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佛教传入我国汉族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我国内陆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
佛教兴盛于我国唐朝时期,这和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僧人之一玄奘的贡献分不开。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教发展至今,在我国分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流派。南传佛教也叫上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以自身解脱为终极目标。佛像只有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这一种。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均为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
信仰佛教,首先要学习佛经。佛经是由经、律、论三部分共同组成的佛教经典,是在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内容中包含有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论述的丰厚文化遗产,主要有十大经典。《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楞严经》、《梵网经》、《四十二章经》、《六坛祖经》、《维摩诘经》和《楞伽经》。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历代十大著名高僧,分别是东晋时期法显,海外取经求法第一人。真谛,精通大乘佛教,译出著名的有《无上依经》。智顗,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著有《法华玄义》等传,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玄奘,唐朝第一高僧。 世称唐三藏,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通彻大乘佛法,禅宗的创始人。惠能,世称禅宗六祖。曾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广为人知。一行,号大慧禅師,唐代高僧,密宗领袖,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法藏,唐代高僧,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等多种经论。不空,又名不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密宗祖师之一,唐玄宗曾赐号“智藏”。
佛教经典:统称藏经,俗称佛经,也叫《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律”是指佛陀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条。“论”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