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的“异想天开”,激发孩子的“求异”精神
摘 要:孩子天生就有非凡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有的人会把孩子对一种事物的表达和认识,当做孩子无知的表现,有的人却会认真地倾听和由衷地赞赏来鼓励孩子。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效果就会造就不同的孩子。教师要鼓励幼儿沿着他们的好奇心去做一做、试一试,即使做得不好、不对,也不要责备,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方法来保护并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快乐中长大。
关键词:好奇心;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积塑玩具建构区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一个地方,记得那是一个下着大雨的早上,孩子们一进教室就直奔积木架,抢着拿其中一种圆形有轴心的积木,快速拼搭起来,一会儿工夫杨×就拼成了一个大陀螺,并趴在桌子上将它旋转起来,还大声向伙伴炫耀:
“快看快看,我的陀螺它长着两对神奇的翅膀,会边转边飞,多神气!”惹得一个又一个小朋友过来围观,嘴里都不停地说:“哇,真厉害,你看你看,我也要做一个。”突然,有小朋友向我告状:“老师,杨×把桌子都划花了。”看着那被划得伤痕累累的桌子,杨×胆怯地低下了头……
从事情的表面看,孩子把好端端的桌子给划破了,还扰乱了秩序,着实让人恼火,但细细分析一下,便不难发现,在杨×淘气的背后,却有着可贵的探索精神。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是独立性、自主意识迅速发展的时候,他们喜欢动手摆弄各种物品,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正是在这样的动手探索过程中,幼儿的智慧得以发展,孩子的创造得以发挥,但孩子的认识水平毕竟有限,生活经验毕竟缺乏,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常常会惹是生非,给老师添麻烦。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只看表面现象,而不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心理特点,就会挫伤他们创造的积极性,熄灭孩子智慧的火花。这对于幼儿来说,实在是因小失大。想着,想着我心里的恼火慢慢熄灭了,走到杨×身边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小桌子它很怕疼的,我们杨×很能聪明的,这个神气的陀螺在小桌子上玩觉得很不自由?”杨×似乎很快明白过来了,下意识地往地下看了看。
爱玩、好奇、求知欲强是孩子的天性。小脑袋里每天都装着许多的问题。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那么我们教师应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异想天开的异是什么意思一、理解幼儿的认识,满足及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美国科学家阿西莫夫说:“好奇心是人类精神最崇高的特征之一。”好奇心是推动每个人获得新的认识的主要动机。没有好奇心,人的探究精神就会缺失。限制和扼杀好奇心,人就难以生存。好奇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也是孩子的一大优点,它是促进孩子不停地观察、思索、求知的宝贵的心理动力。好奇心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幼儿时期的那颗纯真好奇心是智慧的火种,如果能加以保护,定能形成燎原之势,照亮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道路,成就精彩人生。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与成功。
1.当孩子向我们提问时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探个究竟。幼儿更是如此,当他们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惊奇时,常常会问这问那或直接去尝试。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热情回答,不能讲深奥的大道理,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否则孩
子听不懂,等于没讲,在回答幼儿提问时,最好同时提出一些可以引发幼儿联想的问题,使他们在问问题时,多思考,千万不可对爱提问的孩子说:“一边去”“别胡闹”“别干扰我”的话来搪塞。教师要做的是用一颗宽容的心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置之不理或直接告诉答案。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去查阅资料,收集材料,当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帮助,时常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当我们向孩子提问时
当我们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去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不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有时在短短的时间内孩子根本来不及思考。事实证明,当你给孩子三秒钟的“等待时间”时,他们能够认真思考所问的问题,然后给出更完整和更符合逻辑性的答案。一旦把他们引入对问题的探究中来,不要笼统地给予好坏对错的评判,给孩子的反馈应具体和清晰,让他们明白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努力的地方在哪里,最好能激发他们继续去探索的兴趣。
给幼儿一个宽松和自由的环境去尝试和发现,保持其好奇心,让他们去亲身体验和探究周围的世界,积累点滴经验,获得长足发展。
二、呵护幼儿创造力,扩大思维空间
在学前儿童的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用游戏材料组成新的建筑物、图画、故事等。他们会对每一个小小的发现兴奋不已,即使成人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
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利用主题《转、转、转》使幼儿明白是中间的轴心带动了旁边的物体,了解转动的原理。孩子们马上列举出许多生活中会转动的实例,看着孩子们那份认真和快乐,激发了老师,不如趁着这个契机,发展他们别的能力。于是我在区域活动中增设了拆装陀螺的工作、在环境创设中收集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陀螺、许多幼儿还自己在纸上设计了各种不同的陀螺,小
小的陀螺生成了一节有趣的科学探索课,扩大了幼儿的思维
空间。
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参与探究活动,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这是以创新思维为特点,独立思考为核心的一种认识能力。凡是有创造力的人都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大胆创新。
三、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
1.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渗透
平时我们在“玩绳”的活动中,我们可以问:“绳子可以怎么玩呢?”并启发幼儿玩得与别人不一样,当幼儿想出:可以玩揪尾巴的游戏,可以玩拔河的游戏,可以几个小朋友套在一起合作玩,放在地上跳着玩等方法时,可以再接着让幼儿试着与同伴合作会有什么玩法,让幼儿试着用多种方法玩绳。
2.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渗透
在一次美术教学中我出示几个符号如“y、——、○”等等,让幼儿用符号来创造出画面,四个方向的“y”可以当成什么,有的孩子说可以当成鱼骨、有的说可以当成弹弓、有的说可以当成挑石料的土晒……一幅幅有趣的作品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没有了枯燥单一的范例图片,反而让他们有了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展示自己的想象与感觉。
3.语言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渗透
对幼儿游戏、活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来讨论解决办法,例如:平时我们讲完故事后,可设计提问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
办”等问题,让幼儿自由想象,帮助幼儿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活跃创造性思维。幼儿的创造力培养需要成人不断的启发、引导。只有教师意识到任何活动都有发展创造性的潜力,才能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为幼儿去挖掘、开拓,从而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