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
经济体制的内涵: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关系: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主要指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具体形式。它表现的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方式。
经济体制的内容
1,经济体制的类型
经济体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如:
从资源配置方式,分为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
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市场的作用程度和范围,分为自由经济型体制、国家干预型体制和计划调控型体制。
2,经济体制的结构与功能
经济体制是一个由具有不同功能的经济运行机制组合成的系统。
经济体制包含了资源配置过程的所有重要环节
和主要方面。经济体制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资源配
置的有效性、合理性和效率最大化,并在出现误差
和缺陷时,保证予以纠正和弥补。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形成的前提,是决定经济体制
性质的基础;经济体制反作用于经济制度,促进或阻碍经济
制度向某一方向的发展。
(2)经济制度代表一个社会的本质关系,本身具有一定
的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关系的一种外在形式,是灵
活、多变的。
(3)不同的经济制度可以有相同的形式(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相同的经济制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比较分析:1.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社会主义的论述,2.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直接占有;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开始消亡;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2.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了,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1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平等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具有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的权力,独立地承担决策所带来的风险。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部门作出经济决策并承担责任的经济模式根本不同。
2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了各种市场,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种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来进行资源配置根本不同。
3间接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通过各种非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这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直接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根本不同。
4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各种活动主要由各种法规进行规范。
5在国际交往中,要遵循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准则。
第二章
一、公有制、公共产品的性质?从市场经济运行视角看公有制存在的依据?
1.公有制的性质?
公有制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共同支配的经济制度,其包括的性质主要有:
(1)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公共产品的性质)
(2)公共物品只能依靠公有制的经济主体来经营和提供,才能充分满足。(公共产品的性质)
(3)公有产权也具有产权的一般属性,如可分割性、不完备性等。
(4)公有制同一般所有制一样,具有多层次性,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
2.从市场经济运行视角看公有制存在的依据?
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公有制产生和存在的内生因素:
(1)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和准公共物品的普遍需求,只有通过公有制经济才能得到满足。
(2)市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市场失灵,这时国家可以发挥公有制企业的调节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3)资源配置过程中外部性内部化的要求,会成为一定的公有产权形式存在的依据。
(4)我国的经济体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完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实现过程中已经逐渐证实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有效结合,只有有效的结合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这一实践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公有制的存在合理性。
二、所有制和产权改革?
所有制结构: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所有制改革的过程: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过程,是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结合作用的过程。公有制、私有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是发展的而不是固化的。(l)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其内涵及其表现形式都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2)公有制和私有制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它们的好坏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当时要求所决定的。(3)公有制和私有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它们各自能以适当的形式并存。
产权制度是一个经济运行体制的根本基础。产权的界定、转让以及不同产权结构的差异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因此,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组织、技术和效率。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一个“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要明晰产权,二要严格保护产权,三要产权自由流动。
其中,首要的是明晰产权,也就是要明确产权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产权模糊,经济实体就没有发展动力或动力不足。 产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决定》的论述,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构建合理的产权(股权)结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基础性要求。其次,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明晰产权,出资人到位,改变产权主体虚置的根本举措。第三,集体企业改革,最根本的是产权改革,即明晰产权主体的改革。第四,建立和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这是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键。政府的职责,则是转换它在产权实现方面的职能,由产权的直接代理转向界定产权边界、建立产权运动的相关规则、依照规则监管各类与产权相关的活动。
1.现阶段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特点
进步的一面:(1)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状况已根本改变;
(2)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层次;
(3)私有产权的合法化使个人具有了更多自由。
不成熟和过渡性的一面:(1)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存在不确定性;
(2)公有产权界定的模糊性使政府的角和职能出现冲突;
(3)个人产权界定的模糊性使个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而易受侵害。
2.转型期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完善
(1)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
(2)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明晰公有产权。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3)健全有关产权的法制体系,切实保护各类组织和个人的产权。
补充资料:(可以看到,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中,所有制结构已经具有如下几个十分突出的特征:第一、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宪法上加以确认。这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第二、确认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对国有资产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一举措把所有制的性质同其实现形式区分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问题,同时为国有企业市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开辟了道路。第三、确认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济发展。)
第四章
一.按劳分配的概念和内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而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其他条件为尺度;
2、每个劳动者应分配的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进行必要的扣除之后为个人劳动部份的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劳动者能够分到的消费品也将增加。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二.我国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第二阶段,企业对劳动者按其劳动进行分配。第三阶段,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2.按劳分配采取货币工资或其他形式实现。
3.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4.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
三.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比较
1,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制度;
2,按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事前进行了若干扣除;
3,“劳”的计量没有准确尺度,全民所有制内部只有计划的劳动量没有实际劳动量,集体所有制内部则按个人实际劳动量计量,再以集体劳动量进入市场;
4.分配最终不能脱离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个别劳动本质上仍然要通过市场转化为社会劳动;
5,劳动者必须在付出劳动量后取得工资而不是劳动券,分配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
四.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形成原因
1.由于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分配关系尚没有完全理顺。
2.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与分配相关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我国个人收人还不能实施有效监控,对高收人调节不足,一些人在此问题上钻法律空子。
3.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得到更好地加强。
4一些行业的垄断地位还没有被打破,特别是对垄断行业的收人还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
五.解决个人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为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初次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健全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支付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制度
国家应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人失业保险,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困难众最低生活保障金足额发放。在生活保障金的筹措和管理上,要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有效运营和严格管理机制,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生活保障体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