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下步解决办法
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办法
机构养老我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16.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15万人)的14.5%,其中城市老人4.7万人,农村老人12万人。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XX亿余元建设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实施了XX余项惠及6万余名老年人切身利益的财政补贴政策,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9处,其中老年公寓8处、镇街敬老院16处、农村新型养老服务机构3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处,社会机构养老床位达5013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1张;全市共有居家养老服务对象560户;全市共有镇街中心敬老院1X处,全部为XX省一级敬老院,全市共保障农村五保对象2729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2429人,全市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9%,在农
村分散供养的300人。我市先后被命名为“全X 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全X敬老院建设先进市”。今年4月份,我市被国家XX部命名为“全X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市”。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对养老服务认识不深、投入不足。虽然,党和政府已为养老事业投入大量资金(XX 亿元),但还
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要,启动社会资源不够,未能从产业化、市场化角度引领全市养老产业的发展,养老市场未能充分发掘,据初步估算,社会、社区、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资金只有XXXX余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政府投资,启动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严重不足。我市养老方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主,退休金、
政府补助和其他劳动收入是老年人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老年人自身及其子女配偶和近亲属是老年人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建有社区养老服务场的城市社区(3个、XX社区、XX社区、XX社区)占全市所有城市社区(34个)的8.8%,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不足。
二是存在空巢老人服务不到位问题。形成空巢的原因大致可归为:传统社会渐行渐远,多代同堂的景象已经很难看到;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了问题;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有些人心目中日益淡忘;大部分人职业及经济收入一般,难以很好的照顾老人。空巢老人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生活保障,二是日常照料服务,三是精神慰藉问题。不少空巢老人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据初步估算,全市XX 个镇街,平均每个镇街约有空巢老人近XXX人,
全市共约有XXXX多人,空巢老人即非五保对象、也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保障,部分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降低、睡眠失调,平时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是多数空巢老人的生活写照。
三是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弱,养老机构短缺失衡。目前,全市还存在着,在农村除敬老院外,其它养老服务组织基本空白;在城镇,除老年公寓外,社区的托老所、康复护理、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互助中心等为老服务机构也严重匮乏,建有社区养老服务场的城市社区(3个、XX社区、XX 社区、XX社区)占全市所有城市社区(34个)的8.8%,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不足。部分镇街敬老院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
显得相对单调、贫乏,部分农村敬老院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部分敬老院工作人员待遇低,据初步估算,全市有在敬老院、老年公寓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XXX多人,平均月工资只有XX元左右,甚至更低,远远低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管理服务水平还较低,亟需提高。
四是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水平低。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存在规模小、运营弱、保障差等问题,社会办养老机构只能在低收费标准、低工资标准、低服务条件的“三低”状态下维持度日。有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较差,房间狭小,不符合养老机构建设标准,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无从谈起,目前我市共有民办和社会办老年公寓4处,所有床位只有不到1000张,只占全市养老服务床位的20%左右,远远低于宁波、苏州、青岛、烟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