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巧练习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将降大任于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二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选自《上堂开示颂》)
材料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选自《论语·学而》)
【注】①尘劳:世俗事务的烦恼。②脱:脱离,超脱。③把:握,持。④有道:有德的人。⑤正:正,端正。
1.解释下面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
人恒    过:__________
2.把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3.老师在讲解材料一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开篇为什么连举六例,而不是只举一两个事例呢?爱思考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4.同学们阅读完三则材料之后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完成探究活动。
小金 材料二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可以概括材料一开篇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坎坷经历。
小语 这个发现很独特。我也发现了一点,无论是材料一中所讲的“治国”,还是材料三中所讲的“治学”,都强调了很重要的一点:②_______________
小金 你可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具体说说吗?
小语 对“治国”来说,③_______________;对“治学”来说,不贪求安逸,勤敏做事,谨慎说话,向有德的人学习,时时端正自己,方能使自己进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于    井之徒    门庭若
B.人恒    街老鼠    操之
C.而后    一鼓气    得意之
D.于声    奋图强    千钧一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从个人的角度论述“生于忧患”,接着从国家的角度论证“死于安乐”,最终得出了中心观点。
B.文章先提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后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论述了造就人才需要的客观条件。
C.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层层推理,论述清晰。
D.本文善用骈散结合的句式和排比的手法,气势磅礴,节奏感强,符合《孟子》文章“雄辩”之风。
8.选文和链接材料都谈到了造就人才的过程,请结合两文论述人才得以造就的不同原因。
【链接材料】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注】,是以出而有获。”
——节选自《易经》
【注】括,引申为约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睡,月入,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解衣睡        摇摇坠    擒故纵
B.月入        家喻晓    夜不闭
C.无与为乐者        念不忘    一之差
D.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异乎常    章摘句
10.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选文中“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12.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别是怎样从侧面表现月光皎洁的?请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
(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注】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西湖的一座小桥。③摩荡:荡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医者仁心
【步惊】性□。以嫩叶和米数粒微炒,煎汤饮之,可愈呕泻寒疾。花有幽香,步行遇之,往往为蕙兰,故曰步惊。永安人每以嫩叶干之,持入京师作人事。
【瑞香】性温。冬月盛开如雪,名雪花。以为薪,杂山兰、川芎之属烧之,比屋皆香。杂众花中,众花往往无香,皆为所夺,一名夺香花。干者可以稀痘。
【葳蕤】性□。一名玉竹。阴柔而质滋润,如女之委顺相随也,有娇柔之意。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主中风暴热。
【蒲黄】性平。香蒲花中之蕊屑也,细若金粉。春生嫩叶,出水红白,茸茸然。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之蒲槌。能止血,消瘀青。
【注】①步惊、蕙兰、瑞香、山兰、川芎、葳蕤、蒲黄,均为中药名。②刈:割。③比:挨着,邻近。
13.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惊(  )    至(  )    谓(  )
14.下列与例句中加粗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操蛇神闻之
A.煎汤饮        B.如女委顺相随也
C.有娇柔意        D.故俚俗谓蒲槌
15.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刈以为薪,杂山兰、川芎之属烧之,比屋皆香。
16.如有同学不慎跌伤,破皮出血,你认为文中哪味中药适合对他进行现场医治?
17.中药有温、热、寒、凉、平五种药性。中医治病依中药之性味,以凉祛热,以温祛寒。请联系上下文,推测“步惊”和“葳蕤”两味中药的药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