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知识: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有多远
【导语】⼤家在⽇常看到的太阳,⽽⼤家知道太阳和我们居住的地球中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吗,⽽太阳也是同样是太阳系的⼀个中⼼的天体,对此宇宙的奥妙!探讨地球离太阳有多远到底如何?下⾯是分享的天⽂知识: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有多远。欢迎⼤家阅读参考!
  【太阳到底距离地球多远】
  球绕⽇公转轨道是⼀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个焦点上,这样在⼀年内、乃⾄在⼀天内,⽇地距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每年1⽉初,地球位于绕⽇公转轨道的近⽇点,⽇地距离达到最⼩值,约为1.471亿千⽶。
  每年7⽉初,地球位于绕⽇公转轨道的远⽇点,⽇地距离达到值,约为1.521亿千⽶。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1.521×108千⽶,约在每年七⽉初,最⼩距离是1.471×108千⽶,约在每年⼀⽉初。平均距离是
1.496×108千⽶。⼈们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作为⼀个天⽂单位,取其整数为1亿5千万千⽶。这段距离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1700倍,乘时速1000千⽶的飞机要花17年才能到达太阳,发射每秒11.23千⽶的宇宙飞船也要经过150多天到达,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多钟。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在天⽂学上称做“天⽂单位”,这是⼀个很重要的数字,很多天⽂数字都是以它为基础的。测量⽇地距离的⽅法有好⼏种,⼀种是利⽤⾦星凌⽇(即太阳、⾦星⼀地球刚好在⼀条直线上);另⼀种⽅法是利⽤⼩⾏星测量⽇地距离。历就是⽤前⼀种⽅法测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也是这样算出⽇地平均距离的,即从地球上发出⼀束雷达波,打到⾦星上⾯,再从⾦星上反射回来。利⽤这种⽅法测出的⽇地平均距离为149,597,870公⾥,⼤约为15,000万公⾥。
  【如何测量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距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回答起来难度却不⼩,值得⼀提的是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曾困扰了我们超过2000年。通过现代天⽂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个天⽂单位,即149,597,870,700⽶,约等于1.5亿公⾥,但过去的天⽂学家在没有如此精确的测量技术前提下⼏乎⽆法获得准确的⽇地距离,这就导致了我们对宇宙其他天体的观测出现误差,因为我们都⽤天⽂单位来衡量我们与其他天体的距离。
  事实上,古希腊的思想家最早开始构想宇宙的模型,其中⼀个就是⽇地距离,当时科学家通过⾁眼观测来判断太阳与我们的距离。⽐如⽇⾷时⽉亮⼏乎将太阳完全覆盖,通过视觉观测与简单计算来推测⽇地距离,但是太阳过于明亮,导致这样的观测计算存在较⼤的误差。公元前2世纪中叶希腊天⽂学家开始⽤视差法观测天体距离,即从两个不同的⾓度观测,⾸先应⽤的是地球与⽉球的距离,由于视差会形
成三⾓形,通过三⾓函数能够解出地球和⽉球之间的距离,但这个⽅法⼏乎⽆法获得真实值,因为如果⾓度估计有误,在如此⼤的距离上误差会成倍放⼤。
  在接下来⼀千多年内我们对⽇地距离的观测仍然没有较⼤的进展,到了18世纪,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开始起步,开普勒和⽜顿的发现让我们寻到测量⽇地距离的⼀个新⽅法。科学家发现利⽤⾦星凌⽇可以计算出⽇地距离,即⾦星通过太阳盘⾯,通过对1769年上尉詹姆斯-库克在塔希提岛上观测⾦星凌⽇的研究,以及1761年时对凌⽇的观测,法国天⽂学家拉郎德收集到计算出⽇地距离的所有数据,第⼀次精确给出了⽇地距离的值:1.53亿公⾥,与⽬前的1.49亿公⾥⾮常接近,误差控制在3%之内。
  到了2012年,我们通过更加先进的观测技术再次利⽤⾦星凌⽇计算出更加精确的⽇地距离,即149,597,870,700⽶,于是我们可以⽤这个天⽂单位来衡量宇宙间其他天体的距离。从中可以看出,⽇地距离是⼀个⾮常重要的天⽂学单位,是我们探索深空的重要基⽯。推荐阅读:太阳系九⼤⾏星⼤⼩
  【关于太阳的未来】
  太阳上绝⼤多数的氢正逐渐燃烧转变为氦,可以说太阳正处于最稳定的主序星阶段。
  对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主序星阶段约可持续110亿年。恒星由于放出光⽽慢慢地在收缩,⽽在收缩过程中,中⼼部分的密度就会增加,压⼒也会升⾼,使得氢会燃烧得更厉害,这样⼀来温度就会升⾼,
太阳在哪一天离地球最远太阳的亮度也会逐渐增强。太阳⾃从45亿年前进⼊主序星阶段到如今,太阳光的亮度增强了30%,预计今后还会继续增强,使地球温度不断升⾼。
  65亿年后,当太阳的主序星阶段结束时,预计太阳光的亮度将是如今的2.2倍,⽽地球的平均温度要⽐如今⾼60℃左右。届时就算地球上仍有海⽔,恐怕也快被蒸发光了。若仅从平均温度来看,⽕星反⽽会是最适宜⼈类居住的星球。在主序星阶段,因恒星⾃⾝引⼒⽽造成收缩的这股向内的⼒和因燃烧⽽引起的向外的⼒会互相牵制⽽达到平衡。但在65亿年后,太阳中⼼部分的氢会燃尽,最后只剩下其周围的球壳状部分有氢燃烧。在球壳内不再燃烧的区域,由于抵消引⼒的向外的⼒减弱⽽开始急速收缩,此时太阳会越来越亮,球壳外侧部分因受到影响⽽导致温度升⾼并开始膨胀,这便是另⼀个阶段--红巨星阶段的开始。红巨星阶段会持续数亿年,其间太阳的亮度会达到如今的2000倍,⽊星和⼟星周围的温度也会升⾼,⽊星的冰卫星以及作为⼟星特征的环都会被蒸发得⽆影⽆踪,最后,太阳的外层部分甚⾄会膨胀到如今的地球轨道附近。
  另⼀⽅⾯,从外层部分会不断放出⽓体,最终太阳的质量会减⾄主序星阶段的60%。因太阳引⼒减弱之故,⾏星开始远离太阳。当太阳质量减⾄原来的60%时,⾏星和太阳的距离要⽐现在扩⼤70%。这样⼀来,虽然⽔星和⾦星被吞没的可能性极⼤,但地球在太阳外层部分到达之前应该会拉⼤距离⽽存活下来,⽕星和⽊星型⾏星(⽊星,⼟星,天王星,海王星)也会存活下来。
  像太阳这般质量的星球,在其密度已变得⾮常⾼的中⼼部分只会收缩到⼀定程度,也就是温度只会升⾼到某种程度,中⼼部分的⽕会渐渐消失。太阳逐渐失去光芒,膨胀的外层部分将收缩,冷却成致密的⽩矮星。通过红巨星时*验⽽存留下来的⾏星将会继续围绕太阳运⾏,所有⼀切都将被冻结,最后太阳系迎接的将会是寂静状态的结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