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调研报告全
中国建筑情况介绍全
一、企业概况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是中国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建筑房地产企业集团之一..2014年;中国建筑的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4190亿元;地产业务销售额1271亿元;营业收入8000亿元..根据2013年营业收入;中国建筑在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 500 强”中排名第 52 位;继续位居全球建筑地产行业第1位;在ENR250 家全球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第 1 位;体现出了强大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1、发展战略
中国建筑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发展策略以及经营策略等内容..
1战略目标:”一最两跨;科学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的战略总体目标为“一最两跨;科学发展”..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中国建筑的战略目标也在不断优化调整;丰富内涵;以此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1年;中国建筑的战略目标为“一最两跨;科学发展”;即“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
在2015年前跨入世界500强前100 名;跨入全球建筑地产集团前3名”;2012年;中国建筑提前实现了“两跨”目标;并将“一最两跨”定义为“成为最具国际
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同时继续保持世界 500 强前 100 强和全球建筑地产企业前 3强的地位”;2013年;中国建筑将战略目标的重点聚焦“一最”;即“致力于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同时对“最具国际竞争力”、“建筑地产”和“综合企业集团”做了具体表述..“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覆盖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资本密集;“建筑地产”是目标市场定位;指中国建筑集中于建筑承包、地产开发两大主业的发展;“综合企业集团”是运营特;强调具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综合能力;即国内外一体化、投资建造一体化、设计建造一体化以及房建和土木并举..
2014年;中国建筑的战略目标淡化了“一最两跨”;表述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增加企业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深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巩固房建、地产、设计等传统业务的市场优势;加大海外和基础设施业务的发展力度;审慎推进投资开发业务..”这一战略目标的调整也揭示了中国建筑在现阶段的两大发展方向;即一方面推进结构调整;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板块;另一方面紧跟“一路一带”国家战略;提升跨国指数;在海外市场寻求突破..
2发展策略:“五化”
中国建筑的发展策略被概括为“五化”;即: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
中国建筑的专业化是打造一批支撑公司效益和品牌的专业公司..中国建筑在主营业务的四大板块中拆分出细分行业规模较大的13个子板块..其中;跨业务板块的为“安装、钢构、商混”;房建板块的中国最高建筑
为“装饰、园林”;基建板块的为“市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路桥、电力、筑港”;地产板块的为“下属直营和局院等地产业务”;即中建地产;设计板块的为公司设计业务板块分部..每一个专业子板块都有对应的专业公司;包括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建财务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002302.SZ 等..
“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持续对专业板块进行整合升级..在商品混凝土西部建设与中建商砼完成重组;成为全国最大的混凝土上市公司;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国内第二的位置居首位的是以水泥制造为主业的中国建材集团;依托下属西勘院、中建四局共同组建了地下空间公司;开始塑造中建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品牌;将中建地产千万平方米项目资产注入中海地产;依托中海地产的品牌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提升项目价值等..
区域化是为了保证资源在区域层面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正式实施房建业务区域化方案;着手组建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区域总部”;各区域总部按照“总部延伸”职能定位..
标准化是中国建筑“五化”发展策略的核心环节;目标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机构成本;统一企业管
理内涵..“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搭建了战略模式、商业模式、管控模式等八方面的标准化领域;
并编制下属子公司机构设计的标准化基础方案..在项目管理标准化方面;中国建筑推进了临时建筑标准化及产业化工作;以箱式节能环保型活动房屋和装配式路面为重点;目前已在10个城市推广了20多个临建标准化项目;合计完成箱式房1100个单元..
信息化是中国建筑提升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获取最佳效益的手段..“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开展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科技管理等 16 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例如财务管理平台集成了超过 20 个财务系统;近万名财务人员使用共享平台;实现了“集约化管控”..
“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的集中采购平台应用基本建设成型..范围涵盖 24 家下属二级子公司的物资、劳务、专业分包采购管理体系;实现工程局全覆盖、大宗物资全覆盖..2014年中国建筑网络集采平台完成采购额 2816亿元;其中物资类1711亿元;劳务与专业服务1105亿元;平台注册合格供应商达78514户..现阶段;中国建筑开始试水区域联合集采模式;并在海外事业部开通集采平台..
国际化是中国建筑在“十二五”末期的重要发展方向..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主要的措施有:一是积极利用国家“走出去”政策;通过 PPP、融投资带动工程总承包、高端对接等方式向基础设施、电站、化工等领域拓展;逐渐加大海外业务中基础设施和专
业工程业务的比重;从相对单一的房建拓展到技术和资本含量高的业务;提高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水平;二是细分市场;打造独特、明显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海外人才本地化和专业能力提升;为海外本地人才度身定做培训和职业发展路径..以收购美国PLAZA建筑公司1为起点;积累收购和管理国外企业的经验;进一步拓展通过资本运作开拓海外市场的方式..
3经营策略:高端营销和“三大”
高端营销是指中国建筑“放弃低端、兼顾中端、占领高端”的理念;即占领标志性项目、超高层建筑和大型机场等高端市场..中国建筑在“十二五”期间承建了全国范围内90%以上的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以及70%以上的一线、省会和重点城市的大型机场..
中国建筑的另一经营策略是“三大”;即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
大市场是指区域市场持续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现阶段;中国建筑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建筑业务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5%以上;占比不断提升..在全国7个地理分区中;中国建筑在前五大区域新签合同额共计超过 1 万亿元..
大项目是中国建筑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十二五”初期是指房建项目合同额 2 亿元及以上、基建项目合同额
3亿元及以上;现阶段是指房建项目合同额 2 亿元及以上、基建项目合同额 5亿元及以上..2014年中国建筑全年境内新签大型施工项目1380个;合同金额约1.2万亿元;大项目个数占比接近半数;合同金额占比90%..
大业主是指与地方政府、大型央企、国际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截止2014年底;中国建筑战略客户数量达到了104家;公司
1出资4440万美元收购PLAZA92.5%的股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