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三峡情》演唱的再创作
专题论坛2019 年 9 月
264
浅析歌曲《三峡情》演唱的再创作
董祥武
(安徽省合肥市奥体小学 安徽合肥 230022)
摘 要:在声乐演唱中,艺术表现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使演唱的歌曲达到感情真挚、感人肺腑的效果,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声音技巧及
歌唱的艺术表现。就演唱歌曲而言,必须善于把握整个作品的风格特点,从歌曲中发掘它思想情感深处生动而激励人心的音乐形象;同时善于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传达给听众。本文主要通过对歌曲《三峡情》艺术表现再创作过程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学生在演唱和表演方面的感受和体会,总结出艺术表现得再创作就是对歌曲的风格特点、对歌曲结构的分析以及对歌曲的整体把握,从而达到声音与情感、演唱与表演的完美结合,最终做到更好诠释歌曲的目的。
关键词:三峡情 再创作 艺术表现
歌曲的演唱过程实际上是由歌唱者或表演者进行歌曲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赋予歌曲声音的形象;闪现出活生生的情感;使歌曲有新的生命和感染力。这样,才能打动听众、引起共鸣。由于歌曲的题材丰富多样、风格迥异,因此对歌唱者有较高的要求:即演唱要把握住歌曲的风格,又要表现作品的内涵,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演唱能力,这样才能完美准确的展示歌曲的真正审美价值和至高境界。[1]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考,分析了歌曲《三峡情》的创作背景、演唱风格及声音技巧的处理,并结合学生舞台实践谈亲身体会,最终做到诠释歌曲的目的。[2]
一、歌曲《三峡情》的创作背景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三峡更是令人神往的地方。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峡中的长江,又称“川江”。瞿塘峡雄伟壮观,巫峡挺拔秀丽,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山峰位于巫峡两岸,著名的神女峰就在其中,夔门关是瞿塘峡的入口,江面狭窄,两岸悬崖绝壁,蔚为壮观,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三峡情》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湛明明、湛泉中,曲作者是马骏英(著作有《三峡情》《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驼铃》《金风吹来的时候》等)。从歌词内容可以看出,主人公特别怀念在故乡三峡的生活经历:三峡的雨像丝一样细长、像玉一样洁白;三峡的云像锦绸一样柔软,像银子一样白闪。如若此时能登上山顶,再吹一次叶笛,再唱一次山歌,再赶一次羊,那是多么的惬意;若如此时能再穿过夔峡门,再挥一次竹篙,再喊一次川江号子,再驾一次远航船,又是多么美好。这一个个场景无不表
达出远在天边的三峡儿女对自己祖国、自己故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三峡情》这首歌曲的歌词是作者自己生活体验的积累,句句都很质朴、易懂,不论三峡人身在何处,不论何时,都改变不了他们那种勤劳、豪放、泼辣、淳朴.....
1.曲式结构及调式分析
《三峡情》全曲是首尾加衬腔的二段式结构,共67小节,整首歌曲的旋律简练,由一个基本动机发展衍变而成。第一乐段共四乐句(从18小节至35小节),第三、第四乐句的旋律由低到高,逐步推向高潮,第一乐段属于开放的结尾,与第二乐段相接,第二乐段的音调(从36小节至55小节)是第一乐段基本动机的展开、重复、再现,并以收拢的方式结束。曲尾的衬腔逐渐减弱,犹如航船逐渐消失的情景。
《三峡情》是采用典型的川江船工号子的音调,颇具四川民歌风味和地方彩,其调式为民族E羽调式。
2.风格特点
《三峡情》是集船工号子、山歌特点于一身的民族歌曲,又具有典型的四川民歌风味与地方彩。所谓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方的人,这方的人又唱出这样的歌。这方人勤劳勇敢,聪明灵活,开朗乐观,热情泼辣,有朴实善良的性格,有着极大的接受和融入能力,(不管是新事物还是繁琐的生活事)这方人唱出了种类丰富、形式多
样的山歌、船工号子。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歌曲《三峡情》的诞生。因此,《三峡情》的风格特点是:高亢、激昂、坚定、刚毅、乐观,又委婉抒情,还富于激情,伴有衬词和拖腔,节奏规整且有连接,同时有突出乐句重音,声音的音量、音有较高要求,行腔走字清晰且坚实,最重要的是说唱式的表现也属其特之一。
二、歌曲《三峡情》的再创作及艺术处理
作为一个演唱者来说,声乐表演是对音乐的再创作,是对作品的分析、理解、研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和再创作,这就是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通过演唱者的创造性表演,达到把握声乐作品中的神韵并形成自己演唱特的目的。当然《三峡情》的再创作和艺术表现也是如此。下面笔者将从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体会和感受来浅析歌曲《三峡情》的再创作。
《三峡情》这首歌采用川江船夫号子和高腔山歌为素材,特鲜明:高亢嘹亮的音调、优美抒情的旋律,加上铿锵有力的节奏、粗犷豪迈的音乐气质,二者的完美融合给歌曲定好基调。
乐曲前奏的开始(1—4小节),简单而又鲜明的节奏型(xxx|xxxxx|xxx|xxxxx|)加上川江号子的旋律与音调,瞬间把听众吸引到川江之上:船夫边喊号子边摇桨,川江也是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景象。力度上从很弱(pp)开始慢慢渐强(cresc),造成视线有种由远及近的感觉。这一节奏音型,在歌曲中反复出现,首尾相接,贯穿始终。
演唱引子的前半部分(5—12小节),在气息的支持下,上口盖积极兴奋,下巴放松。需强调的是歌曲开头唱词的第一句(第5小节)的重拍音“嗨”字,一开口就落在小字二组的g音上,正处在男高音的换声区。歌唱时要注意“高位置”“低喉位”以及气息的支持。笔者在一开始学习这首歌时,容易把全身的力量使出来去达到音量、音高双收的效果,然而现实中总是事与愿违,伴随而来的是破音、音准偏高偏低等现象。另外,歌曲伴奏附带的力度记号是中强(mf),要求声音出来并传远,但绝不是一味地“夯”或“冲”声音。相反,歌唱意识要在声音前即“嗨”字还未出口,头脑的音高及歌唱的状态早已准备就绪,只等钢琴伴奏的引进,最终使唱字与伴奏并驾齐驱。(注:谱例1)
引子的后半部分(13—16小节),要突出重拍,唱出川江船工号子的风格。从伴奏织体看,是继承前面的纵向织体结构,不同的是每小节的第一拍总是有着重记号“>”,要求演唱者从心里去感受船工号子的实意:在浩瀚的大江边,一人强拉着肩上的绳索,时
专题论坛
2019 年 9 月
265
而传来那种高亢、嘹亮的声音,音调雄壮激烈,有强烈的劳动节奏特点以及较强的旋律性。(注:谱例2)
A 段的旋律共有两句,时高时低、回旋起伏,用说唱结合的音
调传递船夫在川江摇桨、婉转盘旋的画面,更展现出三峡的雨和云变化之多。其节奏音型仿佛摇桨,一直在中、低音区徘徊。整段歌词以抒发主人公的“情”为线索,在衬词“哟”的帮助下,时而婉转深情,时而清晰柔美,时而回环起伏,时而声线渐弱。(注:谱例3)
每一次的“景”都是为下一次的“情”做铺垫,第一个“景”字在中声区,像说话一样,仿佛有人用朴实的语言
描述家乡;第二个“景”字则向上八度进入高声区,仿佛亲临家乡,正指着家乡的一切在向人夸赞。演唱时语言要亲切自然,气息平缓连贯。
B 段则是采用旋律向上模进的形式,从最低音小字一组的mi 开始,逐渐将旋律向上推动至小字二组的re 、再到小字二组的mi ,并结束在小字二组的“f ”上,给一种急需解决到主音上的冲动,这也为
C 段旋律的出现做好铺垫。这一乐段彩性很强,节奏特点鲜明( 从26 — 33小节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 xx|),用相同或稍有变化的节奏反复出现,在不知不觉中奠定一种强调感情的基调。(注:谱例4)
演唱时还要注意其旋律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音量由弱到强的趋
势,每小节第一拍的重音要突出,吐字要清晰并富于弹性,特别是唱到“驾船行噢”的“行噢”时旋律在高声区进行,要唱出渐强的效果,高音要刚劲有力,将全曲逐渐向高潮推进(这里同样也是最容易造成音准偏高或偏低的部分)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比如:声浅,气息不足、不稳,吐字不规范等。在演唱中除了
要把谱面上渐强减弱的记号作出来即再现原作的内容与情感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完美的艺术效果,即声、情、气、字等因素间的相互协调。这一乐段描绘的是三峡儿女对儿时种种画面的回忆和未来种种景象的憧憬,演唱时,要注意声线流畅即明快灵活,细腻真挚。
其次由于节奏的加紧、旋律线条渐进上行,在演唱中容易出现气息
上提、喉头紧张或喉咙过度用力、时值唱不足等。笔者在刚开始学习时,常会有“脸红脖子粗、青筋暴出、声音僵直”等情况,究其根本是没有把气息保持住。歌唱时随着音高、节奏等因素的变化,要始终有气息的支持,并形成一个有力的保障(气息支持点),托住音高的走向。《三峡情》的B 段是整首歌曲的华彩部分,咬字、吐字的处理也相当重要:如歌词中的“从”“口”“手”“几”“唱”“喊”等字要特别注意字头短暂而清楚,字腹要注意喉头的平稳,同时要有气息的保证。 其中“几”字属是舌面音,吐字不能太扁,要有“立”起来的感觉;“口”“喊”等字属舌根音,在演唱中则不能有喉音,上口盖要积极打开,还要注重共鸣腔体的正确运用(高位置、后牙关打开、上腭上抬、喉头位置下降)。它们都要唱得短、轻、准、灵活,这样有助于歌曲情感的表达,并加强歌曲的感染力。而 “”“淋”“顶”“门”“行”则要注意字尾收音:它们都要注意鼻韵母的准确归韵。
乐曲进行至32—35小节时,达到全曲的高潮顶点,似乎有冲险滩、穿急流的感觉。演唱时同样要注意吐字清晰,声音结实,感情奔放。(注:谱例5)
从和声角度看:由32小节的Ⅱ→Ⅰ→Ⅰ→Ⅰ→Ⅳ→Ⅱ→Ⅴ(35小节)不难看出,和弦走向几乎一直不稳定,加上伴奏织体的加密,有种向上解决的趋势,充分表现出三峡儿女在狂风巨浪中高喊着号子驾船穿行在峡江之中的豪迈气概!
C 段旋律属于高潮段,在B 段旋律的推动下,继续将A 段旋律的音乐再现并发展,也继续沿用A 段川江船工号子的高亢粗犷之声与川江的波涛汹涌之声融合,使歌曲的情绪升至顶点。(注:谱例6)
歌词中“三峡”的“三”字落在小字二组的g 音上,从力度记号看(ff ,很强),这和前面“嗨”字的演唱方法类似但又不尽相同:“嗨”字是开口音,在一开始就要有山歌和船工号子的双重感觉;而“三”字则要注意使舌尖音“s ”
过渡鼻韵母“
an ”上,做到下巴放
松、打开喉咙、音准、位置高,唱字有力度但不喊,最终使“三”字立起来(这需要气、声、字很好的配合与协调);同时还要注意感情的激发,并带动演唱者将内心深处的爱生活、爱自然、爱故
专题论坛
2019 年 9 月
266
乡、爱祖国的感情全然释放出来:细长像丝、洁白像玉的三峡雨,柔软像锦、白闪像银的三峡云,还有更多的是三峡儿女那颗永远不变的思乡情怀!
歌曲的尾声就像川江的船工已经驾船战胜惊涛骇浪并驶向宽广的天边。乐句主要是由三句船工号子的旋律构成,在船工由强到弱的吆喝声中结束全曲。(注:谱例7)
这里要突出重拍音,每小节的第一拍要用声控制且有内在力
度,每句的倚音要赋予其弹性,每句的休止符要给人一种声断气不断的感觉,61小节的“嗨”字落在四级的第二转位和弦上,显然旋律要继续向前发展;紧接着62小节的“嗬”字结束在一级和弦上,属完全终止,用收拢的结构方式结束,用5拍的时值来衬托人物内心的那种意犹未尽的情绪。演唱时长音要用弱声,音量由强渐弱,体现航船在峡江中越行越远的意境!
三、学生演唱后的体会
通过学生对歌曲《三峡情》的学习、演唱及至音乐会的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完整地表达歌曲内容、进行舞台表演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歌唱的内容、发声技术、情景情绪情感的表现是完美融合又是缺一不可的。 “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完美地
表达作品,才能有艺术感染力,才能通过声乐技术的训练和展示来表达情感、吸引观众、打动观众。
为了使学生的演唱和词曲作者在感情方面达到一种艺术上的共鸣,我常告诉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在三峡生活的劳动人民,常使自
己跟随音乐像放电影一样把《三峡情》所描绘的那一幕幕场景在脑
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显现:想想儿时在云里雨里奔跑,吹着叶笛赶羊,挥着竹篙驾船行。作为演唱者的学生来说,舞台才是真正展现个性和自我的地方,在舞台演唱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演唱者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紧张,这必将影响到声音的发挥和歌曲的表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可以让演唱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当中去,缓解演唱者的紧张情绪,做到脑子冷静而心是热的,从而到达一种让声音“行”“活”起来的效果。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乐又是表演艺术,表演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在学生音乐会演唱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还有许多不足:虽分析过歌曲、也跟着歌曲的感情和表现做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可学生始终不能让自己通过表演来使自己对歌曲的整体理解和情感体现完美地呈现出来。声音、动作都过于紧张,心虚、不自信、放不开等,这些都是问题所在。
舞台表演是声乐专业很重要的平台,是声乐专业学生表演水平的最终体现。演唱者要通过心声来表现歌
曲的内涵并与观众融为一体。在音乐会上,学生演唱的三首歌曲《三峡情》《彩云南》《赶牲灵》。这三首歌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歌曲的感情也不尽相同,我总是用心去诠释歌曲的内涵,让学生尽量带给台下观众不同的音乐感受。这些都是我在学生音乐会中收获的,它将时刻鼓励、提醒我“取精华,去糟粕”,以便自己更好地改善和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作品的再创作,不只是对作品的完成,更要求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演唱者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并充分发挥出演唱者对作品的处理(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的了解、表演、情感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再创作甚至创新式的表现与处理(比如演唱者的演唱过程),才能将音乐作品中词曲作者想表达的内容的精彩呈现(有时是无法用符号和词语标示和表达的),才会有一度价值和二度创作的结合,最终做到独特的实现作品中潜在的思想内容,使音乐表演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1]周振锡、裴传雯著.中国艺术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8.
[2]莫纪纲著.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予和宽容。懂得感恩的人,就会生活在温暖和快乐之中,否则就会与阴暗冰寒相伴;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就会生活在收获和享受之中,否则就会与嫉妒烦恼携手;懂得给予的人,就会生活在友情和顺畅之
中,否则就会与孤独寂寞为伍;懂得宽容的人,就会生活在愉悦和放松之中,否则就会与愤怒争斗结合。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好心态才能过上好生活。一个人内心如果是阳光的,那么,他释放出来的一定是光和热,不但他自己被温暖包裹,在他眼里的世界也充满着灿烂。反之,一个人非阳光心态占比越重,那么他的内心就越会阴暗冰冷,他眼里的世界就不断地会被悲伤、厌恶、愤怒等不良情绪所充塞。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这就是我们要塑造的阳光心态。
参考文献[1]朱一丹.微媒体下大学生情绪管理与阳光心态塑造[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06,19(3):91-94.
[2]申燕.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机制[J].现代教育,2016(16):47-49.
[3]吴维库.塑造阳光心态[J].文教资料,2006,21(5b):16-21.[4]林悦.如何塑造阳光心态[J].神州旬刊,2014(7).[5]吴语.塑造阳光心态[J].浙江国土资源,2017(6).
[6]张亚洲.塑造阳光心态做阳光大学生[J].西江月,2014.
[7]王娜,赵扬.高校辅导员塑造阳光心态的对策研究[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5.
[8]贺世同.塑造阳光心态[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0(12):1-1.
[9]李娟维,苏华.缔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4):184-184.
好唱的歌曲
(上接第278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