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诗句
王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诗句
一、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此诗句出自王维的《鹿柴》,全诗如下。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很直观地写出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意境。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
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此诗句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如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月光归来。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
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此诗句出自王维的《观猎》,全诗如下。
观猎
王维复照青苔上的上一句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的首联,一句点号角,一句点人物。由角弓之“鸣”,愈见狂风之“劲”;又从朔风之劲,更见弓カ不凡。“劲、鸣”二字,不仅千锤百炼,而且彼此映照、相得益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如此铺垫之后,出场的人物才显得声威赫奕,所点出的题目中的“猎”字,也才更为突出。王维的这首诗采用先声夺人的方法,从而达到了包举全篇的目的,让读者的注意力一开始就高度集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