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民俗文化表达
《科技传播》
111
基金项目:202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龙江乡风文明建设情境下艺术介入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编号为
20YSC166。
通讯作者:张芳瑜,副教授,东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为乡村文艺创作与理论。作者简介:孙一鸣,硕士在读,东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为乡村文艺创作与理论。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民俗文化表达
孙一鸣
偶像电视剧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轨迹展现出跌宕起伏的趋势。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以丰富的地方文化为养料,通过影像书写东北乡村社会的时代演进。作品凝聚着东北地域物质、精神、社
会等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在视觉与听觉符号的协同作用下,建构出具有鲜明地域特的东北农村影像。关键词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4-0111-03
从我国第一部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开始,农村题材电视剧伴随着整个中国电视剧的脚步,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1]。优秀的农村题材剧在描绘乡村生活的同时,凝集着饱含地域性特的艺术灵魂。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透过黑土地上的人物、事物、景物,向观众传递着格调差异化鲜明的地域文化。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淳朴真挚的个性展示、别具一格的民俗旧理以及跌宕起伏的村庄故事,无疑成为了东北农村题材剧的鲜明标签。
1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1.1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初探阶段(1980—1999)20世纪80年代初,辽宁省率先拉开了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帷幕。被称之为“女人三部曲”的《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2]
饱含细腻的情感,细致地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东北农村发展过程。此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制作视野日益开阔,不断将农村建设、农业稳定、农民生计、家庭伦理、风土人情等种种现实问题搬上银幕:有表现时代进步下东北农民全新的爱情观、事业观、家庭观的《夜深人不静》(1996);有反映知识青年返城后现实生活的《雪乡》(1997);更有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坚持为村里招商引
资的《一村之长》(1993)和《一乡之长》等。不难发现,20世纪末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大体处于初探阶段,创作思路从单一的情感聚焦逐渐延伸到农民、农村、农业等领域,虽都有涉猎但却缺少细致的讲述和深度的挖掘[3]。
1.2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阶段(2000—2011)
进入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势头日益高涨。随着《庄户人是天》(2000)、《当家的女人》(2002)、《刘老根1》(2002)、《正月里来是新年》(2003)、《马大帅2》(2005)、《美丽的田野》(2005)等电视剧的播出,该类型题材电视剧接踵而至,拥进观众视野。这些作品凭借幽默风趣的言语格调,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在各大
卫视播出后收视率屡创新高,影像剧中的“东北风”热潮迅速席卷祖国大江南北。从2007年开始,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致
力于呈现农村发展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创作者将时代变革投射于东北农村社会,立足东北农村现实情境,对农民、农业、
农村生活进行深层刨析,展示时代变革下的东北农
民如何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富裕,如何解决好城乡差距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一时
期的创作者致力于讲述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精准定焦时代热点,让该类型的电视剧更好的伴随着观众视听下新时代农民们的新思想和新面貌,大踏步迈进兴盛阶段。1.3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突破阶段(2011至今)自2011年起,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年生产数量和创作内容质量都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下降,每年仅出品5~6部电视剧。据不完全统计,2011—2020年期间,仅有30余部电视剧出现在荧幕上。
2021·1(上)《科技传播》
112
在经历短暂的兴盛时期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度减退。一方面,在叙事上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始终倾向于陈旧的老话题、老故事讲述,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因此,受到了同一时期古装历史剧、偶像剧、家庭伦理剧等多元类型电视剧的冲击;另一方面,其创作者常以“城市人眼中的农村生活”为创作起点,勾画出与现代农民的真实状况貌合神离的农村图景,农村始终被书写为落后、贫瘠的荒芜之地,电视剧文本在与观众的认知互动中产生了文化鸿沟。在尴尬的现实情境下,该题材电视剧不断寻求冲破自我束缚,其中突出重围的当属长篇连续剧《乡村爱情》。这部剧的出现,为沉寂已久的农村电视剧指明了制作方向。它的成功得益于生动地描绘出与时俱进的东北农村生活——新农人、新农村、新故事。
影像中的乡土文化基因再次被唤醒,呈现出一道生机盎然的民俗文化景观。
2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民俗景观
东北地域以汉族文化为中心,融汇着赫哲族、满族、鄂伦春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因子,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后,绚烂丰富的民俗文化融汇于东北农村日常生活之中,构成了影像艺术视域下别具一格的东北农村民俗景观。这些景观贯穿于该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前进历程,同时也成为了当下打造精品影像、魅力影像的重要指向。2.1  看得见的风景:东北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通常指现实中那些可触及或易感知的服装、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的文化传承[4]。东北地域山高林密,冬季冰天雪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使得东北人的衣食住行别具一格,对于自然环境的展示成为了东北农村题材剧中常见的重要地域标识。
深沉的黑土。东北三省的黑土地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许多佳作构思来源于乡野土地,许多情感书写也迸发于黑水白山。如《圣水湖畔》以保护原始耕地为主要脉络,向观众呈现出东北农民特有的乡土情怀。该片聚焦于东北农村土地资源现状,围绕“创造土地新模式,开发度假村”与“继续保留农耕地”等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恋土情结将农民与黑土地紧密相连,耕地创新、科技种田,让观众看到了土地保卫战的完美结局。东北这片黑土地不仅养育了数代东北人,更演绎着百姓生活样态,透露出东北文化精神。人文风貌和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发展聚积了丰厚的创作土壤。
粗犷的服饰。由于地处严寒,所以东北人在冬
季的保暖防护措施极为到位。最具特的要属红底
绿花的大棉袄、被蹭到“发光”的黑二棉裤以及高腰棉鞋。在剧中常有对于东北民间服饰的重点描写。如《插树岭》描写的农村生活正值深冬,大雪纷飞的季节里,男村民头戴棉帽,身着棉大衣和毛衣,搭戴厚耳包;女村民身穿碎花棉袄和外搭长围巾,行动迟缓的在雪地中移动。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城市时尚文化也开始向乡村蔓延,传统意义上“俗气”“粗犷”的农民服饰也相继迎来了“现代”改进。在《乡村爱情》中,普通村民春秋两季标配是衬衫,夏季身穿各的体恤,冬季也从最初的棉袄换成了羽绒服。传统东北农村的服饰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悄然改变。
混搭的住所。早期剧中的住所景观多为土坯草房,南北火炕。随着时代的进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为百姓带来了福音,落后破旧的原始农村面貌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这种改变陆续显现在近些年的电视剧作品中。如《乡村名流》里居民开始住上了砖瓦房,室外宽敞的水泥地大院,室内水泥与瓷砖并用、火炕与大床通用,铁锅与电磁炉混搭,实现了一次完美的传统与时尚、农村与城市的对接。展现出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农村社会物质民俗的现代风貌。
2.2  笑出来的生活:东北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通常指人类在适应或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验,在时间长河中得以延续。表现为
民间艺术、民间崇奉等多种形态[5]
。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最常表现的精神民俗景观莫过于二人转演绎与喜剧。
经典二人转。孕育于5 500年前东北萨满舞的东北二人转,将说、唱、舞等多种艺术表达方式交融于一体,是东北民间最为盛行的传统精神民俗文化。由于地位位置特殊,东北冬季气候寒冷,漫长的冬季里农民们在家闲来无事,于是,以“二人转”为代表的文艺活动便在民间盛行开来,时至今日依旧在东北农村社会拥有深厚的众基础。电视剧中表现“二人转”的情节较为常见,每逢喜事、佳节必有二人转的欢快旋律响起。如《乡村爱情》剧中,大拿山庄为感谢新老顾客的支持而举办的大型山庄文艺汇演,其中的表演者之一的宋晓峰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二人转舞台表演,更是通过戏虐心酸的语言表达将东北二人转演员的风雨历程多维度的呈现到大众面前。
生活+喜剧。乐观、豁达是东北人精神品格的集中表现,因此,喜剧也便成了其中的重要类型。“笑”是它的集中体现,以戏谑的风格展现对生活
《科技传播》
113
的态度,用幽默的语言阐述对未来的期许。如在《乡村爱情》电视剧中,导演通过喜剧化的剧情设计,将散落在当代农村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的人物形象披上了喜剧的外衣,由此塑造的个性张扬爱显摆的“娘娘腔”王天来;死要面子但又无主见的嘴歪赵四;爱管闲事且贪小便宜的结巴刘能;爱攀比又自以为是的秃顶谢广坤等人印象深刻,观众在一段段啼笑皆非的故事中感
受到酣畅淋漓的东北喜剧文化魅力。2.3  传承中的仪式——社会民俗社会民俗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中大众文化及人们日常生活习俗的概述,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春节和各种传统仪式都是其社会民俗再现的主要形式。沸腾的春节。东北农村的春节,不仅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中和父母、亲人大团聚、吃团圆饺子,还要在腊八之后就杀年猪。这些猪都是在每年开春时节圈养的,一直养到腊八后,猪养到400斤左右时就将其宰杀。村民会将杀好的猪肉分成块放在缸里储存,将杀猪的血都灌上血肠,卸下的大骨头和五花肉用来一起炖酸菜吃,美味至极。这一重要的
民俗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经常作为重要情节予
以展现。
古老的礼仪。东北农村民间礼仪有着较为浓厚
的文化内涵,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礼仪文化传承着
爱与责任,希望与寄托。它已自然地融汇到与东北
农村地域文化有关的每一个要素之中,构成了东北
农村社会普遍且稳定的文化心理。虽然当下东北农
村社会的礼仪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祖先
留下的传统礼俗依旧保留着清晰的底。在电视剧
《闯关东》中,那文结婚时男方敲锣打鼓来到女方
家迎接那文,之后女方坐进花轿被抬回家。一路上
有很多孩子在唱着童谣,那文下轿前需要男方对着
轿门拉三次弩,以此来驱除妖魔鬼怪,永得新人平
安。在传统的东北婚礼中,还有“踩马鞍” “过火
辟邪”等民俗,以祈求“平安”,这些民俗文化在
现今社会已并不多见,但在该题材电视剧中依旧能
够到踪迹。
3  东北民俗文化符号的影像呈现
3.1  视觉呈现
鲜艳的系充溢在整个东北农村生活中,鲜红的大辣椒,金的玉米,大红的衣服,大绿的头巾,粉的围脖,碎花的背心,黑到发亮的厚棉裤,看似不协调、不搭配,甚至有些乡土气息的彩却是农村生活最真实的底。这些彩单一但却充斥着
东北农民热情,奔放,炽热的情感。电视剧《女人的村庄》贯穿全剧的拍摄布景都是充斥鲜艳彩的东北张岭村。这里有连绵不绝的青翠山脉,有窗台帘下编成串的红辣椒,更有铺满院的黄橙橙大苞米。鲜红映托着青绿,安卧在这澄澈的天空下。天然美景和人文乡情的有机融合,将东北农村民俗文化魅力泽毫不遮掩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3.2  听觉呈现东北地区的方言汇聚了多元文化特征,在多民族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地方特,传达着东北民
俗文化中重要的听觉信息。东北方言的词语内涵广泛、诙谐幽默又鲜活灵动,常被人们生动地形容为“东北大碴子味”“大连海蛎子味”“辽宁垮了垮了的”,有着特别的表现力和深厚的表意性。如《乡
村爱情》里中使用“激头掰脸”“吭哧瘪肚”“舞舞喳喳”“熊”“你谁(sei)啊”“(bie)别说话”“老鼻子了”“笨笨卡卡”“磕磕巴巴”“假假咕咕”等方言和象声词,方言的应用使得观众真实地感受到人物个性特征和气质风貌,同时也形成了该题材电视剧中最鲜明的民俗文化符号。4  结论回首过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上留下了璀璨的印记,它在描绘农村社会风貌,展现东北民俗文化等方面始终保持着鲜明的艺术个性。新时代的到来为该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带来了新的转折和契机,创作者们将物质、精神、社会等民俗文化融汇于影像书写,在荧幕上大放异彩。这其中既有东北农村社会对衣、食、住、行的客观描摹,也有对弥漫在田野乡间的佳节礼俗、宗系族规的生动呈现。新时代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试图以多视角、多层面、多元化的方式凝聚东北民俗文化的力量,透过青山绿水,沃野良田,向观众传递当代东北农村的精神与魅力。参考文献[1]托娅.论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特[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2]陈荣驹.在传播学视野下试探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策略
[J].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3]王研.“东北风”——辽宁电视剧繁荣的起点[N].辽宁日
报,2008-10-31.
[4]张颖.东北文化为啥火爆大江南北[N].新华网吉林频道,
2005-4-9.
[5]卿雪华.从佤族歌谣看佤族的精神民俗与社会民俗[J].档案
揭秘,2015(28):78-7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