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茶筅的起源及演变
作者:朱砚文,丁以寿
来源:《茶业通报》 2020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20-03-10
〔作者简介〕朱砚文(1996.05-),男,安徽宁国人,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员,主要从事茶文化研究和社会教学工作。Email: 245007141@qq
朱砚文1,丁以寿 2
(1.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安徽合肥 230000; 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茶筅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日本抹茶道中的重要茶具,但它实际上来源于古代中国。其外形脱胎于清扫用具,具备茶事功能后随饮茶习俗一齐传到日本,延续至今。茶筅在我国有较多史料记载以及频繁使用的时期是在点茶法兴盛时期的两宋,之后一直到清朝文献中都有对茶筅的提及。但却一直没有充分的史料能够证明茶筅是于何时被发明的,目前茶界关于茶筅起源一般有不晚于魏晋南北朝、被创造于唐朝两种主流观点,本文将对二者进行分析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将对茶筅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茶筅;竹扫;竹筴;形状;功能;点茶法;演变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68(2020)04-177-006
1茶筅起源时期研究
茶筅,亦称“竹帚”、“竺副帅”,竹制,帚形[1]。是点茶法中用以击拂茶汤,使其均匀并孕育沫浡的工具。现代茶筅的制作工序,一般是将竹丝系为一捆,接柄而成。
对“筅”字最早的解释是在北宋官方韵书《大宋重修广韵·上声·铣》(公元1008年)中:“箲:洗帚饭具;筅,同上”[2],明确表示“筅”为厨房清扫用具且属于“帚”的一种。
一般认为“筅”具备茶事功用的最早、最具体记载是北宋后期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公元1107年):“茶筅以觔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未必吵,当如剑脊之状”[3]。在此之前,文献明确记载的只有形状与茶筅相似却非茶事用具的“帚”类或者具备击拂功能但形状与茶筅大相径庭的“匙”、“筷”等其它点茶用具。因此,茶文化界对茶筅的大致起源时间产生了形状起源和功能起源两种说法,即茶筅的出现不晚于魏晋南北朝和茶筅起源于中唐,但实际上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本文将对二者不合逻辑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起源观点。
1.1茶筅的出现不晚于魏晋南北朝
执此观点的学者以著名茶文化历史研究学者关剑平为代表,其根据的来源是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4]。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也是当时最完备的综合性农业专著,记载了中国北朝及以前农业的生产经验、方法,内容详实可信。
《齐民要术·卷七·白醪曲》中记载:“酿白醪法:取糯米一石,冷水净淘,漉出着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取鱼眼汤沃浸米泔二斗,煎取六升,着瓮中,以竹扫冲之,如茗渤……”[5]贾思勰以茶汤的泡沫作比来形容竹扫冲击白醪的效果,即用竹扫击拂煎取到瓮中的米泔产生的泡沫如同烹茶产生的茗渤。
所以部分学者据这一记载中“竹扫”与茶筅同属“帚”类,加上“茗渤”是茶筅击拂茶汤的标志性产物,所以认为文中竹扫指的就是击拂茶汤的茶筅,得出茶筅产生不晚于魏晋南北朝的结论,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其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以煮茶法为主[6],即将茶叶与水混合并加入适量的盐、姜、桂等佐料煮沸后饮用,并不需要对茶汤进行额外的击拂。这在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等茶文化史料中都有较为详细描述。直到中唐时期,陆羽改进煮茶法创制的煎茶法才有击拂的工具,水二沸时需击拂汤心,而后倾倒茶末,孕育茗渤,但这也是直接作用于未放置茶末的沸水而非茶汤。其二:“以竹扫冲之,如茗渤”只再现了白醪曲制作过程中由于竹扫的作用产生了类似茗渤的泡沫,以此来说明茗渤也是由竹扫冲出缺乏逻辑,更何况由日常生活经验可知茗渤也能是茶汤撞击、摇晃、煮沸产生的,不一定要有搅拌工具
的加入。晋朝杜育《荈赋》中就有:“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7],描述了煮茶后茶沫下沉、汤花上浮的景况,并无击拂工具的参与。
所以茶筅在这一时期出现没有充分的理由。
这里记载的“竹扫”根据字面意思指的应当是以竹片捆束或劈丝而成的用具,属于“帚”的一种,一般用以搅拌和清扫,直到现在南方大部分家庭厨房仍以竹扫作为刷洗炊具、清扫地面的用具,而在北方则以高粱杆、麦杆捆扎代替,外形根据用途大小、形状有异,这也就是北宋《广韵》所记载的“筅”,其外形应与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所画的“竺副帅”相似。
能否据此得出茶筅的形状来源是魏晋南北朝的竹扫,笔者认为从“帚”的起源来看,这一推测同样无法站住脚。其一:根据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说明清扫用具在商周已然出现,再加上大致同一时期的甲骨文中“帚”字也正是植物茎秆的一侧被捆束起来的形象,与茶筅形状一致。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先秦时期“帚”是竹制的,但是已经可以断定茶筅形状的起源比魏晋南北朝要早得多的,至迟也是商周时期。其二:“筅”字在《说文解字》中虽无直接收录,但在《说文解字·竹部》中有载:“?,陈畱谓饭帚曰?”[8],所谓饭帚即现下用以清洗锅具的的工具,民间俗称锅刷,“?”为竹部说明以竹制成的可能性很大,这样则与《齐民要术》所载竹扫大致相同。由此我们基本可以知道,最迟汉朝就出现了同茶筅形状甚至材质都相同的器具。
安徽茶
1.2茶筅源于唐朝的观点
多数学者都持茶筅最早出现在唐朝这一观点,来源根据是更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经典——陆羽的《茶经》[9]。
陆羽改进杂以姜、桂等作料的煮茶法创立了注重茶自身风味的煎茶法,并以此发明了煎茶所用的二十四器,其中有一器具名竹筴,“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10](《茶经·四之器》)。陆羽《茶经·五之煮》记述煎茶过程时有:“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10]意为在水第二沸时,取出一瓢水,此时用该工具击拂锅中水的中心,并将适量茶末投入,不一会泡沫翻涌,再用取出的水止沸,使其孕育茗渤。
此处的茶筴是第一侍茶的专门用具,第二是专门的击拂用具,第三则一般以竹为之。这些都与后来点茶法中的茶筅一致。据此,很多学者认为是“煎茶的竹筴演化为茶筅”[11]。而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亦值得商榷。其一:后世的茶筅其形状明显不是继承于竹筴,根据陆羽《茶经·四之器》对竹筴的描述,发现竹筴实际上与后来《茶具图赞》的“竺副帅”外形上完全不同,反而二十四器中用于清洗茶具的“扎”在外形上与“竺副帅”更为相似。根据陆羽《茶经·四之器》“扎”的记载:“扎缉栟榈皮而编之,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其描述基本符合前文所提及的“帚”。其二: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竹筴
的击拂是作用于二沸的水中,而后来的茶筅则是直接击拂茶汤,所以二者在作用的对象上也有区别。根据文献记载在中唐竹筴的发明到文献记载北宋茶筅的出现,中间还出现了其它的、用于击拂茶汤的工具[12]:“茶至唐始盛。
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时人谓之‘茶百戏’。”(五代·陶谷《清异录·茶荈门》)“鲜香箸下云,甘滑杯中露。”(北宋·蔡襄《即惠山煮茶》)“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北宋·蔡襄《茶录》)同样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五代士人陶榖和北宋士人蔡襄、梅尧臣用金属制成的筷、匙等击打茶汤,而非竹筴。就功用论,说茶筅由直接击拂茶汤的茶匙、筷发展而来无疑更具信服力。
根据以上对两种观点的分析,笔者认为茶筅的形状与功能也许并不起源于一处。
《齐民要术》虽然并没有明确竹扫具有击拂茶汤的作用,但是可以知道的是竹扫同茶筅都属于“帚”类,都是以植物茎秆捆束起来清洁用具,那么最早的“帚”类工具应当就是茶筅的形状起源,这样我们可以依据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知道“帚”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所以可断定茶筅的的形状来源于不晚于商周的“帚”。
《茶经》中竹筴作为茶事用具但却未能直接作用于茶汤,即是说它没有具备过点茶的功能。相较来说,五代陶榖《清异录·茶荈门》中记载的“匕”(勺的一种)不仅直接击拂茶汤并且能产生丰富泡沫,这
同后面出现的茶筅功能完全一致。所以据此,笔者认为茶筅的功能来源于不晚于五代时期的“匕”。
2.1茶筅功能演变
茶筅随着点茶法的兴起而出现,同样也随着点茶法的没落而消逝。
实际上,点茶的用具并非一开始就是茶筅,中国点茶非遗传承人徐志高先生认为点茶器具是由茶匙逐渐演替为茶筅,其转换的过渡期是宋徽宗在位的北宋末年。除去《清异录》、《茶录》等史籍,《大观茶论》(公元1107年)出世之前提到点茶器具茶匙的还有:“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1058年,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嘉佑三年》;“旧闻作匙用黄金, 击拂要须金有力。家贫点茶只匕筋,可是斗茶还斗墨。”(毛滂(1060-1124):《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另外河北宣化八里村出土的公元1093年辽代6号墓、7号张文藻墓、10号张匡正墓和河南开封黑山沟出土的公元1097年辽代李守贵墓中的茶事壁画上均有茶匙的画像。
另外也有多处墓室壁画中出现了茶筅的身影,如山西汾阳出土的公元1196年王立伏墓壁画、内蒙赤峰出土的约公元1276-1368年的沙子山2号墓、营子村墓壁画以及福建出土的约公元1276~1368年的元墓壁画。
而在《大观茶论》出世后,就仅有河北宣化八里村出土的公元1116年辽代1号张世卿墓的壁画中出现
过茶匙。其余史料中只要涉及点茶,基本出现的点茶用具都是茶筅。刘松年(1190~1224年)《茗园赌市图》和《撵茶图》以及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公元1269年)中均画有茶筅,相关的诗文如:“谁斫碧琅,影撼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刘过(1154~1206)《好事近·咏茶筅》)“此君一节莹无暇,夜听松风漱玉华。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芽。香凝翠发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到手纤毫皆尽力,多因不负玉川家。”(谢宗可的《咏物诗 茶筅》(1330))。
通过这些史料,几乎很清晰的看到茶匙与茶筅的交替的界线——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书中对茶筅的记载如下:“茶筅以觔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未必吵,当如剑瘠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劲如剑瘠,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点茶:用茶匙抄茶入盏,先注入少许汤调令均匀,谓之调膏。继之量茶受汤,边注茶边用茶筅击拂……”[2]。文中介绍了茶筅的形状、材质和使用方法,这也是茶筅首次出现在文献资料中。而在其后随着两宋点茶法的兴盛,茶筅开始频繁出现在诗词歌赋以及市井绘画中。除了帝王身体力行带来的示范作用,茶筅替代茶匙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茶匙击拂茶汤时与茶汤的接触面积小,不易产生泡沫,茶匙多以金银等金属材料制成,重量较大,且点茶又要求产生丰富泡沫甚至形成图像,使用茶匙势必要长时、多次击拂,易产生疲累感;而茶筅由于接触茶汤部分被劈分成若干细丝,同茶汤的接触总面积较茶匙大的多,容易产生泡沫,加上茶筅以竹制成、重量较轻,使用起来灵活轻便、易出细腻泡沫。更为重要的是金银制的茶匙十分贵重,难以被普
通大众所接受,不利于点茶道的发展,竹制的茶筅则价格低廉、更易获得,也为平民点茶的发展降低了门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