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AABC式成语:源源不断、念念不忘:欣欣向荣、历历在目、亭亭玉立、依依不舍、生生不息、井井有条、斤斤计较、格格不入、高高在上、代代相传、九九归一、头头是道
ABAC式成语:无忧无虑(lǜ)、无边无际:古古香、有声有、不知不觉、全心全意、自由自在、一心一意、百发百中、不三不四、无拘无束、十全十美、一五一十、人来人往
生字:艳、静、植、霜、晴、害、最、需
日积月累:
邯(hán)郸(dān)学步、滥(làn)竽(yú)充数、掩耳盗(dào)铃、自相矛(máo)盾(dùn)、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qǐ)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作业:
1. 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故事(老师已一一列出,学生自行读三遍,有能力的讲给家长听);
2. AABC、ABAC式成语,一个写三遍,最好全部记下来;
3. 生字带拼音一个写五遍;
4. 日积月累中的包含着故事的成语,一个成语写三遍。
日积月累成语故事讲解:
(1)邯郸学步:战国时期,燕国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这个成语用来讽刺那些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的人。
(2)滥竽充数:齐宣王喜欢听吹竽的人合奏,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本来是一个不会吹竽的人,但是他假装自己会吹竽,并且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不过,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愍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喜欢听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单独演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后人用“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凑一个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3)掩耳盗铃:原词是“掩耳盗钟”,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一个贵族家族范氏家族被别的贵族灭掉了,他们家剩余的人逃到了外国,有个人趁机跑到范家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故事说的“偷钟”,成语说的“偷铃”,意思是一样的“钟”和“铃”都是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只不过“铃”比“钟”更为小巧,铃的腔内有铜舌,摇动就能发声。“掩耳盗铃”的意思是指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4)自相矛盾: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先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又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就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后用这个成语形容某一个人的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5)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
剑。不过,他忘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虽然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但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剑,不是很糊涂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的眼光没有跟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6)亭亭玉立是什么意思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专门管理祭祀活动的官员,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为他办事的人喝。这些人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如果大家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来比赛画蛇吧,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商量好了以后,他们就开始画蛇了。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也把蛇画成了,就把酒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这个成语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来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7)(这个故事里套着故事,不好讲,懂意思即可)杞人忧天:说的是杞国有一个人总是
担心天会塌下来,以致于他因此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指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8)井底之蛙:指“坐井观天”故事中的那只青蛙。这个故事里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
(9)杯弓蛇影:古代有一个叫乐广的人,他有一个好朋友,分开很久后不见再来,乐广问这个朋友为什么不来,他的朋友说:“前一段时间我来你家,很高兴你让我喝酒,但是我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所以我心里感到十分恶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当时朋友坐着喝酒旁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乐广猜想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于是,他再次请那位朋友坐在原来的地方喝酒,并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不是又看见了什么东西呢?”这个朋友说:“我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病马上就治好了。 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讽刺了在虚幻的现象面前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的人。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的真相,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