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承继·多元并置·融合重构_——_广东汉剧声腔源流考证
① 钱热储:《汉剧提纲》,汕头印务铸字局,1933,第5页.
② 萧遥天:《潮州志·戏剧音乐志,饶宗颐.潮州志》(第八册),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补编重刊本,2005,第3666页.③ 广东汉剧院编剧杨启祥先生在1963年提交给“汕头专区汉剧汇演组委会”的《广东汉剧考源》一文中提出了“徽剧说”的观点。
广东汉剧又称“外江戏”或“乱弹”,是
广东客家人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广东三大剧种
之一,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关于广
东汉剧声腔源流主要有“湖北汉剧说”和“徽剧
说”两大观点。1933年,广东汉乐专家钱热储先
生首先提出了粤东的“外江戏”为“汉剧”的观
点,即“湖北汉剧说”。他指出:“何谓汉剧?即
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
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其音节关目,皆属
汉剧真传不加变易。”①钱热储先生的“湖北汉剧
说”观点在当时得到了普遍认可,如戏剧研究专
家萧遥天也认为:“外江戏的鼻祖是汉调,故有循其本来的称呼叫作汉剧。”②但文化的传播必然会受到诸多相关文化的影响,因此后续又有学者在广东汉剧中到了部分徽剧的表演成分,提出了“徽剧说”③观点。笔者认为,任何文化的传播都必然会受到迁入地文化的影响而经历一个不断“濡化”与“涵化”的历史过程。因此,对广东汉剧声腔源流的考证,应以文献史料为依托,并与戏剧文本考察互证,采用多层面、多维度的方法,抽丝剥茧般地对其进行解构性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为其寻根溯源,并透过广东汉剧声腔的文化阐释来看清客家文化的本质特征。
①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第23页。
② 扬宗珙:《湖北汉剧皮黄合奏考》,载扬铎、扬宗珙: 《汉剧丛谈与续汉剧丛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第106页。③ 欧阳予倩:《谈二黄戏》,载《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商务印书馆,1927。
④ 邹子模:《祁剧弹腔北路的历史渊源》,《衡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第40页。
⑤ 转引自丘煌、罗恒报:《广东汉剧不是源于徽剧而是源于湖北汉剧》,《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80页。⑥ 陈志勇:《广东汉剧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第56~58页。
一、历史传播媒介与传播路径考证文化传播是指文化由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
由一个社会体向另一个体的散布过程,可分
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从现有的文献史料来看,
目前并未发现湖北汉剧直接向粤东传播的相关证
据,而大量的证据均指向外江戏中“唱汉调”为
主的湖南祁剧班。笔者认为,湖北汉剧向粤东的
传播应是一种间接传播的方式,即以湖南祁剧班
为媒介,不断将汉调传入粤东,而广东汉剧的生
成正是粤东梅州外江戏班不断汲取祁剧中的汉调
精华逐步改造而成的结果。
(一)祁剧的媒介身份
汉剧、徽剧、祁剧都属皮黄腔系统。戏曲史
黄腔
学家张庚、郭汉城认为:“一种声腔从它的发源
地流传开去,在各地生根,形成这个声腔的各种
地方分支,而这些分支和它们的母体声腔形成一
个系统,我们称之为戏曲上的声腔系统。”①从声
腔源流来看,皮黄腔系统源于西皮、二黄在湖北
境内的合流。湖北汉剧史学家扬宗珙认为:“皮
黄合奏正式形成于武汉,时在明末清初。”②皮黄
合流之后,逐渐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
4支汉剧流派。其中,荆河派以沙市为中心向周
边辐射。荆河派进入湖南之后,其皮黄调被祁剧、
湘剧等剧种吸收,并向江西、福建、广东方向流播。
20世纪20年代,著名戏剧学家欧阳予倩先生曾
指出:“二黄戏发生于湖北,从湖北而上传湖南、
广西、广东(五六十年前的广东调,同汉调还差
不多,如今是很不相同了),下传到安徽,总名
之曰湖广调,许多徽班老伶工都承认二黄是从湖北传去的。”③戏剧研究学者邹子模指出:“祁剧中的北
路即是从汉剧中的西皮传过来的,以后又通过祁剧向东传往江西,主要是传给东河戏和吉安戏,它们原无北路,实是祁剧传过去的,往南传往广西桂剧和邕剧,以及广东汉剧和粤剧;再往东南经广东或江西传至福建的汉剧,这都是祁剧作为媒介传过去的。”④另外,从广东汉剧老艺人李祝山的师承关系上看,也可以证实祁剧的媒介身份。李祝山曾提道:“据上代相传,我外江戏是由湖北汉剧传到湖南,由湖南经赣南、闽西传来我广东。”⑤据李祝山介绍,他的师父是光绪年间从湖南衡阳前往广东卖艺的祁剧班艺人。戏剧研究学者陈志勇在《广东汉剧研究》一书中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早期粤东‘外江戏’的艺术来源主要是汉调皮黄,而两者之间的桥梁是湘南的祁阳班”⑥。因此,从以上学者的相关考证和汉剧老艺人的口述中,基本可以推断出湖北汉剧皮黄腔传入粤东的主要媒介是湖南祁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祁剧是湖北汉剧皮黄腔传入粤东的主要媒介,但广东汉剧绝不是简单地承袭祁剧声腔,而是不断吸取祁剧中的汉调精华逐步改造而成的结果。因此,祁剧与广东汉剧之间的差异是泾渭分明的,如祁剧音乐以弹腔(南北路)、高腔、昆腔三种声腔为主,而广东汉剧却始终以皮黄腔(南北路)一种声腔为主;祁剧老生以真假声交替演唱为主,而广东汉剧老生以真声演唱为主;广东汉剧中保留有汉调的古老唱腔【襄阳调】,而祁剧已无此唱腔。笔者认为,祁剧与广东汉剧是汉调皮黄腔“分途演进”的产
物,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也是两者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选择的结果。
(二)历史传播路径
粤东地处一隅,交通极为不便。从粤东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来看,有两条路线是最为重要的交流通道,一是客家先民进入粤东的“南迁之路”,二是广州商帮进入粤东的“经商之路”。从现有文献来看,外江戏班正是沿着这两条路线将汉调皮黄腔带到了粤东,并在此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鲜明客家特的地方剧种“广东汉剧”。
1.“南迁之路”——经闽西向粤东的传播路径
经闽西向粤东的传播路径主要是基于客家先民南迁路线而得出的结论。客家先民南迁的一条主要路线是从中原河南出发,经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再到粤东。因此,中原戏曲文化也会跟随客家先民的南迁而进入到粤东一带,这条路线也必然会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据《福建省志·戏曲志》记载:
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湖南“新喜堂”戏班到闽西演出,艺人在宁化县坊田乡池氏
祠堂木板墙上留有戏班演出时的题记“乾隆丙辰
年寒食节,湖南新喜堂到此开台大吉”。①
王远廷在《闽西汉剧史》一书中也曾提道:“自乾隆丙辰年(1736年)湖南祁剧班‘新喜堂’来闽西演出之后,有大量的湖南班在闽西一带活动。如喜光班(道光六年正月),荣顺班(道光十五年正月),春福台(同治三年正月)等。”②宁化县是客家先民南迁闽粤的重要通道;因此,湖南祁剧班“新喜堂”在此留
下的演出记录可
以进一步证实汉剧经闽西向粤东传播路径的准确性。
当湖南祁剧班进入闽西之后,必然会与当地的戏班进行互动、交流、碰撞,闽西的汉剧班就在这种不断的互动与碰撞中逐渐形成。戏剧研究学者李双认为:“祁剧皮黄声腔流入闽西之后,吸收了闽西木偶、饶平戏、西秦戏以及民间小调等艺术养分,逐渐形成了具有闽西特的‘乱弹’。”③这里的“乱弹”即指“闽西汉剧”。另据《连城县志》记载,大约在嘉庆年间(1796—1820),闽西就出现了本地的弹腔艺人。
嘉庆年间,连城罗坊罗昌银从师湖南艺人陈春生。道光、咸丰年间,龙岩万安韩志安、韩仕
昌等艺人相继登台,本地班社兴起。④
戏剧研究专家王卓模在对比道光十五年(1835)正月楚南荣顺班到闽西的演出剧目后发现,其演出剧目与闽中大田汉剧至今上演的“18本头”剧目基本相同,由此推断出“闽西‘乱弹’(闽西汉剧)与湖南祁剧存在共同渊源,是同源异流的关系”⑤。
再看粤东一带,据《潮州府志》记载,粤东大埔县曾发生过“演剧赛神,老虎吃人”事件。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冬十月弓洲乡虎噬人,是日乡人方演剧赛神,男女聚观。日未晡,
忽二虎各噬一人去,观剧者奔走骇散,及鸣锣追
之,已无及矣。⑥
针对文中的“演剧赛神”,汉剧研究专家丘煌曾做过评论。他认为:“到底当时所演何戏虽未记载,但根据闽西粤东的客家人是由中州经福建宁化迁来,加上闽西粤东汉剧历来不分彼此,艺人们有互相串班演出的情况来推断,当时所演
①福建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戏曲志》,方志出版社,2000,第28页。
②王远廷:《闽西汉剧史》,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6,第12页。
③李双:《试论湖南祁剧的传播与闽西汉剧的历史关系》,《中国音乐》2015年第4期,第108页。
④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地区志》(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第1264页.
⑤王卓模:《闽西汉剧与民间音乐研究》,燕山出版社,2000,第50页。
⑥[清]周硕勋纂修《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一·灾祥志》,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刊本。
的戏极有可能是汉剧或祁剧。”①丘煌的推断主要是基于当地史志文献无其他剧种活动的记载,再考虑到
客家人迁徙的路线和闽粤文化交流的情况,因此他认为此“演剧”极有可能是“汉剧”或“祁剧”。另外,从乾隆年间的两首竹枝词中也可以发现汉剧(汉调)在粤东流传的痕迹。一是乾隆年间著名文学家乐钧所作的《韩江櫂歌一百首》中的一首,词云:
马锣喧击杂胡琴,楚调秦腔间土音。昨夜随郎看景戏,月中遗落凤头簪。②
词中提到的“韩江”位于粤东潮州,“胡琴”“楚调”为湖北汉剧皮黄声腔的重要标志,因此这种演剧的音乐显然是外江皮黄声腔,而且从词中也能发现“楚调”“秦腔”“土音”三者之间的文化交融现象;二是乾隆年间毗陵太守李宁圃所作的《程江竹枝词》,词云:
程江几曲接韩江,水腻风微荡小舢。为恐晨曦惊晓梦,四周黄篾悄无窗。江上潇潇暮雨时,
家家篷底理哀丝。怪他楚调兼潮调,半唱销魂绝
妙词。③
词中提到的“程江”即粤东梅县的程江镇,而“楚调兼潮调”即汉调夹杂着潮州音乐,这也反映了南北戏曲在粤东交融的文化现象。从以上两首竹枝词可以看出,湖北汉剧皮黄腔最迟在乾隆年间就已经流传至粤东一带,而从目前的文献史料来看,其流传路径必定与“闽西入粤东”的客家先民南迁路径相同。潮剧研究专家萧遥天对汉剧经闽西入粤东的传播路径也持赞同态度。他指出:“外江戏(汉剧)之入广东……其流
入之路线必由闽西赣南经客家繁布之梅属诸县。”④丘煌则指出:“广东汉剧源于湖北,舞台语言沿用‘中州音韵’。于清乾隆丙辰年(1736年)之前,经湖南班(祁剧)传入粤东。”⑤因此,从以上文献和学者的相关考证中,可以基本推断出汉剧经闽西向粤东传播路径的准确性。
此外,从戏曲称谓来看,广东汉剧与湖北荆河戏、常德汉剧、赣州东河戏、闽西汉剧都被称为“南北路”。戏曲学家流沙认为:“所谓‘南北路’,最早是由荆河戏叫出来的。”⑥从各地对“南北路”称谓的一致性也可以发现一条以湖北荆河戏为起点,向南经湖南常德、江西赣南、福建闽西再到粤东的汉调皮黄腔传播路径,而此路径恰恰与客家先民南迁的主要路径相吻合。因此,这种戏曲称谓的一致性也间接印证了这条传播路径的准确性。
2.“经商之路”——经广州向粤东的传播路径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广州一口通商,全国商品皆由此出口。一时间,全国商帮云集广州。俗话说“商路即戏路”,外省戏班开始随商贾大量涌入广州,并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广州建立了“外江梨园会馆”。根据文献学家冼玉清对《外江梨园会馆碑记》的研究,乾隆年间,广东戏剧即有‘外江班’与‘本地班’之分。而‘外江班’分别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河南、广西六省;‘外江班’所囊括的唱腔剧种,包括了昆腔、徽戏、弋阳腔(赣剧)、皮黄南北路(含汉剧、湘剧、桂剧)、河南梆子(即豫剧)等许多唱腔。⑦外江班以精妙、雅致的表演很快占据了广州剧坛的主导地位,清代诗人杨
①丘煌:《广东汉剧音乐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第1~2页.
②乐钧:《青芝山馆诗集·卷八》,续修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490册。
③袁牧:《随园诗话·卷十六》,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第422页。
④萧遥天:《潮州戏剧音乐志》,天风出版公司, 1985,第36页。
⑤丘煌:《广东汉剧音乐研究》,第1页。
⑥流沙:《宜黄诸腔源流探》,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第50页。
⑦冼玉清:《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第105~120页。
① [清]杨懋建.梦华琐簿,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第350 页。② 刘织超修,温廷敬:《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十一·民生态》,民国三十二年(1943)铅印本。
③ 1874年2月6日,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由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舰队侵略台湾,清政府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赴台与日作战,造成粤闽沿海局势紧张,部分外江戏班受局势影响开始向内地转移.
④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中国ISBN 中心,1994,第335页。
变成为一种客家地方戏。二、核心承继——对湖北汉剧声腔核心基因的承继(一)板式格律汉剧皮黄腔为板腔体结构,板腔体结构的音
乐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并按照
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出各种不同的板式,以满足
戏曲音乐不同场景的需要。因此,从皮黄腔的板
式格律比较,可以较为直接地判断出广东、湖北
两地汉剧之间的亲缘关系(见表1)。
由表1可见,广东、湖北两地汉剧皮黄腔的
板式格律基本一致,特别是广东汉剧的主要板式
【慢板】【原板】均保留了湖北汉剧的板式格律特
征。因此,从板式格律的一致性可以判断出广东
汉剧承继了湖北汉剧的核心基因。再看徽剧板式,
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徽剧概述”
中介绍:“在老艺人的传腔中,西皮无‘慢板’。”④
而这种“一板三眼”的【慢板】又恰恰是两地汉
剧的核心板式,汉剧的其他板式均由【慢板】派
生而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广东汉剧与湖北汉
剧的板式同源,而与徽剧的板式源流并非一致。
此外,从表1的对比分析中也可以明显地发
现广东汉剧板式的一些变异性特征。如西皮腔中
派生出了【马龙头】【滚板】【哭板】3个板式,
二黄腔中派生出了【二板】【散板】【快板】【倒板】
【滚板】【哭科】6个板式。相较于湖北汉剧,广
东汉剧派生出的这些板式可以更加细腻地表现出
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如【滚板】【哭板】【哭科】
分别以3种不同的唱腔方式来表现剧中人物内心
痛苦、悲愤的情绪变化;【散板】【快板】【倒板】懋建在《梦华琐簿》中对“外江班”与“本地班”
的表演曾有过记述:
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
外江班皆外来妙选,声技艺并皆佳妙。宾筵顾
曲,倾耳赏心。录酒纠觞,各司其职,舞能垂手,
锦每缠头。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所演故
事类多不可究诘。言既无文,事尤不经。①大约从道光后期开始,“本地班”崛起,本地戏粤剧开始在广
州剧坛兴盛,甚至有些“本地班”打着“外江班”的旗号上演粤剧,而真正的“外江班”逐渐退出了广府地区,开始北上向粤东潮汕一带转移。外江班进入潮汕之后,开始设立科班,吸收部分当地人学戏、演戏,这也标志着外江戏本土化的开始。咸丰八年(1858年),汕头开埠,昔日的小渔村一跃成为粤闽赣三省的对外贸易集散地和主要港口。《民国新修大埔县志》曾描述其“为国内港冠,清咸丰年间开作通商口岸后,既成南北洋咽喉重地,与上海香港骎骎乎有鼎足之势”②。潮汕经济开始进入大繁荣时期,商业的繁荣也吸引了一大批外江班来此发展。据汕尾市陆丰县玄武山寺碑文记载:清咸丰、同治年间(1861—1873)湖南“老三多”戏班进入潮汕。“老三多”是外江班四大名班之一,进入潮汕之后,它带动了一大批广州外江班前往潮汕地区活动,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0多个,外江戏在粤东进入了鼎盛时期。同治末年(1874年),受“中日战事”③影响,部分外江班开始向山区梅州转移,并在梅州开科招徒,一批本地的外江班名角相继涌现,如大埔的李祝三、罗芝琏,梅县的彭君儒、林冠乾等。外江戏在梅州地区的流播过程中,不断融合部分外来剧种声腔和客家本土声腔、佛道曲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进而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