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浙江林业十大成就
作者:
来源:《浙江林业》2018年第12期
作者:
来源:《浙江林业》2018年第12期
一、综合改革激活林业发展新活力中国十大自然保护区
1981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三定”工作,拉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序幕。之后,经历了完善林权制度、延长承包期、深化改革等阶段,探索出林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林业股份合作制、林地经营权流转和林业金融改革等创新性做法和经验。目前,全省已建林业股份制合作组织168家、专业大户4347户、家庭林场1645个,累计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1352本。通过改革,全省林业系统实现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二、国土绿化绘就浙江大地新蓝图
198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浙江”的目标,1990—1994年,全省绿化荒山1088.2万亩,提前消灭宜林荒山。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浙江“实
现荒山造林绿化规划省”称号。此后,全省林业工作重点向“全面绿化浙江,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并于2000年实现“十年绿化浙江”目标。进入新世纪,重点开展平原绿化美化等大规模绿化行动。自2010年以来,共完成平原绿化建设279.2万亩,累计投入资金663亿元,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20.01%,比8年前提高了5.21个百分点。全省开展“新植1亿株珍贵树”行动,已新植珍贵树6957.7万株,建设珍贵彩森林739.8万亩。
三、培育保护促进森林资源新增长
1979年第一次浙江省森林资源清查显示,全省森林面积为342.89万公顷,森林蓄积量79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44%。经过40年的培育保护,据最新清查数据显示,全省森林面积607.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3.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1.17%,分别增长264.91万公顷、2.51亿立方米和24.73个百分点。森林生态功能极大显现,截至2017年底全省森林植被碳储备量2.58亿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5779亿元。
四、建章立制提升法制林业新高度
自1993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全省第一部林业相关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
以来,先后出台《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如今,浙江把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列入省对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走“两山”发展之路成为全省共识。
五、一区两园筑建物种繁育新家园
1986年,浙江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省“一区两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的起点。至2018年,全省共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6个、森林公园127个、湿地公园49个,90%以上的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80%以上的濒危野生植物划入了保护范围,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六、补偿制度创建生态保护新机制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浙江启动了公益林建设。2001年,全省首次区划落界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2400万亩,逐步扩大并稳定在4535万亩,接近全省森林面积的一半。从2004年起,浙江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补偿标准从每年每亩8元提高到目前的31元(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为40元),补偿标准为全国省级最高。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补助102亿元,333万户农户、1.45万个村集体组织、330个国有管护单位,共计1300多万人直接受益。
七、产业富民创造农民增收新奇迹
2017年,浙江实现林业行业总产值5633亿元。森林旅游、休闲养生等新兴产业发展突飞猛进,2017年接待游客超过1.8亿人次,产值1356亿元,首次成为林业第一大产业。“一亩山万元钱”推广模式成为精准扶贫新路径,累计推广面积53.9万亩,总产值58.4亿元,林业对林农增收贡献率达到22.5%。
八、科技兴林成为快速发展新引擎
40年间,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1个、省部级产业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生态定位站7个。初步形成林业标准体系,2家林业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5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林业信息化率达到82.7%,林业“一张图”和智慧林业云平台创立管理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种质资源库认定工作,获得国家授权的林业植物新品种128个,通过国家审(认)定的林木品种42個。
九、执法护林形成综合治理新合力
森林公安从无到有,持续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近5年累计查处各类涉林案件13193起,挽回经济损失6.75亿元。航空护林实现零的突破,“以水灭火”成为主流,实现从人力扑救到机械化、数字化、专业化灭火的历史跨越,近5年全省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同比下降了57.0%、67.5%。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总体继续下降,建立1个省级野生动物救护中心、64个市县级野生动物救护站点和57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十、人文林业培育生态文明新风尚
2004年,浙江省政府与中国林科院联合开展全国首个省域《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编制,提出发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人文林业”统筹兼顾的“三林”建设思路。广泛开展“关注森林”活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6个,数量全国最多,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级全覆盖。开展古树古道的清查和保护修复工作及“最美森林”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38个“全国生态文化村”和179个省生态文化基地成为传播森林文化的主阵地,人民众成为森林文化共建共享主力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