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10.岳阳楼记 知识点总结(全)
                                        10.岳阳楼记
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写岳阳楼重修之后的变化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写作记缘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4.文中概括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描写洞庭湖全景;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湖美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衔、吞。
6.文中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7.文中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简练而又生动地概说洞庭湖阴晴变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8.“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照应的句子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9.文中点明洞庭湖四通八达的句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0.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1.概括说明迁客骚人的悲的句子(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2.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类活动的句子是:沙鸥翔集。
13.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鱼类活动的句子是:锦鳞游泳。
14.文中描写植物的句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5.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16.描写无风时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
17.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写湖光月交相辉映;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微波与无风时水面月光月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8.在写春天景时,写动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从视觉写夜景的句子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从听觉写夜景的句子是:渔歌互答。
19.概括说明迁客骚人的喜的句子(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0.第五段概括三、四段两种景物激发的两种感情的句子是:二者之为。
21.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2.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
23.表现作者旷达胸襟(“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4.文中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之心内涵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5.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表现进亦忧,退亦忧;具体阐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6.由古仁人旷达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是进亦忧,退亦忧
27.“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28.表现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表现作者忧国忧民高尚情怀;全文的中心句;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乐其乐意境相同的句子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30.写出体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劝喻友人(作者为了表示自己政治上孤独苦闷没有志同道合者)的句子是: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问题探究
第一段
1.首段交代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1)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2)为后文的阔大胸襟做铺垫。
2.第一段中哪个句子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说明了什么?
明确:(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把政治治理得井井有条。
3.请你谈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的意义和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高度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
胸襟。
5.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都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第二段
6.第二段哪些句子描写了洞庭湖全景?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感受:洞庭湖气势非凡,宽阔无边,气象万千。
7.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句子作简要赏析。
明确:运用拟人、对偶、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浩渺、湖水波澜壮阔的宏伟气势。
8.“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二字有何妙处?
明确:示例:”“两字使洞庭湖充满生命力,生动描绘出洞庭湖的广阔浩渺。(从拟人、夸张修辞角度,或词语运用角度,表现洞庭湖气势磅礴回答即可。)
9.文中作者为何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试用原文的话回答。
明确:前人之述备矣。
10.第二段中的前人之述指的是什么?多会于此指的是什么?
明确:(1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2)“此”指的是岳阳楼。
11.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的一个完整诗句。
明确: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第三、四段
12.二段与三、四段的的结构关系如何?
明确:二段与三、四段结构为总分关系,三、四段结构并列关系。
13.第三、四段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它们不同的特点。
明确:第三段:阴暗萧瑟或萧条凄凉;第四段:晴朗明丽或春光明媚。
14.第三、四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明确:示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湖夜月图。
15.第三、四段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明确:第三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四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情感。(能答出“阴和晴,悲和喜”且表意正确即可)
16.文章三、四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明确:(1)登楼时的环境不同(以物喜)。(2)个人的遭遇不同(以己悲)。
17.迁客骚人的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明确:看到阴惨可怖的景象,联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人生坎坷,于是心生悲情。
18.阅读第三、四段,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写迁客骚人情随境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1)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意在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从而突出文章主旨。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文章第4段写景优美、描绘生动,请你结合本段内容,简要分析其写作手法。(至少两点)
明确:(1)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2)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3)与前一段文字形成对比。(4)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为下文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作铺垫。
第五段
20.全文两次写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分别指什么内容?
明确:前一个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两种不同的心境;后一个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1.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明确:(1)指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3)持否定态度。
22. “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明确:(1)“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
23.文章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两种不同的感情,这两种感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感情有什么目的?
明确(1)迁客骚人的感情是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感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写两种感情的目的:通过这两种感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4.迁客骚人胸襟的实质是什么?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1)忧己。      2)忧国忧民。
2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明确: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26.“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明确:有。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气象万千是什么意思,体现了滕子京虽遭遇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27.选文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因自然景物的和个人的而乐,以物喜以己悲,是一己之乐,为一种比较狭隘的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以大局为重、心系天下的乐。
28.“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有怎样的览物之情?作者又有怎样的览物之情?它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志向?
明确:(1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因天气或阴或晴,洞庭湖不同的景而产生或悲或喜的心情。
    2)作者则上追古仁人之心,提出了与迁客骚人不同的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不计个人得失,心忧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