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主题
一篇几百或者千万言的文章,这几百或者千万言,是想了一点写一点,再想一点后写一点地堆积起来的吗?不是的。这样的堆积,只能是一堆杂乱的材料,不会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完整的文章,是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恰当地组织材料形成的。文章的主题,又叫主题思想,它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导思想,文中的材料是根据它的需要组织起来的。例如,秦牧的《菱角》,是要告诉人们:必须辩证地认识事物。围绕这一点,作者写了不少材料:小时候熟悉的菱角“是有两个角的”,“在广西……看到有一篓菱角竟都是四个角的”:这些菱角“菱肉相似……菱壳的勾儿数目不同”,是“同中有异”。这个异,“书上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后来,才知道浙江嘉兴还有一种菱角是没有角的”,由此推想,“说不定偶然还有几个一个角和五个角的”菱角。从而联想到:“像蝗虫、蝴蝶……这一类昆虫,各各有二千种左右。区别于其他的生物,它们有许多的‘同’……然而在‘同’中它们又有许多的‘异’。”进而又想到,化学、物理等“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而“自己”却停留于了解事物的一般性,“不再去注意”事物的“千百种的不同”。一个农民观察天气,“他除了一般性之外,更掌握了
特殊性、复杂性,因而他胜利了。”推广良种和山地养猪的经验,“不掌握具体条件,就一定要倒霉”。由此得出结论:要“不只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它的特殊性”,“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这就归结到了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必须辩证地认识事物。这个许多材料为之组织的“主旨,”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一篇文章要围绕一个主题写,主题从哪里来?从客观事物作用于作者思想而来。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有了某种感受,觉得需要写文章表达一个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将要写的文章的主题——主题就这样产生了。秦牧在他的《努力冲刺,刷新记录》(《作品》1978年7月号)一文中谈他写作《土地》的缘由:“当时由于和农民众一起在田间劳动,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感情;在飞机上和火车里,看到莽莽苍苍、生机勃勃的大地,凝神遐思,有所感触而写的。”他感触到了什么?就是:农民是真可赞美的,人们应该热爱、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土地。而这,正是《土地》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作者在田间和农民一起劳动,在飞机上和火车里看到土地,遐思而生的。只要我们认真地工作、学习、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认真地加以思考,一定会有源源不绝的主题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来。
但得注意:主题有高下之分,并不是每一个都值得采用的。对于主题,首先要求正确。正
确的主题教人进步,错误的主题使人落后。我们当然要采取正确的主题,而丢弃错误的主题。例如,马南邨的《事事关心》,它的主题是: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样事事关心。这个主题是正确的,教人又红又专。如果主题换成只要埋头读书,或者只要“突出政治”,这样的主题就是错误的,使人迷失方向,或者空喊口号,不干实事。而这样的主题,确是曾被一些人表现过,并且产生过极为恶劣的作用。在正确的基础上,主题要尽可能深刻,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例如,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主题是:颂扬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文章写于1961年2月,正是我国人民面临暂时困难的时期,发扬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十分必要,而且这种精神是长期需要的,因而,文章的主题不仅很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意义,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它的深刻性是很显然的。如果主题是反映一个人在这个困难时期能够以自己不多的积蓄拿出来接济别人,这个主题也是正确的,但远不如上述主题深刻:这点帮助并不能创造财富,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长远解决问题。主题还要力求新鲜,引人入胜。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是: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以前没有人这样鲜明地提出过,它一下子吸引住了亿万人民,使人们反复咀嚼,深入体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如果老是写“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学习”之类主题,那是要使读者倒胃口的。此外,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说,特别要注意主题的
单一性,这是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写成“多中心”,多中心就是没中心。例如,在题为《我的老师》的文章中,如果又要表现老师的循循善诱,又要反映“我”的爱好语文,在这两方面平均使用力量,形成两个中心,即两个主题,那就突不出“我的老师”的“循循善诱”了,是不行的。如果“我”的爱好语文与老师的“循循善诱”有关,那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为表现老师的“循循善诱”服务,绝不能又成一个中心。
一篇文章的主题,是由这篇文章的全部材料来表现的,这在前面已经说明过。据此,要明白一篇文章的主题,应当分析这篇文章的全部材料。这个分析,一般要由句子到句,由句到节层,由节层到段落,由段落到全篇,这样逐个层次地进行。下面分析鲁迅先生的《最先与最后》这篇短文作个例子。
(1)1. ①《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②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③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拚命奔驰,则马力易竭。④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鍼了。
2. ①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②所以凡事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③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④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⑤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⑥如果偶有几个不肯推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⑦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3. ①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②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有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③但这些事又作别论。④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掉跑完豫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⑤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⑥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4. ①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便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③“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5. ①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
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果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拾金不昧是什么意思 分析这篇文章,先以小节为基础,看哪些句子构成句,分别归纳出句、独立于句之外的句子、意思完整的小节的大意:
第一小节四个句子构成一个句,写不幸中国人奉“不为最先”为“处世金鍼”。
第二小节,①、②两句构成第一个句,写“不为最先”的人害怕出头;③~⑤句构成第二个句,写“不为最先”的人显出卑怯;⑥、⑦两句构成第三个句,写“不为最先”的人讥笑先进。这三个句也就是整个小节的意思是:“不为最先”的为害深重。
第三小节,①~③句构成一个句,写不论运动会上的打骂这类事;④句写一些人不敢“不耻最后”; ,⑤、⑥两句构成一个句,写不敢“不耻最后”的人嗤笑“不耻最后”的人:整个小节主要是写一些人不但不敢“不耻最后”,而且嗤笑“不耻最后”的人。
第四小节三个句子构成一个句,写上述不敢“不耻最后”的恶果。
第五小节一个句子写“不耻最后”的人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再看哪些小节联系紧密,构成节层,哪些节层又构成段落,分别归纳出节层、段落的大意。研究上述各个小节之间的关系,联系文章题目思考,可以看到:三、四两个小节合写不敢“不耻最后”的人的表现及其恶果,构成一个节层,是批判不敢“不耻最后”的;第五小节是赞扬“不耻最后”的,形成一个节层:这两个节层构成一个段落,都是围绕“不耻最后”写。而一、二两个小节则是围绕“不为最先”写,构成一个段落,批判“不为最先”。
最后,研究各段大意,可以看出全文的主题:批判“不为最先”,又不敢“不耻最后”的消极态度,提倡力争上游,勇于进取的积极精神。
这种分析,是比较细致周密的。文章看得多了,就用不着这么繁复,这除了因为具备了边看边分析的能力之外,还因为不少文章的主题比较明显地反映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和其它部分的文字中,使人容易看出。
标题明显反映主题的如:《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就是文章所论述的基本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主题。议论文中这种情况比较多,另如的《反对自由主义》,也是标题揭示了主题。说明文《石油的用途》,文中或写机器转动的现象,或说人类认识的过程,或谈石油的各种特性,都是为了说明石油的用途,标题是揭
示了这个主题的。记叙文《鞠躬尽瘁》,就是表现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标题也是反映了主题的。但得注意,不是每一个标题都是反映主题的,标题不等于主题,有的标题只是标出文章的内容,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我们从这标题,可以想到文章要论述雷峰塔的倒掉,但不知道作者论述的目的是什么;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的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言行的概略,主题则是赞扬他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标题和主题是有区别的。
开头明显反映主题的,如:
(2)一天下午,我们去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粗略地看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景泰蓝是多数人喜爱的手工艺品,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说。(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文章是要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这个开头开门见山,加以揭示,下文就按制作过程逐一说明。
结尾明显反映主题的,如:
(3)我们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也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因此,花市归来,我拉拉扯扯写下这么一些话,让远地的人们也来分享我们的欢乐。(秦牧:《花城》)
文中描述了花市盛况,表述了作者种种联想和感受,阐述了生活的哲理,这一切为了什么呢?为了赞美劳动人民英勇的斗争、艰苦的劳动和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这个主旨,在结尾中点明了。
文章中间的文字明显反映主题的,如:
(4)我碰到的例子越来越多,倒不再有为广东点心感到“杀风景”的想法,却反而对广东老祖宗感到佩服,因为他们肯学,善学,善于借鉴,善于发展创造。(任溶溶:《从广东点心想到的》)
这是文章中间一段的最后一小节,其中“肯学,善学,善于借鉴,善于发展创造”正是从上文中引出的结论,而下文还有一个段落要对它进行阐发:它实在是全文的中心。
了解了有些文章是在标题、开头、结尾、中间部分揭示主题这一情况,阅读时加以注意,能使我们较快地看出这些文章的主题。但是,初学者要完整确切地把握主题,还是要按部就
班地分析全文内容;这个工作做多了,做熟了,就容易借助于文章标题、开头、结尾、中间部分中“点睛”性文字,一眼看准文章的主题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