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写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五、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的牵引指导、学生的反复朗读和交流讨论,把握课文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
七、教学时间: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师: 多媒体出示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指生读、齐读。(师根据问题指导)
2.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导学单》,完成复习检测中的小题(师巡视)
指生回答,师生共同更正。
(二)、走进黄山,学习课文。
1 .师:我们把生字词解决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去感受黄山松的美。(师板书:黄山奇松 突出“奇”字。)
引导学生看课文质疑“奇”,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
A:(1)黄山被誉为 。
(2)黄山四绝: 、 、 、 。
(3)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欢的是 ,用黄山四绝是什么 词语来形容。
(4)人们为什么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师:多媒体出示问题,生完成导学单上的问题。
指生回答, 师生共同补充。
B:人们为什么对黄山松更情有独钟呢?
指生回答。
师: 多媒体出示:山顶上 陡崖边 处处都有他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生有感情朗读、赛读、师范读。
3. 师: 既然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那么久让我们站在最好的观松处,一睹黄山松的风采吧!
A:生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当你站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松树? 、 、 。
(2)分别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
(3)迎客松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名字的由来?
(4)陪客松名字的由来?
(5)送客松---------“天然盆景”
师 课件出示问题,生 对照导学单完成练习。
B:指生回答第一题, 师 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迎客松:指生朗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其他同学划出来。
(1) 特点: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 (劲 jing) 读音
师 课件出示描写迎客松特点的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指生朗读 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从而感受黄山松生命力旺盛。
(2) 名字的由来:“它有一丛青翠..........到来”
指生读。
(3) 黄山松地位:“如今,这棵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松不仅仅是黄山的象征,更是东方礼仪的象征。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厅里陈列着一幅巨幅的迎客松图,这也是我国接见外宾的最高礼仪之一。
师 出示课件,生齐读这一段话。
4. 师: 迎客松把客人迎来了,那么接下来该谁出场了?
生:陪客松
师:一下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指生回答:“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黄山风光”
指生读, 范读。
师:那陪客松名字的由来呢?
生:“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欣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5. 师:游客游览完了,我们还有——“送客松”。
齐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人们把它称作什么?
生:“天然盆景” 拟人句
(三)、学习第三段
师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黄山奇松的图片。
通过欣赏这几组图片,可以看出黄山松什么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看导学单。
生: 千姿百态
师: 我们知道千姿百态都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
指生回答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
师:这里省略号有什么含义?
生:还有很多种姿态。
齐读第三段。
(四)、学习完这篇课文, 思考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导学单)
师提示 指生回答: (1)生长环境 (2)枝干独特 (3)千姿百态
(五)、总结
我们游览了黄山,欣赏了黄山松的美,我们无不为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祖国感到自豪,我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还去过别的地方,试着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完成导学单。
板书设计:
迎客松
黄山奇松 陪客松 千姿百态
送客松
.........
教后反思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思路很清晰,篇幅短,语句美,学生很爱读。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光要让学生读好语言,读懂语言,积累语言,更要在推敲作者如何进行语言表达的方面进行探究。仔细关注作者的写作特,的确有这么几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是文章的先总后分的写法;二是作者注意抓住典型进行具体描绘;三是介绍名松的时候注意实与虚的结合,
等等。见这篇文章也是一篇习作的好范文,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介绍自己命名的松树”,实践下来,效果真的很好。看来,多探讨,多交流,收获还真的很大。
在后来的小练笔中,我发现学生能够继续学以致用,将课堂积累的写作方法加以运用。例如,有的学生在介绍家乡美景时注意了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有的学生尝试课文第三段的排比写法,用整齐划一的句式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在生动地表达内容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强语气的作用;有的学生模仿了介绍三大名松的有关写法,注意了突出重点,等等。看来阅读与作文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
下附导学单
清华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单
主备人: 审核人: 日期: 班级: 学生姓名:________
第16 课 黄山奇松 第 二 课时
一、目标定向:
1、我会读:
一读,读准字音,划出本课生字词。
二读,读通句子,标出文中不懂的词语,用喜欢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三读,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地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地热爱之情。
2、复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yì lì dǒu yá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