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教学设计
学校:火星街学校教师:林婷婷
教学内容:部编办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教学目标:
1.用字理识字、联想比较识字、结合语境识字等方法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专、贵”9个生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之、远、近”和偏旁“走之”,知道半包围结构的笔顺;
3.通过理解字义、讲故事的方法,大致理解课文第一小节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的朗读课文,引导背诵。教学重点:
1.用字理识字、联想比较识字、结合语境识字等方法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专、贵”9个生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之、远、近”和偏旁“走之”,知道半包围结构的笔顺;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字义、讲故事的方法,大致理解课文第一小节的意思;教学准备:
《三字经》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700年前的小朋友,他们读的什么书?
2.播放视频:古代私塾学生朗诵《三字经》片段;
3.介绍《三字经》,激发阅读兴趣;
4.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读书要求:
希望你声音洪亮地朗读课文;希望你读准确每个字的读音;希望你有节奏地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
3.开火车检查朗读,齐读课文。三、学文识字(一)1.出示:人之初,性本善2.认识“初”(1)请哪位学生介绍“初”?
(2)强调“初”的偏旁是“衣”字旁,讲解“初”字的来历,加深理解记忆;(3)组词理解:初春、初夏、初秋、初冬、初始、人之初;(4)“人之初”指的是什么时候?(人刚出生)3.认识“善”
(1)“善”在古代的写法可有趣了!出示甲骨文“善”;(2)引导学生猜字形、分析字
形、了解演变过程;
(3)在古代,“羊”代表美好、吉祥,举例“善良”、“美好”、“吉祥”都与羊有关;
(4)夸夸你身边像小羊一样善良的人。四、学文识字(二)1.出示“性相近,习相远”
2.认识“性”
(1)哪位同学介绍“性”?有哪个字长得很像?(2)区别:“性”和“姓”,读音相同,偏旁不同;(3)小结:联想比较识字方法。3.认识“习”
(1)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2)小结:生活中到处可以识字!
(3)理解“性相近,习相远”中“习”指习惯,举例说说你的好习惯,说说你的坏习惯。
五、学文识字(三)
1.质疑过渡:《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很善良?可是有的人确一无是处?
2.出示: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认识“教”
(1)看看古代的“教”怎么写?
走是什么结构的字(2)看图猜字形,分析字形,了解演变;(3)小结:由此看出古人很重视教育。(4)讲故事:李迁和王专,帮助理解课文内容。(5)结合故事,认识“迁”、“专”、“贵”。
六、巩固生字,引导背诵
1.把认识的字宝宝,再次放回课文再读,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2.拍手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3.引导学生背诵,积累。七、写字指导1.写字前,先静心;
2.观察“远”、“近”的特点;
3.指导书写“之”和走之;
4.指导书写“远”、“近”,强调笔顺;
5.学生精心书写。八、好书推荐
1.推荐好书《三字经》;
2.指导学生如何挑选适合一年级阅读的《三字经》:图文结合带拼音,最好还能讲故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