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和顺差的区别
逆差和顺差的区别
    顺差就是出口多于进口,当今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能够实行。但这种状况不会长期存在下去。如果人们继续采取目前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模式,那么,发展中国家将面临通货膨胀加剧、资金外流等困难,最终可能被迫放弃按现价购买商品和服务。此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结构也必然受到影响,由顺差转为逆差。反之亦然。由此看来,所谓“顺差”与否已无关紧要了。同样道理,如果“逆差”变成常态,其他国家再回头来追赶我们又怎么办?还是向发达国家学习,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科技含量的路子吧!既然市场机制自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调节效应总比计划机制强,何苦非得改呢?如果说过去我们在解决外贸逆差方面吃了大亏,主要原因在于外汇短缺;那么,对未来外贸形势的分析表明,我们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完全可以在内部挖潜和优化管理上想办法,而根本用不着动辄改变固定格局。在出口方面多做些文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千万不能搞新的重复建设,把钱花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吸收消化上。眼下中国虽然总量很大,但人均水平还不高,我们的出口产品质量并不一定都具有竞争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真正该进口的设备和产品还是应该拿来使用。这个意思绝不是要在更大范围扩大保护主义,对内搞什么严打,而是为了让中国企业有充足的精力提升竞争力,迎接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一旦外贸规模下降,相信我们仍然有条件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巨大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字鸿沟。不久前我们刚刚承诺不会将更多的国内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外资或者限制内资进入某些领域。笔者认为,鉴于当前环境下世界各国均处于衰退阶段,因此,这个承诺无疑值得我们更深层次地作更细致的诠释。当然,即便没有这项承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几乎停滞不前。由此观之,外部压力确实客观存在,至少我们有过这种感觉。从现实考虑,人民币升值无疑符合中国利益。问题在于,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它的国际角开始日趋鲜明。基于这点,我们更应谨言慎行,因为升值过程伴随着巨大风险。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从19世纪起便具有极大号召力。近年来,它失去了全球主导地位,是经济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表明,控制国际货币供给量已刻不容缓。迄今为止,这套机制最成功的一点,莫过于将美元与黄金挂钩——一般用35美元的盎司黄金来衡量美元纸币。如今,与这个机制联系最密切的另一个物品,则是石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