴。
6、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7 非理性因素 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8、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 方法论  
9  实践  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0  自然规律  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1、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同一性 
12、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 的灭亡。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  核心 
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15、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在  社会历史  观上是唯心主义。 
16、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  主观辩证法 
17、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 唯物辩证法 是其核心内容。
18 唯物辩证法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  矛盾  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0 规律  这一范畴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1、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  社会规律 
22  运动  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3、矛盾的  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4、矛盾的  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5、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  普遍性  的简明表述。
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  形而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联系和发展 
5、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对立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6、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7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
控制作用 
8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9、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 
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生产关系
的总和。         
1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
的统一体。         
12、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生产力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
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5、建设高度的  社会主义民主  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16 实现共产主义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7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8德国古典哲学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19、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0、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
2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3、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物质 
24、哲学上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26、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 
27辩证法是关于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28、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3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31、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32、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34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5、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承认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36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37.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3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3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映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 
4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44、人民众的主体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4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46、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 
47、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 
4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4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50.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
5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在于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53、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54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阶段。 
5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56、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比中,名列榜首的是 马克思  
5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5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段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60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1、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盾。
6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6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6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只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既克服又保留 
6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发了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68、社会存在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  人口因素 
69、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  矛盾 
70、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7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72  社会形态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3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