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清明节的历史来历
清明节与寒食节是两个节日,但是清明节与寒食节却是一起过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寒食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据史书记载:远在春秋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运用晷(guǐ)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古人将清明节定为春分后的第15天,也就是每年4月5日或6日。清明节期间,古人习俗有踏青、扫墓、祭祖等活动。踏青意味着去野外赏花、赏景,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扫墓则是为了缅怀先人,表达对先人的孝心。祭祖则是祭拜祖先,祈求他们的保佑。
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祭祀节。寒食应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地把两个节日当成了一个节日。寒食节一般设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所以又称为“百五节”或“一百五”。寒食节的重要习俗是禁火、冷食,所以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食节。在这一天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我国北方把清明节的前一天,称为"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之制;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隐士介子推而设,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被多数人公认是寒食节的来源,据《史记》记载:春秋时候,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大儿子叫重耳。可他的继母俪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夷吾继承国君,千方百计要害死重耳。重耳不得已只好逃出晋国,在外边过着逃亡的生活。跟随他出逃的还有一些文臣武将。
晋献公死后,重耳的异母弟弟夷吾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觉得哥哥重耳虽然逃亡在外,终久是祸害,不把他除掉,自己的地位早晚要出现危险。他就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秘密
去刺杀重耳。没想到这件事走漏了风声,有人急忙去给重耳送信儿。
当时,重耳正在狄国住着,得知这个消息后,慌忙召集他的随从,商量往齐国逃跑。忙乱之中,行李和盘缠都叫一个赶车的给偷跑了。一人急急忙忙逃出来,因为没有行李盘缠,一路上只得乞讨为食。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只怕有人来追杀他们,就这样跑了六、七天。这一天,来到卫国的郊外,这里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六月天气,又是大中午,太阳像个火球似的,烤得人浑身难受。他们从早晨到中午,跑了几十里路,还滴水未
进呢。到这时是又饥、又渴、又热、又累,真是人困马乏。特别是重耳,哪吃过这种苦,已经是有气无力,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了。重耳看见前面有棵大树,用手指了指说:"咱们到大树下歇一歇,点吃的。"刚到大树底下,重耳连饿带累就瘫倒在地,昏过去了。众人急忙将重耳救醒。于是,几个人分头去吃的,剩下的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歇着。
出去吃食的人陆续回来,都是两手空空。连个人家都没有的地方,哪里去吃的?众人看着重耳都发愁了,怎么办?大家出来就是为了保重耳,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不就全完了吗。正在为难,只见一个叫介子推的武将,双手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盆儿,一瘸一拐的走过来。到跟前一看,是一盆儿肉汤,大伙儿赶忙把重耳扶起来,把肉汤端给他。重耳一见是肉汤,不问青红皂白,一下吃了个精光。吃了以后,人也有了精神。猛然,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忙问:"这种地方,你怎么弄来的肉汤?"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
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