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中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实践研究
小学习作中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实践研究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关注了人物描写方法的渗透:从三年级的“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到五年级的人物描写习作单元——“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一直到六年级的“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些语文要素的训练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是一个序列,是一个初步感知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带领学生进行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方法的训练。本文将浅谈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相关习作训练的几点方法与经验。
关键词:小学习作;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一、特征组合法——帮助学生“写得像”
我们的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总会出现“写不像”的情况。不管让他们去描写谁,都是“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红红的……”学生的描写固然很美,但是笔下的人物却千人一面,读者不知道习作中描写的到底是谁,更加无法通过外貌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性格和内心。因此,我们要回归真实,让每个儿童将笔下的人写得“像”。
什么叫特征组合呢?写样子,写什么就应当是什么,写什么就应当像什么。首先,我们要抓住对方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再将这些特征一条条地组合起来,得出事物精准的样子,这就是“特征组合”。“特征组合”是一个体特点逐渐走向个体特点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大概特点逐步走向精细特点的过程,更是一个从模糊逐渐到精准的过程。
  比如我在教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的课堂教学中,就带领学生运用了“特征组合法”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训练。我先是出示了三张男孩的图片和一段文字, 让学生猜猜他是谁。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白,我们要想让别人猜出你要描述的人是谁,必须抓住他与众不同的特点进行介绍,否则,对方是永远也猜不出来的。             
接下来,以西游记人物“孙悟空”为例,对学生进行了以下训练:
1.出示:“身材瘦小”提问:猜猜他可能是谁?
2.出示:“身材瘦小,满脸是毛”提问:猜猜他会是谁?
3.出示:“身材瘦小,满脸是毛,长着一双火眼金睛。”提问:你能确定他是谁?
这种“猜谜”的方式,让富有特征的信息逐层递进,当信息达到一定程度,人物形象的呈现也会从模糊到清晰,直到最后能让人准确无误地猜出这个人物是谁。
最后,让学生试着选择班里一名同学,抓住其外貌与众不同的特点进行描述,让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发现:特征抓得越明显,越典型,所需要的信息量就越小;特征素材安排得越有序,越有条理,就越能迅捷地捕捉习作对象。
二、中心发散法——帮助学生“写具体”
所谓习作中的中心发散,就是根据题目或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不同方面去思维,确定不同的立意,并从中选择最佳的文章立意。对于学生而言,生活经历不同、知识积累不同,个体存在着差异,所以学生写作擅长的立意也不同。             
利用发散思维, 使学生出适合自己的立意, 从而为写出好文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人物形象描写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沿着言语中心向着尽可能的时间和空间生成和拓展”作为学生言语和思维的重要方式,作为可以抵达密不可分的环节和要素,作为可以抵达密切相关的人物和时间,作为可以抵达可能有关的林林总总……
比如,以指导学生描述“一个人很胖”为例,我们可以从视觉和听觉、动态和静态、本体和关联等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做到“时时处处都在,而字里行间全无”。 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人物形象的习作训练中,才能做到抓住人物特点,有的写,才能写具体。                                                                                                                                                                                                                                                                                                                                                                                                                                                                                                                                                                                                                       
三、细节聚焦法——帮助学生“写生动”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由此可见,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写人习作中,我们要学会聚焦一点,从不同角度进行细节描写,从而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习作“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时,我首先出示“冷酷的数学老师”一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段落。然后设置了两个问题:                 
1.读过这段文字,这位老师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我们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老师冷酷的特点?
接下来,我带领学生感受老师的表情、语言、动作和同学们的反应这些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细节描写最后都聚焦到“冷酷”这个特点之上。最后小结出:在表现一个人特点时,选择的细节描写越多,这个人的特点就会越鲜明。
以上三点方法是笔者平时教学的一点点感悟,这些方法的落脚点最终也都指向了塑造有特点的人物形象,这也是整套教材在写人习作板块训练的重中之重。在本人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我越来越认同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法习得,例文依仿对于学生习作训练的有效作用。以上几点方法,我也将会在实际教学中反复实践,争取积累更多有效经验,为高效的习作教学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参考文献:
[1]窦继红.小学作文可以这样教[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5—120.
[2]吴勇.吴勇在训练——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训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3—9.
[3]吴勇.吴勇话“知识”——小学精准性写作教学探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62—64.
该文章系保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习作中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实践研究》
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20102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