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曲弹唱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幼儿歌曲弹唱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一、弹奏基本知识与要求 
1.弹奏的基本姿势 
(1)弹奏时,身体要与键盘的中央对正,坐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全身的力量都 能转移到两只手的指尖上,但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懈。 
(2)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
(3)上身略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体外侧展开;下身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状倾斜,膝盖的位置在键盘下方,双脚略向前伸。
(4) 双手应放松,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键。掌关节自然拱起,像是虚握着一个圆球,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大拇指第一关节仅以指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置,手指要注意端正。
2. 弹奏的方法
(1)连音奏法 
弹奏时,要求音与音之间连贯、流畅。按键时一起一落要紧凑,中间不可间断。通过手指和手臂的动作使音与音之间非常紧密地连接。重量在指间滑行移动,前音待后音响后再离开键。连音奏法极富有歌唱性,常用于演奏抒情歌曲。
(2) 非连音奏法 
弹奏时,要求每个音饱满有力,手指触键、离键的速度较快,并将琴键扎扎实实地按到底,特别要注意训练各个手指独立活动的能力。虽然非连音奏法不要求像连音奏法那样连贯、流畅,但也不能有断奏的感觉。非连音奏法常用于演奏雄壮、有力的队列歌曲或欢快、活泼的歌曲。
好唱的歌曲(3)顿音奏法
弹奏时,要求各种音要结实、饱满而有弹性。手指按键的速度要快而短促,不宜太重或太死,手腕要放松,以便手指灵活地起落。顿音奏法用于弹奏欢快、活泼的歌曲。 
3.常用指法 
在弹奏中,会遇到各种音。为了使手指连接自然,两手从容地移动,必须恰当地选择指法。弹奏常用的指法有:顺指法、穿指法、跨指法、扩指法、缩指法、同音换指、暗换指等。 
二、歌唱基本知识与要求 
1.歌唱的基本姿势
(1)身体自然直立,上身放松,下身稳而不僵硬。整个身心处于精神饱满、生机勃勃的状态。
(2)两脚如肩宽,成丁字型分开站立,支撑点可以放在前脚或后脚上,以便歌唱时保持 重心。
(3)腰部直立,胸部挺起,同时微收小腹,两肩平放而略向后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4)头眼平视,颈部放松。下巴自然下垂而微向后收,切不可向前突出。 
(5)脸部肌肉放松,表情自然、大方。切忌皱眉、噘嘴、歪头等。
(6)演唱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加入少许动作,但动作要简练、自然,避免矫揉造作,以免影响舞台形象。
(7)坐着唱时,注意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三分之一的面积。背不要靠在椅子上,腰部稍挺,从头、颈、背到腰,有垂直感。头部、脸部的要求基本与前面所讲的相同。 
2. 歌唱时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原动力。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说话时的呼吸是不同的,说话时 间长了会把气息消耗掉,而歌唱时的呼吸则是要将气息保持住。另外,人在平静时,吸气与呼气 的时间大体是相等的,但是在歌唱发声时,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要长得多。这就是歌唱时呼
吸的技巧,它要求歌唱时的气息均匀、平稳,根据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住气息,还要求演唱 者在唱各种不同的乐句时(如长短、快慢、强弱)都能运用自如。理想的歌唱呼吸是将气息全部化为声音的动力,用较少的气息得到很好的声音。在歌唱时,用鼻和口同时自然地将气吸得深一些,横膈膜下压,下肋骨附近(包括腰部肌肉)向外扩张,使腹部向前方及左右两侧膨胀,越往下膨胀度越小,收下腹。背部和腰部肌肉也要扩张。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贮存在这里几秒钟,保持住,止气,然后再将气徐徐吐出。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从打哈欠时的感觉中体会,即将脸稍向下倾,下颌内收,一边打哈欠一边 将气吸进来,吸至肺的底部。吸气要柔和、平稳,注意不要耸肩,要像闻花儿一样,无声地吸气,吸气要适度,吸得太多反而会僵住。歌唱时最重要的就是在用气时仍然保持吸气状态。吸气肌肉(扩大胸部及提高肋骨的各 肌肉叫吸气肌肉)要有控制地放松,使气息持续到乐句的结束。气息应当和声音同时发出来,避免气息单独流出。歌唱时,声音要由气息支持,以横膈膜及肋下两侧作为支点。气息呼出时,应节制、均匀、有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