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齐全的诗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诗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诗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众所周知,从地心到整个宇宙都是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涉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让学生一一地感知,仅管说现代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设备日益先进,
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虽然目前电影、电视、VCD、DVD、计算机等音像制品和多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但是教师不可能每堂课都运用这些教学手段,很多时候教师还得凭教学语言传道、授业、解疑,所以教
师的教学语言的基本功必须进行充电,除应该具备讲授地理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情感性、启发性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而文学性的语言往往具有朗朗上口,比喻生动贴切等优点,而我国古今诗词、谚
语等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我们的地理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和谚语,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增彩添,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以大
大提高,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让地理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象地被理解和记忆,同时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
思维品质,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而且目前很多的地理试卷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含量的诗词、歌赋等方面的试题。为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经常多角度地搜
集一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民谣、谚语等。笔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搜集了一部份诗词、民谣、谚语,仅供同行们参考:
1.(清.潘际云)的“淮河四月风怒号,卷起白流翻塘坳,老蛟喷沫天吴骄,一堤如线居民逃”中的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秦岭合称秦淮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
2.李白《将进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3.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管归来》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4.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我国长江的: 上游地区   
5.“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的是气候特征
6.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中准静止锋 
7.晋.傅云《歌》中的“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8.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9.李白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园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10.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11.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形象地描绘了我国长江三峡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绕的自然景观
12.陆游《游山西村》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我国的丘陵地形
13.歌谣“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什么地方交通的十分不方便:福建省   
14.宋朝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旅游胜地是:江西省庐山 
15.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我国四川盆地   
16.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我国的南岭一带
17.清.乐钧《一翦梅》中的“日似金丸,月似金盘”形象地反映了:由于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导致日月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
18.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藏自治区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19.民谣“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气候特征
20.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自然旅游风景区:黄山
22.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西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形象地说明了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
24. 地理学家徐霞客,形容景如“青莲出水,玉笋世界”,它描绘的旅游名胜是: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 
25.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相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庐山瀑布在我国的江西省:
26..(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我国过去河套平原的生态景观
27.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8.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地区是:赤道地区
29.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问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30.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位于我国的江苏省,其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32.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由暧锋形成的天气
33.“风吹草低见牛 ,浅草才能没马吃,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绘的是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的是水平自然带的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份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34.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规律
35.民谣“上山到云里,下山到谷底,对山二人看得见,一个往返若干天”描绘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山高谷深,山河相见”的地形特点:是横断山区
36.宋.范大成《晓发飞鸟晨露满天,少倾大雨》中的“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反映的是天气特征
37.宋.惠洪《清明前一日闻杜守……》中的“云怒必是雨,风和拗得晴”天气反映的是天气特征
38.的“一架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湖北省的武汉长江大桥
39.李白有“二龙争雄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渝于此破曹公”中的“赤壁”位于:湖北省
40.民谣“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讲述的是四川省的乐山大佛旅游胜地
41.诗句“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华山”位于陕西省
关于高中地理课改若干问题的思考
佛山一中地理科组
 
2004年9月,高中课程改革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实验省区拉开序幕。我校作为广东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校本校,一个学期以来,在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稳步推进高中课改。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体验了课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与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也感受到课改的“辛劳”与收获。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但成长中又不乏困惑。以下仅就高中地理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及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各位同行探讨。
一、关于教材问题。
这次共有四种地理教材进入实验区,分别是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和鲁教版。四种地理必
修1教材的共同点有:①以课标为依据编写,不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最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②课文内容精炼,篇幅较旧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突出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删减了旧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点,每本教材都控制在100页左右,利于减轻教与学的负担。③表达形式多样,继续保留了地理教材图文并茂的学科特,而且图表系统更为丰富充实。④活动性课文比重大,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多。四种教材都在探究式学习素材设计上花了很多功夫,且各具特。如有的以“思考活动”、“探究活动”、“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有的则以“问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呈现;有的则以“双系列”的呈现方式,即在课文内容系列的同时,设计了一个探究系列。我们姑且将以上呈现方式各异的探究性学习素材统称为“活动性课文”。这类课文所占篇幅的比重都在1/4以上,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的基本理念。⑤突出典型案例剖析。地理1主要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但教材并未也不可能穷尽地球表层所有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而是以典型案例形式,揭示最基础核心的自然地理知识。
当然,四种教材还有很多的优点和各具个性的地方,这里不一一赘述。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以下的一些困惑。
1、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解释是否需一致?
广东省是以地级市为单位,选用不同版本教材。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往往会以本市所选用教材为基础,再参考其他一两种版本,以取长补短。我们发现,对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规律,四种版本的解释并不一样,有的还差异很大。以下列举几则。
地理名词
太阳活动
概念1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概念2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地理名词
水循环
概念1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概念2
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几个环节,水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的交换
概念3
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地理名词
自然资源
概念1
人类可以在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概念2
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关于草原的诗句
以上地理概念的内涵实质一样,但表述的方式差别很大,有的语言通俗易懂,有的则显生涩欠流畅。从教学实际出发,基本的地理概念既要科学严谨,也应力求表述完整一致、简明清晰。当然在文字表达上可以有所差异,如“水循环”之概念1和概念2,但差异不要太大,如“水循环”之概念3及“自然资源”的两个概念的文字表述均有较大差异。
对于基本地理规律的描述,则应尽可能一致,以免产生歧义甚至误导学生。如地域分异规律,每种版本的教材描述不一致。
地理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描述1(中图版)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
描述2(湘教版)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描述3(人教版)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显然,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关于“地域分异规律”的分类描述,四个版本都是正确的,只是文字表达的差异。正是由于文字表达的差异,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学生在回答同一道测试题(见下题,04-05学年广州市高中一年级地理必修1模块质量抽测第19题)时,答案明显不同。
某地理考察队沿【图8】AB一线对澳大利亚大陆进行科学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19.沿AB一线,自然带先后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有规律更替,这反映了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山地地带性规律
20.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地形
该题考核的标准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而对于该条标准,几种教材的
描述虽正确但差异较大。很多学生19题选择A,其理由是:“从图所示,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确实,人教版教材对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这样解释的:“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因此,按此推理,学生选择A是可以理解的。而中图版教材则简明扼要地提出:“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叫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叫经度地带性。”据此,学生不难作出正确选择B。
同是课标“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几种版本的教材的解释不尽相同,教材解释的不同使得学生的理解出现歧义,从而导致在检测该条课标的试题中出现大面积的分化,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也不是课改的目的。虽然提倡百花齐放、标新立异,但在对课标的解释尤其是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表述,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应力求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也应尽可能描述一致或接近。教材的编写既应考虑教师的教也应考虑学生的学。
2、是“用”教材还是“教”教材?
现在较流行的提法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从课改精神和课标理念来说,这显然是教材观念的一大改变和更新。因此,笔者参加的几种版本新教材培训和研讨中,无论哪个版本教材的编写者都无一例外地强调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媒体”,“教师应不断充实补充新的内容”……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和重要途径。但毕竟教材是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媒体。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一线老师实质上是用教材、教参备课,课堂上仍是“教”教材为主;而学生上课以及复习考试的主要素材仍是教材和地图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教材是客观存在的。作为老师,既然选择了一种教材作为教学媒介,他所希望的当然是该教材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而不仅仅是作为教学用的参考书,更不希望是教材半成品。作为学生,教材更是其获取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与价值培养的主要载体。我们应重视和正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其不可替代性。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大教育教学任务重,其实并没有太多精力去充实补充更多新的内容(虽然这个工作每位老师都会去做)。在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希望能用上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的教材。在一定意义可以说,没有一流的教材,难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二、关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孰优孰劣?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它也有耗时长效率低的缺点。在45分钟内,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探究活动。一学期36个学时,更不可能堂堂课去探究,否则完不成教学任务。接受式学习虽有弊端,但效率高,尤其就国情而言,我们基本上是大班教学,需要接受式学习来使更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受益。因此高中课改不应排斥接受式学习。据了解,实验区这一学期中的课堂教学接受式教学多于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在课后更有用武之地。
此外,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素材有限,而且有的操作性不强,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自己设计探究问题,增加了备课的时间和难度。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了“探究”在公开课、“接受学习”在平时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也应有配套的探究素材库供老师们选择参考。这样才能确保探究式学习的真正落实,学生才有更多的动手动脑和学以致用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目前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有实际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适于大班制的地理活动素材及辅导资料。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十年来的最大障碍即是教师缺乏开展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辅助参考材
料(详见《中地参》04年12期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追踪)一文),而这种情况正出现在我国高中课改实验区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务必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个问题,以利课改的顺利有效推进。
三、关于学业评价与学分认定问题
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学分认定?
过程性评价一直以来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传统的学业评价主要是以学习结果为主要依据、以分数论成败的终结性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注重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高中课改“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主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前较成功的过程性评价是成长档案袋,但这种模式并不适于大范围和长时间使用和各学科同时使用,否则会大大加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有人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学习态度、语言表述能力的差异,建立学生阶段性发展档案,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个初衷非常好,而且对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是适宜和有效的,但对
于多数学校和多数地理老师来说,这只是个理想的空中楼阁。因为地理教师普遍任教4个以上教学班,学生人数在200人以上,而以每周2课时的“观察机会”,其受众可想而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