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研究
35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赵建东(3),男,安徽明光人,从事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方向的研究。
安徽省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
良,拥有众多名茶,如黄山毛峰,霍山黄芽,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绿茶以及祁门红茶。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名优茶的需求越来越大,安徽省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茶叶生产和管理水平,构建适应社会化生产的茶叶产业链体系,从而提高安徽省茶叶生产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安徽省茶叶竞争力。
一、安徽省茶叶产业基本情况
安徽省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区,目前拥有茶园面积11.33万公顷,年产茶叶约5万吨左右,茶叶生产遍及57个县、区,占到全省县、区的一半以上,但生产集中度较低,按面积计算,超过1000公顷的县只有24个,其中黄山6个,宣城6个,池州4个,六安4个和安庆4个,超过2500公顷的只有17个,其中,黄山5个,宣城4个,池州2个,六安和安庆各3个。茶叶品牌较多,基本上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品牌,品牌虽然众多,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集,整个安徽省的茶叶生产呈现“广而散”的局面。
二、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组织模式有如下几种:一、农户自产自销模式,即农户自己生产、加工、销售茶叶,是当前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分散的经营模式,缺点在于生产加工能力低下且质量难以保证,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二、“公司+农户”模式。该模式近年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是由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提供统一提供的茶树良种,由茶农按照统一的生产技术和防治病虫害技术,生产统一标准的新鲜茶叶,然后由公司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公司+农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自产自销的弊端,保证了生产质量和产品标准,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但是目前这种模式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大,目前仅有的几家较大规模的茶叶龙头企业,如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安徽天方茶叶集团、黄山毛峰茶叶集团、安徽一笑堂茶叶有限公司等。三、“公司+农户+基地”模式。该模式在茶叶产地将茶园集中连片,把茶农集中起来,形成专业生产茶叶基地,从生产原料上保证茶叶来源的一致性,同时提供统一的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品牌销售,这种模式与“公司+农户”相比,进一步发挥了产业集优势,保证了产品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上的一致性。
图1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结构图
从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现状来看,现有的产业链并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将产业链总结如图1所示。
首先,茶农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既是新鲜茶叶原料的提供者,又是茶叶成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对于整
个茶叶产业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生产和加工方式制约着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影响安徽省茶叶的出口,随着国际贸易保护壁垒、特别是绿壁垒的
不断加强,对于这种传统的生产和加工方式提出了挑战。
随着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品牌和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公司在茶叶产业链中越发重要。它连接着茶农和销售终端,公司的生产加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协调各产业链参与方的能力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至关重要。
目前,安徽省已经有一些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目前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首批中国茶叶信用评价“AAA ”级企业,是安徽省唯一获得行业信用最高等级评价的企业,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品牌建设,茶农、基地在生产原料上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销售终端上注重销售网络的建设,增强了产业链的竞争力,使得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但就总体而言,安徽省茶叶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就是在国内其竞争力也比较低,表现在茶叶单产较低,茶叶出口量占全国比重较低,安徽省茶叶单产只有33公斤,占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的60%,2002年,全国茶叶出口25.2万吨,安徽省仅占4%。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安徽省茶叶产业链各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茶农在新鲜茶叶原料生产中所用茶树种老化,缺乏科技支持和资金投入,农户整体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较低,农户缺乏技术改良的内在激励机制,茶叶生产的成本较高,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上,机械化程度低。
公司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规模较小,缺少真正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产业链组织松散,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导致新技术和良种难以推广、茶叶质量参差不齐、恶性竞争、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一些传统名优品牌缺乏保护。中国的茶叶企业不少,但是在总体规模和竞争力上,在产业链的带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与跨国巨头相去甚远,从世界范围看,世界产茶大国印度,60个茶场的茶叶产量占到印度全国总产量的60%,日本虽然是农户经营,但是依托其强大的合作社的技术及资金支持,仍然表现出强大的实力。
在销售网络的布局、销售终端的选择和销售战略的制定上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尤其在茶叶终端市场缺乏较好的营销策略,具体表现在商品名称和品牌混乱、价格制定混乱、不同类型市场缺乏细分的市场战略。安徽省的茶叶品牌众多,非常著名的就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霍山黄芽、太平猴魁等,本是极好的品牌资源,但是这些品牌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整合,每个企业都可以拿来用,结果导致“公地悲剧”,损害了品牌的美誉度。在网络的布局上没有考虑到多样性,主要集中在专卖店、超市。对市场消费情况变化的信息反馈不敏感,造成整条产业链在生产加工上缺乏灵活性。
三、改进安徽省茶叶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对策
1.组建安徽省茶叶进出口集团公司
从提高安徽省茶叶产业整体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各茶叶公司进行有效整合,从整体上协调茶叶的生产、粗加工和精深加工、销售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组建安徽省茶叶进出口集团公司,建设安徽省茶叶进出口信息网络,将零散的茶叶供求信息整合为功能强大的茶叶信息网,能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产业链各环节信息,
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研究
赵建东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改进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茶叶产业链;产业链管理;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345-02
42010-07-21
197-
36
使得信息资源在产业链各环节得到充分共享。
2.加强茶叶产业链管理
安徽茶加强茶叶产业链管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即价值链、信息链、物流链和组织链。
加强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在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有效管理,使产品尽可能地增值。茶叶从茶叶树种,经过农民的种植,茶叶公司的粗加工、精细加工,再到销售终端,最后到达消费者,在这一产业链中有很多价值增值的过程,价值链越长,价值增值的环节就越多,整个产业链所带来的价值增值就越大。
信息链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要求在产业链管理中重视信息链的管理。茶叶信息链的源头是消费者对各类茶叶的需求信息,在准确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按照销售终端→公司→基地→茶农的顺序对产业链各环节提出相应的要求,各环节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分工和协作,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物流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物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库存结构甚至实现“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最终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可以将安徽省茶叶物流
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将物流公司纳入到产业链中来,成为茶叶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并且接入到产业链的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体系中来,利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更好地为安徽省茶叶物流服务。
组建安徽省茶叶进出口集团公司,对于协调产业链各环节利益,提高产业链管理水平,实现产业链整体利益增加从而增加各环
节利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茶叶制成品的附加值
针对我省茶叶主要是以初级加工品为主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茶叶进行精深加工,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
4.提高茶叶品质
主要是通过引入茶叶良种,扩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立健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提升安徽省茶叶品质,同时强化安徽省名茶品牌优势,最终提升安徽省茶叶产业链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登峰,王良永.WTO 后安徽省茶叶市场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技术经济,2004(6):20-22.
[2]包建华,方世建.安徽茶叶产业集式发展: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6):65-68.
[3]程杰.安徽省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及加工企业调查.中国检验检疫,2003(7):6-8.
[4]吴丽蓉,余海军,周秉根.安徽省黄山市茶叶经营现状与开发对策.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173-176.
[5]宋艳芬,崔同林.泾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策略.茶叶通报,2005,27(4):150-152.
[6]马仲宗.浅谈安徽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162-163.
[7]王凯,韩纪琴.农业产业链管理初探.中国农村经济,2002(5):9-12.[8]张悟移,马士华.云南茶叶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7):48-51.
四、直译或意译
操作型文本的目的是呼吁或说服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按某一种方式行事,起到“呼请性”功能。翻译应该采用“顺应”策略,所谓顺应,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直译或意译。以下以操作型文本中的广告为例:
例一:A t 60miles an hour the lo udest noise in this newRo lls-Roy ce 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译文:时速60英里的这种新式“劳斯莱斯”轿车最响的噪音是来自车内的电钟。
这则广告标题是美国广告撰稿人D aivd Og ilvy 的成名制作。广告质朴无华,但构思独特。译文保留原广告的风格,按陈述句直译,效果相当,就像一位天生丽质的少女,无需打扮也是漂亮的。广告语言词汇要求通俗易懂,简洁形象,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张力,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顺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满足。从以上两个广告翻译例子可以看出,译者有时候使用直译,有时候使用意译,或没有严格意义的上的直译或意译,但却要求做到广告的“呼请性”功能,让消费者接收到了广告产品信息,
且印象深刻,内容新颖,非常有吸引力,这就是要求译文以读者为中心,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要“顺应”,这对于其他操作型文本也同样适用。
五、结语
赖斯成功地将语言功能、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了起来,后来更是与目的论相结合,主张翻译策略由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功能所决定。通过例证,本文分析了直译和意译这一对翻译策略的运用,认为信息型文本一般使用直译;表情型文本一般使用意译;而操作型文本则使用顺应策略,不拘泥于直译或意译。
参考文献:
[1]史博姣.莱斯的文本类型学对中文旅游资料英译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10(2):127.
[2]李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美学价值的追求[J].2010(1):91.[3]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Research on Tea Chain of Anhui Province
Zhao Jian-dong
(Colleg e o f Eco nomics &M anagemen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Anhui,230061,China )
Abstract :So me adv icesare prop os ed to imp ro v e the com petitio n o f t ea chain ofAn huiPro vin ce after the currentsituatio n and the pro blemsofit has b een an aly zed.Key wo rds :Tea chain;C hina m anag ement;Valu e chain [责任编辑:周志媛]
To see Liter al Translat ion and Liber al Translat ion of t he Text fr om t he view of Skopost heorie
Zhang Yan-ping
(Guang dong Peizh eng Colleg e,Guang zhouGuangdo ng,510830,Ch ina )
Abstract:Grund leg ung einer allgern in e Translation -theorie by Reiss and Vermeet 1984p ut fo rward S kopo stheo rie that the translation appro aches are desided by f R ,f G F ,f x y D ff x ff S x y y K y S ;x y y;L ;L [责任编辑:李 微]
(上接第341页)
4the purp ose o tran slation actio n.Accord ing to eiss representativ e o erman un ction al A ppro ach there are o ur te t t po log es.i erent te t has di erent ko po s.A ndliteral translatio n andlib eral translatio n can b e chose touse incetain te t t polo g .
e w o rds:ko po stheo rie te t t po log iteral tran slation iberal translation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