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邓概,三个代表试卷10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解放思想
C 实事求是
D 理论联系实际
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C )
A 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B 正确理解理论
C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提出( B )
A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
B "两个大局"的思想
C "西部大开发"的思想
D "以东促西"的思想
4,所有制结构是指( A )
A 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B 生产资料在各部门产业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投放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C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D 人们在生活中消费资料和消费服务的种类及其比例关系
5,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 A )
A 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 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C 承认了劳动者的劳动存在差别
D 承认了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B )
A 与时俱进
B 改革创新
C 艰苦奋斗
D 为人民服务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审议通过是在党的( D )
A 十六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十六届五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8,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B )
A
B 周恩来
C 叶剑英
D
9,20世纪70年代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的外交政策是( D )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一条线
10,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的文献是( C )
A 完整的准确的理解思想
B 高举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11,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是( B )
A 改革
B 科学技术革命
C 发展
D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2,党和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 B )的方针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C 艰苦朴素,敢于创新
D 农业合作化
13,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 D )
A 经济体制的改革
B 政治体制的改革
C 文化体制的改革
D 全面的改革
14,在党的( B )会议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1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B )
A 新农民的重大历史任务
B 新农业的伟大历史任务
C 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
D
新城镇的伟大历史任务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 B )
A 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C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 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17,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C )
A 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井冈山的斗争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反对本本主义
18,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时期至少需要( A )
A 100年
B 200年
C 300年
D 400年
19,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 C )
A 一个原则
B 一纲四目
C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D 四个创新
20,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是( B )
A 综合国力的一般内容
B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 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D 综合国力的一般条件
21,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领导人是( B )
A
B
C
D
22,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D )
A 内容和本质
B 手段和目的
C 表现和形式
D 前提和基础
23,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 C )
A 经济快速增长
B 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协调
D 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24,"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 A )
A 重要方针
B 重要政策
C 基本路线
D 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5,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 B )
A 诚信守法建设
B 思想道德建设
C 科学文化建设
D 民主法治建设
26,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 D )
A 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B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C 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D )
A 工作监督
B 言论监督
C 法律监督
D 民主监督
2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 A )
A 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
B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 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
D 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
29,社会保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 社会救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保险
D 社会优抚
3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 )
A 各民族都建立自己的自治政府
B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建立特别行政区
C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D 各民族实行完全自治
二,多项选择题
31,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ABC )
A 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B 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C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D 现阶段经济不发达的权宜之计
3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鲜明
特点是( ABCD )
A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是"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
C 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权力机关
D 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33,文化要坚持( ACD )
A 贴近实际
B 贴近市场
C 贴近生活
D 贴近众
34,丰富和发展了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是( ABCD )
A 推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B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C 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D 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35,"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AC36 )
A 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殖民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
36,国家的统一有利于( ABCD )
A 社会进步
B 社会经济发展
C 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D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7,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是( ABCD )
A 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B 社会保持团结
C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D 人民众安居乐业
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CD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9,我国农民阶级是( ABD )
A 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B 社会主义建设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C 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者
40,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BCD )
A 思想
B 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三,简答题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什么区别.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1)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有主体地位,已经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后者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2)它们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后者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3)它们的根本任务不同。前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后者的根本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42,简述依法治国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答:依法治国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3,简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2)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4)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44,简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45,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应正确把握好哪些原则.
答: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众的利益关系。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四,论述题
46,为什么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等。其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最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它不仅直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向城镇居民不断提供丰富、优质的生活必需品,改善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只有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只有建设现代农村经济,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47,论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答: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第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起来,实现现
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二,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第三,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总之,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
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