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
1.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
A:强度
B:韧性
C:硬度
D:塑性
答案:A
2.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常被作为机械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是力学性能指标是()
A:HBS
B:σb
C:Ak
D:δ
答案:B
3.测定钢制成品零件的硬度宜采用()硬度测试法。
A:HRC
B:HBS
C:HRB
D:HBW
答案:A
4.金属材料拉断前所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称为()。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疲劳强度
D:冲击韧性
答案:B
5.设计汽车发动机缸盖螺栓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
A:σe
B:σb
C:σp
D:σs
答案:D
6.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相比的优点是(  )。
A:不标单位
B:不宜测太薄、太硬的材料
C:压痕小
D:数值较准确
答案:C
7.选择和评定塑性材料的主要依据是(  )。
A:抗拉强度
B:屈服强度
C:抗弯强度
D:疲劳强度
答案:B
8.在对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时,必须充分考虑材料的( )
A:塑性
B:强度
C:硬度
D:韧性
答案:A
9.某些机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即使承受的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点也有可能发生突然性断裂。()
A:对
B:错
答案:A
10.布氏硬度适合测试原材料的硬度。()
韧性断裂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1.奥氏体是()。
A:碳在α-Fe中的有限固溶体。
B: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C: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答案:C
12.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是()
A:F+P
B:F
C:P+Fe3CⅡ
D:P
答案:C
13.实际晶体的线缺陷表现为()
A:晶界
B:亚晶界
C:位错
D:空位和间隙原子
答案:C
14.亚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为()
A:M
B:P+F
C:F
D:M+A’
答案:B
15.金属的相结构有()和()。
A:奥氏体、铁素体
B:渗碳体、铁素体
C: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D:奥氏体、渗碳体
答案:C
16.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决定的。()
A:对
B:错
答案:A
17.常见的固态金属一般都是非晶体,其内部原子排列是不规则的。()
A:对
B:错
答案:B
18.铁碳合金中的铁素体组织是碳溶解于a-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对
B:错
答案:A
19.Wc=0.45%的碳素钢其室温平衡组织是珠光体。()
A:错
B:对
答案:A
20.随碳的质量分数增加,钢的强度一直在增加()
A:错
B:对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21.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越高,则热处理后钢的()
A:晶粒越粗,强韧性越高
B:晶粒越细,强韧性越低
C:晶粒越细,强韧性越高
D:晶粒越粗,强韧性越低
答案:D
22.淬火钢经过高温回火以后,获得的组织是()
A:回火索氏体
B:回火珠光体
C:回火马氏体
D:回火屈氏体
答案:A
23.为了改善工具钢的切削性能,最合适的热处理是()
A:球化退火
B:再结晶退火
C:完全退火
D:去应力退火
答案:A
24.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A:只改变表层组织
B:只改变表层化学成分
C:既改变表面化学成分又改变表层组织
答案:C
25.亚共析钢进行淬火处理,其加热温度应在()以上30~50℃。
A:A2
B:Ac3
C:Accm
D:Ac1
答案:B
26.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层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称为钢的淬透性,通常以钢在规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的淬硬层深度的能力来衡量。()
A:错
B:对
答案:B
27.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种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
A:错
B:对
答案:A
28.高碳钢淬火加热温度是Accm+30-50℃()
A:错
B:对
答案:A
29.所谓上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性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A:错
B:对
答案:B
30.正火只能作预备热处理,不可作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A:对
B:错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31.用T12钢制造的锉刀,其最终热处理应采用()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
C:淬火+低温回火
D:正火
答案:C
32.用20CrMnTi钢制造的汽车齿轮,其热处理工艺应采用()。
A:完全退火
B:渗氮淬火+低温回火
C:渗氮
D: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答案:D
33.下列钢种,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常用于制造齿轮、轴类零件的钢是()。
A:Q235
B:3Cr2W8V
C:45
D:90SiCr
答案:C
34.下列钢种,最适于制造汽车上弹性零件的钢是()。
A:T8
B:60Si2Mn
C:40Cr
D:Cr12MoV
答案:B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