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3课时)教案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断、楚"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抹、磨”。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的意思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庭、未”等4个生字,会写“镜、未"等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磨”,继续进行自主识字练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1.背诵比赛:同学们已经读过很多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2。学生自愿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古诗.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物的,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喜欢写景的古诗。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板书:望洞庭)
4。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二、朗读古诗,生字指导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对准节奏。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交流节奏。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板书:望洞庭)
3.课件出示本诗的生字。
jìnɡ wèi mó yáo yín pán tínɡ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庭   
(1)指名读.
(2)重点强调:前鼻音“银 盘”,后鼻音“镜 庭".
(3)指名小组齐读生字。
(4)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境一镜 末一未 摇一遥 很一银 挺一庭
组词扩展:磨面 磨坊 盘子 玉盘
(4)全班齐读.
4.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5。再读古诗,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三、再读古诗,深入探究。
(一)探究交流:湖光秋月两相和。
1。学生齐读,思考: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读出时间:秋天的夜晚。
(2)读出了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3)读出了“两相和"中的“两”是指:湖光和秋月。“和”是指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的美。
2。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3。学生自由朗读,读出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二)探究交流:潭面无风镜未磨。
1.学生齐读,思考: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读出湖面的样子:风平浪静。
(2)读出了月光下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3)读出了精确的比喻:把“潭面"比作“铜镜".
2。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3。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交流: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
1。学生自由朗读。 
2。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1)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2)山水翠: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3)运用比喻的写法,把洞庭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3。自由朗读,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四、学习新字,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1)镜  未  磨  遥  银  盘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读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4)开火车读、齐读.
(5)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磨”半包围结构,“广”写大,写长,里面“林、石”注意穿插避让,写得扁一些.
“盘"上下结构,上长下短。注意“舟”不要写太长,横基本压住横中线。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1.教师小结:我们一起学习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七绝《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指名有感情读背,齐读,学生自由朗读.
3。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并阅读.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字、词,交流诗句的意思。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