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养老困境及对策探析
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3期(总第499期)“失独家庭”养老困境及对策探析
李腊梅,赵 媛,陆 涵
(大理大学 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下,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自1982年,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开始了全面实施。现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也逐渐步入了中老年阶段,“失独家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特殊人的养老问题,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介绍了“失独家庭”的养老现状,重点分析了其面临的养老问题,并对该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养老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我国人口压力,但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独生子女死亡,母亲年满49周岁、现无存活子女的家庭(即狭义失独家庭)为37.5万,预计最高峰值年2038年达到151万。虽然我国二胎政策已全面放开,但对于无生育能力的中老年夫妇家庭,仍然无法缓解没有子女的痛苦。因此,解决现阶段失独
家庭所面临养老在经济、心理方面的问题迫在眉睫。
1 “失独家庭”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
1.1 经济负担巨大
失独家庭普遍都存在很大的经济压力,抚养一个孩子至成人所需要的经济费用高,对于经济条件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突发的疾病或者意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城镇失独家庭养老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退休金和国家的相关补助,农村失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自政府的补助金。赵仲杰等人研究显示51.9%的农村失独者认为政府应该提高养老补助津贴额度、制定专项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失独体的权益保护制度。对于失独家庭的老人而言,前期为了子女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面对孩子去世,绝大多数父母都无法接受,且随着自身年龄增长,退休或失业,经济来源减少或缺失,就会陷入一种孤助无援的状态。国家政府的救助对于失独家庭来说是一种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支持,但是高昂的养老医疗费用和飞速上涨的物价,经济补助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1.2 心理压力
失独老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其中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抑郁心理和恐惧心理等。诸多学者针对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研究。有学者提出,
失去子女是精神病理性症状显著的预警因素。潘金洪认为失独是最严重的生活应急事件,失独父母不但存在创伤性反应,比起丧失其他亲人更容易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谢聪等通过对失独的家庭主妇采取整抽样方法分析发现抑郁是这类人心理卫生状况的主要问题。徐莲莲等对杭州市某区失独家庭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显示失独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且社会支持状态越低,心理的健康水平就越差。同时,失独老人还伴有恐惧心理,生病时担心无人照顾,病故后担心无人送终,始终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综上所述,失独夫妇在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缺乏心理支持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增加了疾病的发病率。
1.3 养老问题难以解决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状况、配偶健康状况、城乡差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但无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大部分父母“养儿防老”的观念仍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迫于现实的无奈对于子女的依赖程度更低。相比之下,失独家庭无疑成为了弱势体,在195例失独家庭父母中,43.6%的父母选择社区居家养老,56.4%的父母选择机构养老。然而,大部分失独家庭经济能力无法承受机构养老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同时,我国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发展还不足,在服务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选择社区居家养老,还是选择机构养老,绝大部分失独家庭父母都希望有专业人员,如护士和养老护理员等,但我国
目前对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和护理员的缺口还比较大,社会提供的养老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失独家庭这个庞大体的需求。
2 对失独家庭帮扶力度的研究现状
任慧霞等认为在合理确定失独老人生活补助的同时还应该选取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原则,更好地实行差异救助,提高自我的保障能力。郭秉菊认为目前我国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太过于依赖政府,物质上的扶助内容大于精神方面且城乡的差距大。许才明等认为既往的研究虽然提出了要对失独家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但是缺乏了理论支持和多部门协作
[收稿日期]2020-09-30
[作者简介]李腊梅(1998—),女,云南宣威人,大理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赵媛(1975—),女,教授,云南宣威人。
-232-
农村社会保障
机制的构建和多种服务内容的整合机制。
3 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相关策略
对于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3.1 提供经济支持
吴峥嵘认为基于需求理论溢出视角,政府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扶助金、发放各项补贴等方面为需求溢出的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扶持。熊亮认为“四位一体”的精准扶助体系既可以满足失独体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又可以减轻政府压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总之,失独家庭的经济来源不能仅依靠政府补助津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政府应主导出台相应的扶助政策,联动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失独家庭的帮扶体系中。例如:倡导慈善机构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失独者提供技能培训,通过技能考核的失独者,向当地政府推荐就业,提高自我的认同度。以自我救助为主体,政府救助为客体,达到良好的帮扶效果。
3.2 给予心理支持和政策保障
朱智佩认为应该以基层社区为载体,完善构建失独人整体到个人全面的心理干预方案,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樊宏等通过对失独家庭父母GDS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有第三代的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没有第三代的失独家庭的父母,认为对失独家庭而言最大的精神鼓舞莫过于留有后代,可以通过
法律保护失独家庭的权力。亦有专家学者提出失独家庭选择方式实现再生育的行为应该获得国家的保障。从另一侧面反应出了“三级预防”的重要性,社区医院将该社区的失独家庭登记入库,对于能承担这一措施所带来的经济费用的失独家庭,进行帮扶,对于不能接受这一方式的失独家庭,签约家庭医生,定期地为失独者提供上门照护与心理咨询,尽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失独者,尽早干预。另外,发动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帮助失独老人脱离负面情绪影响,教导老人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情绪,从而逐渐摆脱心理阴影。
3.3 养老方面
研究显示,失独家庭的老人比起社区居家养老更倾向于机构养老,而王梦璇认为社区养老对于失独者而言是更加理想的方式。因失独家庭情况各有不同,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对失独家庭而言至关重要。也有专家提出失独家庭“以房养老”的模式。不管是何种养老模式,都应该从他们的切实需要去考虑,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原则,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 小结
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涉及到了很多方面,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失独家庭的经济支持方面,政府可出台相应政策,联合社会工作者或慈善机构等多方力量,为失独家庭提供就业信息或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再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精神心理方面,可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给予他们心理安慰,为他们营造出人文关怀的社会氛围,使他们重拾生活信心。社会养老方面,完善社会养老的服务需求以及社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失独家庭的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9
(23):29.
[2] 赵仲杰,张道林.人本主义视角下农村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探
究[J].前沿,2019(3):58-64.
[3] Chan CL, Wang CW, Ho AH, et al.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among bereaved and non-bereaved survivors following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J].J Anxiety Disord,2012,26(6):673-679.
[4] 潘金洪.失独哀伤过程的复杂性及其特征的多样性分析[J].人口与社
会,2017,33(1):3-11.
[5] 谢聪,倪小玲,张海芬,等.失独家庭夫妇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状
况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36):5145-5148.
[6] 徐莲莲,王金花,吴怀能,等.杭州市某区失独家庭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1-4. [7] 胡冬梅,冯晓敏.城市养老意愿与代际家庭结构——基于深圳市微
观调查数据的研究[J].江汉学术,2019,38(5):14-24.
[8] 陶涛,刘雯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
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9,41(4):72-83.
[9] 陆莹.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
2019,32(5):51-57.
[10] 荣超,赵峰,谢蓉蓉,等.失独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49-1953.
[11] 任红霞,李红艳.中国失独者养老困境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38(7):1778-1781.
[12] 郭秉菊.生育政策变迁下我国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欠缺及完善[J].广
西社会科学,2018(7):183-186.
[13] 许才明,荣超,谭建刚.失独家庭医养结合服务研究进展[J].中国全
科医学,2018,21(16):1932-1937.
[14] 吴峥嵘,刘太刚.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的逻辑与策
略——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5):89-96.
[15] 熊亮.失独家庭差异化需求与“四位一体”精准扶助[J].甘肃社会科
学,2019(5):187-193.
[16] 朱智佩,方黎,周国权,等.失独家庭心理健康及心理援助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6):954-957.机构养老
[17] 樊宏,郑丽杰,冷志伟,等.失独家庭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
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44-1948.
[18] 郑英龙.失独家庭有限权利的国家保障[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9,49(4):71-87.
[19] 王梦璇.我国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服务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
(32):22.
[20] 叶淼,张迪.失独家庭新型“以房养老”模式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
(中),2019(5):121-123.
[21] 同春芬,吴楷楠.论“以房养老”对于失独家庭的适用性问题——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8(4):77-83.
李腊梅,等:“失独家庭”养老困境及对策探析
-23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