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国大典的那些误解
关于开国大典的那些误解
作者:
来源:《党史天地》2016年第07期
        开国大典并非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
        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
        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是开国大典上提出来的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前一天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
        登上天安门不大一会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接着,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而兴奋地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根据报道,在开国大典开始时只讲了这样一句话。那么,他是否还说了后来广为流传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呢?
        新华社记者李普当时负责采访和报道开国大典。他回忆道:新华社负责发布公报式的新闻,我和李千峰一起承担这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成立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9月21日至30日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就被称为“开国盛典”,这点可以从当年全国各大报上看到,可见那时人们对这个会议多么重视。我作为这个会议的工作人员,住进了中南海勤政殿。
        后来有人突然问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是不是开国大典时在天安门上说的,我一时做不出肯定的答复。静下来想一想,这是他在政协开幕词中说的。开幕词大气磅礴,情文并茂,标题就是这句话。这篇雄文曾被收入《选集》第五卷。10月1日在天安门上他宣读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一件标准的公文,不用任何抒情的词句,这件公文当天就由周恩来以外交部长的名义照会了世界各国政府。
        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并非开国大典
        在许多人看来,是在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也就是1949年10月1日这天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时间,是在1949年7月7日晚上的9点20分。
        1949年7月7日这一天是“七七事变”12周年纪念日。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12周年并庆祝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天安门作了精心的布置。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7个大红灯笼,城台周围插着32面鲜艳的红旗,城楼正中挂着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光耀夺目,两边分别是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整个广场呈现出一派节日气氛。7月的北平阴雨连绵,这天,北平城风雨交加,大雨下个不停,北平20万市民顶风冒雨会集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盛大集会。
        晚上8时,大会在“七七”四十九响礼炮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开始。首先,通过了大会主席团名单,随后,与会人员起立,向抗战中的死难烈士静默致哀。主席团主席彭真致开幕词:“刚才有炮声,十二年前的今天北平也有炮声,但是,那是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炮声。今天,却是人民庆祝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庆祝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成立,庆祝人
民民主新中国开始建立的炮声。”
        当晚9时20分,莅临大会。当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是第一次同这么多北平市民见面,20万众情不自禁地高呼起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中国开国十大元帅        这是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的人不约而同地向他欢呼。此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操着他的湖南口音,带领全体与会人员高呼:“中国人民万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的走狗中国反动派!”……这声音经久不息地回旋在天安门上空,震撼着北平古城。
        5位元帅没有出席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上,身旁的党政要人周恩来、刘少奇、宋庆龄、张澜等都参加了。但朱德总司令讲话时,军队领导中却缺少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从照片看,十大元帅(尽管是开国大典后6年才有的,但证实了他们是军队泰斗)中,除去朱德,还有、陈毅、贺龙、,那么另外5位呢?
        军队中仅次于朱老总的彭德怀,开国大典前作为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在收复延安后,又接替身患重病的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接着挥师西北,解放西安、拿下兰州,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彭德怀在司令部临时设的兰州“三爱堂”大院里,从收音机里分享了他们几十年为之奋斗理想实现的喜悦。几天后彭德怀到酒泉,部署解放新疆的战役。
        战功赫赫的林彪在开国大典时才42岁,当时,他正忙于部署衡阳、宝庆战役,由于中央需要四野派人参加首次政协会议,最有资格参加的林彪决定让政委代表参加。朱德在开国大典上宣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时,林彪正率领部队在隆隆炮声中摧枯拉朽地前进。
        徐向前呢?解放战争的极度紧张与辛劳让这位体弱多病的指挥官病倒了,他不得不到青岛治病疗养,他在青岛用一个老式收音机听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19天以后,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
        还有,虽然当时他在北京而且是北京市市长,但他要安排开国大典的许多事宜,要多次登上天安门布置,要指挥阅兵预演。宣布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他正站在金水桥畔迎候朱总司令检阅,所以也没有在天安门城楼上。
        照片中还缺少一位军方重要领导人叶剑英。他虽然是解放后第一任北京市市长,但在开国大典前一个多月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和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是在赣州听广播的,据当事人回忆,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叶剑英的眼睛没有离开过收音机。
        军人以战争胜利为己任,一切荣誉、欢呼都要让位于率军队继续前行。军人最辛苦,当胜利之时,他们还在激烈战斗中废寝忘食。
        5位元帅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不朽的功勋,虽然没有出现在开国大典上,但浓重地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11月24日,《北京晚报》,人民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