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执业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案例一 只为抓市场,收费好商量  在一些机构争揽业务过程中,不管项目大小、成本多少,只要有市场,收费好商量。打折价、跳楼价都能用,甚至不惜违反操作规范、减少现场工作量、简化工作底稿,亏了项目,赢得客户。只抓市场、不计成本,由此导致工作量缩水、人力成本压缩,严重影响评估质量。某些评估机构推出了"成本套餐":收费少一点,人员少派点,底稿少编点。还有机构采取了"公园买门票"的收费方法,先低价揽得项目,再环环加费,真是"用心良苦"。"评估市场是蛋糕,切大切小看投标",这也是目前评估行业中流传的一句话,针对投标的杀手锏就是价格。  点评:合理的评估收费是保证评估质量的前提,评估行业要想健康发展,制止低价恶性竞争势在必行,如此收费,只能导致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目前,中评协拟发布《资产评估执业收费指导意见(已多次征求业内外意见)》。为规范收费还要做不懈努力,创造良好、有序、公平竞争的环境,严格监管、有效处罚。  案例二 不顾实力,"来者不拒"  某评估机构近年来业务发展迅猛,在市场中有一定影响,许多客户慕名而来。但机构自身人员力量、执业能力明显不足,在人手紧张、业务繁忙时期,该机构依然"来者不拒",同时承揽多家大型项目的评估,并集中了一批无证券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兵团作战",外聘"专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增大了评估机构的执业风险。  点评:目前,有些评估机构不顾自身实力,在业务承接上来者不拒,对超出胜任能力、风险控制水平的客户进行评估,
使评估质量低下、机构信誉降低,同时侵害了报告使用方的利益。下一步,评估协会将配合国资委、证监会对"超载"的机构进行项目跟踪,监控承接项目评估师、所的执业胜任能力。  案例三 在"生存"与"毁灭"的钢丝绳上行走  一些评估机构在发展中,重视市场开拓,但忽视了自身质量控制,出现了工作底稿编制混乱、风险控制缺失、三级复核流于形式、评估依据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机构却为自己辩解,称生存是首要问题,质量可以慢慢来。某评估机构竟声称底稿编制不需要,评估过程已"电子化"。这种重视眼前利益,风险意识淡薄的机构不乏少数。  点评:质量是评估机构的生命,对质量认识不足,就如同埋下一颗地雷,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使机构难辞其咎,甚至走向毁灭。防范意识不强,风险控制做得不够,就是在"生存"与"毁灭"的钢丝上行走。  案例四 "假设"如此相同,令人难以置信  一些评估机构在对无形资产评估中,不同项目的假设都大同小异,评估前提假设、评估环境假设、使用范围假设、利用效果假设都近似,甚至在评估环境假设中的行业竞争分析都有相似的描述。评估的科学性变成了模版式的套用,变成了数字游戏。如此相同的假设,不是从客观上出发,而是迎合客户的需要,违背了评估师公正、客观的职业要求。  点评: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假设",便于对资产的价值进行判断,但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有合乎逻辑分析的判断予以支持。令人难以置信的评估报告中模式化、套路化的问题,中评协将从制度和规范两方面
入手,一是发布不同业务性质、类型报告的格式,完善报告制度;二是加强对评估说明的规范和要求,强调说明的针对性,避免评估说明的"八股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