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1、教学范围: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2、教学内容和地位:《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配图的三个自然段,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展开想像。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对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探究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且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了一定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及评价意识,表现欲强。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语文课改实验中,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案例,力图达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这四个要素的整合是通过三个阶段的活动实
现的,包括预习阶段的上网活动、课堂教学阶段四要素的互动和课后的拓展互动。“整合教学”是按照阅读教学的规律进行的。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初步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查资料、判断、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3、学习如何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5、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语文思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
一定难度。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解决问题:
  1、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3、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过程与方法):
  本课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要让学生在听和读中去感悟,尽量避免抽象的分析。以读为主,读中悟情。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在设计上努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按着学生的需求兴趣来安排教学,不能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意愿一步步学。本课的教育目的,要求教学上必须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自然的美好。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渗透,而不是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的说教。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将学生的心灵与文字相结合。让教与学都形象化进行,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来感受。读课文,在实践中培养语感,初读时一遍有一遍的要求,熟读要采用灵活的形式,在反复的美读中,使学生有所感悟。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感受黄山石的奇妙神韵,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
  多媒体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电教平台)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在网上充分地利用时间,避免漫无目的的任意冲浪,我们围绕“黄山奇石”这个大主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小的主题,明确学习方向。教师给学生提供必需
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而且还告诉他们未来的评价方式,以及进行资料处理和信息发布的一般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学生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揭“奇”
  1、播放网络课件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看了录像,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谁愿意说一说?板书课题。
黄山四绝是什么  2、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激起学习的欲望,进入情境,作好探究的心理准备。
  请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生:我觉得是奇怪的意思。
  生:我觉得是奇特的意思。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提出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既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二、初读课文,图文结合,朗读感受“奇”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用“☆”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2、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3、教师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5、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6、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7、指导书写,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提示“区:、巨”的笔顺。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生: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生:我觉得这些石名取得很好,很有趣。这些石名大多数都跟动物有关。
  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同桌用猜字谜的方式检测如: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也可以通过朗读自编的短文巩固识字,互相检测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要将记住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语的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字义。
  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通过朗读自编的短文巩固识字,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同桌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学生独立书写“区:、巨”这两个字,每字写三遍。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设计协作学习环境。其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教学时,可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在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可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纠正易读错的字的字音。
  自读、齐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熟悉生字。
  要将记住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熟悉生字,教师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掌握生字与课文的情况,以便在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相同的部分,提示“区:、巨”的笔顺。
  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指导书写,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三、网上学习,自主探究;创设情景,朗读感悟,品读探“奇”
  1、朗读感悟,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仙桃石”)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
  2、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它在干什么?(课件分别出“猴子观海”图)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课件出示句子)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出相关句子,读读。
  3、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我把这几句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教师要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学生边听边想象或思考,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4、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读一读“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
  5、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谁愿意到讲台前表演读这几句话。
  6、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对重点知识作好复制、粘帖或笔记,积极思考自己的学习主题。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并阅读相关的课文段落,充分利用《黄山奇石》网络课件,通过超级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声响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奇石,划奇石,小组内交流。生:看!形状还真像个大桃子,是谁这么大的本事,把这么大的岩石放在山顶上了。
  指名学生上台指出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生:原来是黄山另一秀丽神奇的景——云海,吸引了猴子。它蹲在山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翻滚的云海。
  生:我们组认为,这几句话把怎样的“猴子”,在哪儿,干什么都写得很具体。
  生:他把“一动不动”读得很轻,这样读很好。
  生:他把“有趣”读得很重,突出了这块石头的奇怪。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和小组成员一起搜集、筛选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并进行信息的再加工,通过积极的自主建构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与交流自己和小组的学习成果。
  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学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喜好、需求、困惑及学习方式、速度等。
  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在线资源,观图联想,写“奇”
  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小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写得不错,你们也会展开想象写石头了。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课文第5段)
  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黄山奇石生动有趣,你们能有语气地读出来吗?自己试试。学生生观看图片,写话。
  生:“仙桃石”也非常有趣,大概是孙悟空偷仙桃时不小心掉到黄山上的大圆盘上。
  生:“金鸡叫天都”就像一只金的公鸡,站在山峰上对着天都峰不停啼叫:“天亮了,天亮了……”
  生:我好像看到一只雄难鸡,它全身镶满了金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丽极了!
  在线学习要求: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再朗读相应的三段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教师课前集音、像、图、文与一体,精心设计一信息量大的《黄山奇石》网络课件,提供好学习背景资料,和各类感性材料。
  五、网上论坛:读画诵说,赞黄山奇石“奇”
  在线资源: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画出它的神奇。
  挑自己喜欢的一块奇石,根据课文的介绍,发挥想象,编个故事,说出它的神奇。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读出它们的神奇。
  黄山风景区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结合图片,仔细观察,大胆想像,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给大家介绍。
  推选小导游进行介绍,评选最佳导游。学生通过朗读,简笔画,网上论坛,介绍奇石等形式,表现了黄山石的奇,赞美了黄山景的美。
  学生自己练习借助插图介绍其中的一个奇石。
  学生大胆想像,说说它们的样子和名子。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结合一处奇石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竞赛。
  网上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起名字。网上论坛,赞黄山奇石“奇”。读读、想想、说说、要求:读后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奇石。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并挑一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让学生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
  鼓励学生网上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起名字,把黄山奇石介绍给更多的人。
  网上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
  八、教学反思: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产生兴趣,有进一步了解黄山的愿望。
  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让儿童网上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这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创设好一个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在网上查询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网上交流,为进一步建构学生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奠定基石。
  黄山奇石以“奇”见长,在教学“猴子观海”时,组织学生看图学文后,请他们说说对这块石头的印象,然后着手进行朗读指导。本以为学生说的除了“奇怪”、“特别”以外,没有其他不同的感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想不到有许多学生道出“可爱”之处,发出不同之感。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体验。我就让他们怀着这块石头的“可爱”之情,指导学生读出它们的神奇,体验它们的神奇。学生朗读水到渠成,真真切切,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本课通过自读自悟,整体感知课文。从质疑、梳理疑问直至解疑,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实践之中,并充分发挥想像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网络教室、教学网络、网络教材等,构建出一个研究的平台,开展伙伴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这个环节中,着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