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全县辖5镇9乡4个社区,27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南同蒲铁路、大运铁路、108国道、汾屯线、东夏线、穿境而过,距北京6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成为引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是,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和社会各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平遥古城的深度保护面临严峻考验。认真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保护平遥古城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于更好的发挥古城优势,引导平遥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古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价值
平遥,远古时期为尧舜的封地,史称“古陶”。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专家曾经做出如此的评价:“平遥古城
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的接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其文化内涵和特征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
1、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的城墙、店铺、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总长12华里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寓意深刻整个城池布局对称,特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城内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动静分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共同组成“千字型”商业街。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的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真个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青砖灰瓦的民居与古城墙、市楼、衙署、庙宇等建筑构成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2、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
平遥县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14处,市级保护单位4处,有2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人文资源景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平遥包含了18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85.7%,显示了很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丰富的文物真品。有始建于西周、复修于明代、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0年)的列为中国第三位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的中国现存很少的文庙大成殿;有建于北齐武二年(公元571年)、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的惠济桥;有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20余尊珍稀木雕神像,有研究地方历史发展的1000余通碑刻等,文物数量之多,品味之高,全国罕见。
3、平遥古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印记,建筑文化、寺庙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佛学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构
成古城的文化特。平遥牛肉、推光漆器、彩泥塑、长山药、剪纸、布鞋、碗秃则等土特产品享有盛誉,前店后厂的传统制作工艺保留至今。百余种地方风味小吃,特殊的婚丧嫁娶方式、民间传统风格习惯和风土人情等等,赋予了古城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4、平遥古城商业金融曾经繁荣一时,是近代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平遥早在明代,就已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店铺林立,市井繁荣,商贾云集,盛极一时,素有“小北京”之称。平遥古城是晋商发祥地,平遥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号称“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是全国第一家票号,是民族银行业的开山鼻祖。古城票号占清代全国票号总数的近半,中国的前十家票号均设在平遥,分好遍布全国各大商埠和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地。古城西大街风韵犹存,被誉为中国清代“华尔街”,“大清金融第一街”。
近年来平遥依托古城独特的魅力和风采,旅游产业呈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无论是旅游人数,门票收入,还是综合性收入都连年大幅递增,其中,门票收入,综合收入逐年增加。以平遥古城为龙头的晋商文化旅游在基本形成对晋中乃至山西旅游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吴邦国、曾庆红、钱其琛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外政要先后考察古城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旅游业已成为支撑平遥县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综上所述,平遥古城是研究中国古达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的一个活标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客观披露其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其保护的措施,显得十分重要,十分迫切。
二、平遥古城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虽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省、市、县各级对平遥古城的保护力度断加大,一大批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三大方面的突出隐患。
1、城墙坍塌时有发生。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的文化遗产,经历了2700多年的风雨沧桑,目前,城墙出现了诸多安全隐患,并且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先是由于结构不合理,夯土疏松等原因,导致南瓮城外门洞东侧城墙发生局部坍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古城墙体连续发生两次坍塌事件,引起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在内的中央、省市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介的高度关注,在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反响很大。古城墙保护面临着严峻形势。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普遍存在外鼓现象。城墙墙体向外鼓出,随时有滑落危险,外鼓面积最大一处达150平
方米,外鼓厚度达25.2厘米。二是内部孔洞造成隐患。三是裂缝现象严重。四是普遍存在酥碱现象。深度在30厘米左右,占砖砌体厚度的三分之一。五是历史淤埋十分严重。经过历史的演变,尤其是在城墙南部普遍存在淤埋,最深处超过5米。这些自然历史因素都为平遥古城墙的坍塌埋下隐患,也是接连发生坍塌的直接原因。此外,由于县对财政财力有限,对古城墙缺乏必要的系统勘测与保护也有一定联系。
2、文物本体险情严重
平遥县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都具有很强的保护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对如此庞大的文物古建筑落,平遥县由于受财力制约,文物保护资金投入量与文物古建筑单位的规模形成较大反差,文物抢修时往往顾此失彼,部分极具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导致破坏严重。镇国寺的三佛殿、双林寺的娘娘殿、大雄宝殿。文庙的大成殿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双林寺彩塑褪、砖石墙体酥碱、珍贵文物保存等由于技术因素、面临着重大危机。尤其在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古城内,在全部的26处文物保护单位、220余处古店铺、3797处古民居中,除因发展旅游需要,有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发为旅游景点,200处古店铺开发为饭店酒吧和购物商店,10余处古民居开发为民俗客栈,而进行了必要的维修和管理,其他文物
体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急需得到及时全面的维修保护。过多的居民不仅对古城的交通形成压力,而且垃圾、污水、噪音、火灾隐患等正在威胁着古城的安全,许多古民居由于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损坏程度相当严重。此外民间分布的文物古建筑目前基本没有确定专人管护,因风吹日晒雨淋,有些甚至到了千疮百孔的境地。平遥古城的文物古建筑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3、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一是建筑耐火等级较低;二是疏散救援通道不畅;三是消防设施匮乏;四是用火用电隐患严重;五是消防供水存在问题;六是灭火力量相对薄弱。平遥古城现有一支消防大队,人员编制23名,实有人员仅为18人,位于城南郊外,一旦火灾发生,在规定的出警时间到达现场很不现实,且队伍装备较为落后,消防车辆仅有两辆,且严重老化,其他特勤装备几乎没有,很难适应古城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
三、平遥古城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要保护好平遥古城这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严格遵循有效保护、同意管控、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采取有利措施,大力度实施全方位推进。
1、要理顺体制,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体系。
要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管理委员会对古城进行全面保护、系统开发与综合利用的作用,建立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古城保护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解决。建立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遗产保护顾问团,定期对遗产保护进行论证、研讨和监督咨询,加快制定晚上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古城保护形势的变化,积极争取省人大对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进行重新修改,进一步明确古城保护的管理体制、实施主体、部门职责及处罚措施等,确保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定学习、交流与培训计划,逐步推行遗产保护专业队伍持证上岗和资质认证制度,全面提高从事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文物保护预警系统,挺高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构筑古城保护的安全屏障,确保平遥古城的绝对安全。
2、要加大投入,全方位加快古城保护进程
按照取之于世界遗产,用之于世界遗产的原则,从旅游门票中切块,设立古城保护专项基金,并通过财政收入、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保护资金,加快推进古城全面保护。要对古城内民居建筑、文物古迹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和分类挂牌,建立电子信息档案,
按照财政收入与居民出资相结合的办法,制定维修计划,分年度、分步骤地付诸实施。要对古城的各类文物古建筑进行系统、全面、彻底的普查和检测,并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和权威专家进行综合勘察、评估,制定抢险维修方案,区别轻重缓急,逐步予以解。加大古城周边环境生态治理力度,完成内马道和护城河、环城路的综合治理,对古城周围绝对保护区内建筑逐步进行拆迁改造,开辟为绿地广场,尤其要加快古城南门外居民建筑的拆迁步伐,使护城河和环城路全面贯通,彻底解决古城墙淤埋的历史难题。要加快新城区的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古城内以企业二次改制为突破点的企业搬迁进程,全面推动人口分流外迁步伐,使古城内人口降低到两万人以内,有效降低各类人为火灾事故的发生,从而为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
3、要综合措施,有效解决古城消防安全问题。
晋中景点根据“全面保护,突出重点,根治隐患,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古城专职消防站建设工程。要全面加快古城专职消防站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成立古城消防中队,并配备相应的小型专用消防车等必需的消防设施与专职队伍,全面加强古城消防工作。二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设施配套完善工程,对古城内外文物古迹按规定标准的要求全部配备各
种防火灭火器具,尤其是对城墙、双林寺、文庙、镇国寺、慈相寺等5个国家级保护单位和日升昌、清虚观、市楼、金庄文庙等14个省级保护单位,要配备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雷设施,确保绝对安全。三是古城内公共消防改造工程。要加强水源开发,对古城内中小街巷供水管网从管网直径、材料构成等方面进行彻底改造,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火栓、消防井室、消防增压站等附属设施,满足防火、灭火用水需求。四是古城内“三电”线路地埋改造工程。要按照政府统一组织、居民个人出资的办法,对古城内电力、电信、电视线路全部按照消防标准进行彻底改造,同时,结合城市管网改造,对居民入户用电线路进行更新规范。五是消防安全队伍建设工程。要依托社区管委会、村委会、文物保护单位及宾馆、饭店、企业、厂矿等经营实体,全面的加快专、兼职义务消防队伍建设,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器械使用、疏散救援、火灾扑救等业务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消防安全的良好局面。总之,要通过五大消防工程的实施,达到消防设施全面配套、供水管网彻底改造,三电线路全部地埋,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使平遥古城防控火灾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确保古城的绝对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