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试题
初二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试题
1. 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与河南省相邻的是( )
A.湖南
B.江西
C.山西
D.甘肃
【答案】C
【考点】河南省.
【解析】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不同,特不同,根据轮廓知道省区,再依照省区位置去判断各自的特征.与河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故选项C.符合题意.

2.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东营市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


【解析】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位于秦—淮河以北,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A。


【2】关于图中Ⅰ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Ⅰ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地方;是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故选B。



【3】以下为上海、乌鲁木齐、西宁、临沂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与东营市的气候特征类似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A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的气候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乌鲁木齐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营、临沂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


【4】对四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②地区:气候湿热的黄土地
C.③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④地区:区域特征是“高”和“寒”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 ①地区是西北地区,②地区是南方地区,③地区是北方地区,④地区是青藏地区,北方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南方地区有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西北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青藏区域特征是“高”和“寒”,故选D。

3.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是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C.暖温带和亚热带
D.400mm年等降水量线
【答案】C
【解析】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 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语句描述A区域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图中由②—①的自然景观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推测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区域被誉为“黑土地和黄土地”,其中“黑土地”是指____________(地形区)。
(4)C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区域与D区域的相似之处是(    )
A.热量充足                 B.水资源丰富
C.日照充足                 D.土壤肥沃
【答案】(1)B (2)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海陆因素) (3)东北平原 (4)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5)C
【解析】(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北方地区的景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西北地区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南方地区的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地区的景观。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
(3)图中由②--①的自然景观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4)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被誉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誉为“黄土地”,南方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的气候原因是气候湿热。
(5)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相似之处是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

5. 区域开发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读图,回答问题。

(1)德国一位教授根据中国区域景观差异将各区域分别命名为“绿中国”、“黄中国”、“银中国”、“金中国”、“蓝中国”,其中“银中国”代表地区,“蓝中国”则代表。
(2)某户外俱乐部开展“穿越中国”骑行活动,哈尔滨出发,终点拉萨。读图,出该线路穿越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地区(填名称)。俱乐部成员以下列标题概括沿途城市特点:①北国春城汽车之城②日光之城西藏首府③中原商埠铁路枢纽④丝路起点多朝古都
请根据穿越的先后顺序,给上述城市排序(填序号)。
(3)我国山区面积广,低山丘陵集中分布在地区。四川西南大凉山勒尔村72户村民居住在海拔千米之上的悬崖,与外界联系需要攀爬藤梯,称为“悬崖上的村庄”,贫困落后。对于如何脱贫,可可和乐乐观点不同,根据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答案】(1)青藏;中国的海洋
(2)北方和青藏;①③④②
(3)南方;乐乐
【解析】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如果说“金中国”代表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那么“黄中国”代表黄土遍布的北方地区,“绿中国”代表郁郁葱葱的南方地区,“银中国”则代表了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而“蓝中国”代表的是我国的海洋。
(2)俱乐部从哈尔滨出发,终点拉萨。读图可知,该线路穿越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①北国春城汽车之城是吉林的省会长春;②日光之城西藏首府是拉萨;③中原商埠铁路枢纽是河南的省会郑州;④丝路起点多朝古都是陕西的省会西安,由哈尔滨到拉萨依次经过的是长春、郑州、西安、拉萨。
(3)我国山区面积广,低山丘陵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西北地区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根据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原则,四川西南大凉山勒尔村,如投入巨资,砍伐林木修建公路会得不偿失,应该开发旅游与特农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是“我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
A.一月1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C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
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可见与秦岭、淮河地理界线不一致的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下列水果中,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盛产亚热带、热带水果,如柑橘、菠萝、甘蔗、香蕉、荔枝等,其中柑橘是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亚热带水果,故选择答案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7. 北方地区的中学生寒假长,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的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寒假长是为了避寒,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8. 秦岭-黄河一线大致是
A.热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中温带与寒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相接近,由此秦岭-淮河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9.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关于以上我国四个地理分界线的说法,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但东北地区有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地区;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只有少部分属于外流河;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有一部分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C。

10.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下题。                                                                                                                                                                         

(1)路线2路途中,驴友拍摄了一些照片,照片反映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2)路线3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       (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景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主要集中在       自治区。
(3)路线1中,经过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4)驴友们搜集了四项有关我国各民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藏族人的传统服装是藏袍,那达慕大会是他们的传统节日
C.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