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地理俗语大全
2020年最新地理俗语⼤全
  ⼀直很佩服古⼈的智慧,在没有仪器设备的年代,靠着独有的智慧总结知识经验,⽽很多的俗语成语都是智慧的结晶,有⼀些成语俗语就是古⼈关于地理知识的总结。下⾯是⼩编给⼤家带来的地理俗语合集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地理俗语合集1
  知识点:“黄河改道”,流⽔侵蚀、流⽔堆积。
  黄河真正成为“黄河”从流经黄⼟⾼原开始,流⽔侵蚀⼤量泥沙,黄河变黄,中上游流速快搬运作⽤强,源源不断的泥沙进⼊黄河,但是中下游平原地形,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在⽣产⼒低下的古代,技术有限,每过⼀段时间,会因为洪涝溃堤,⽔往低处流,黄河就会出现改道现象。
  史册记载的黄河决⼝泛滥约有1593次,较⼤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改道有6-7次,甚⾄出现过改道直接往淮河给“合并”了。所以以前可能还在黄河南岸的地⽅就变成到北岸了。现在河提,河下游疏通河道,中游建⼩浪底拦沙治沙,中下游地区仍然是“地上河”,只是不再“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三⼗”也只是个虚数,古代想要改道还是要个好⼏百年的。
  这种溃堤或者⼤改道都会使河流两岸的百姓受灾,中国属于典型的季风⽓候,旱涝灾害频发,所以农业
时代治⽔就⾮常关键了,古代⾮战争年代,管⽔利的官员就是最容易升官,也是最容易掉脑袋的。古代最出名的“⼤禹治⽔”,“⽔”就是黄河。古代重要的发展范围就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但是其实洪涝除了那么多的危害,也有⼀点点的优点就是留下的淤泥和堆积物⼜是肥沃的⼟壤。⽽且灌溉区,或者地势低洼的地区,洪涝冲刷可以减少⼟地的盐碱化。这就和为什么⽕⼭那么危险还是有⼈住⽕⼭周围,⽕⼭爆发频率低,但是⽕⼭喷发灰积累厚厚的⼀层是肥沃的⼟壤,是⼀样的道理。
  2、成语::泾渭分明
  讲的是黄河的⽀流,泾河和渭河,泾河⼜是渭河的⽀流,渭河流经关中平原,泾河流经黄⼟⾼原泾河汇⼊渭河,由于含沙量⼤所以分界分明。“浊泾清渭何当分”(引⾃杜甫《秋⾬叹》)是成语“泾渭分明”的雏形。
  泾河流经黄⼟⾼原,可想⽽知含沙量有多⼤,尤其夏季。渭河流经渭河⾕地位于秦岭以北,相对来说,植被覆盖率较⾼,含沙量较⼩,但是历史上也出现过,由于植被破坏,渭河含沙量⼤增的情况。但
是,“泾渭分明”就是很直观的告诉我们黄⼟⾼原的⽔⼟流失问题很早就存在了。
  黄河含沙量这么⼤,所以才有“跳进黄河洗不清”啊。
  3、“⼤河向东流”
关于黄河的谚语
  这主要是由地形决定的,我们中国地形是三级阶梯西⾼东低,河流主要是西向东流,注⼊太平洋,但是还是要注意⼏条,尤其是内流河不注⼊海洋和⼀些不是向东流的⼏条⼤河或没有注⼊太平洋的河流,最⼤的内流河塔⾥⽊河最后断流,青藏⾼原的雅鲁藏布江向东流但是在藏南⼤拐弯后注⼊了孟加拉湾,也就是印度洋。
  澜沧江是北向南流到东南亚,后半段就是湄公河了,最终也是注⼊南海(太平洋)。
  发源于新疆阿尔泰⼭的额尔齐斯河就是东南—西南,最终流⼊北冰洋。
  ⼭⽔篇
  02
  ⼭南⽔北谓之阳
  语⽂课⽂⾔中就经常出现。《愚公移⼭》原⽂中有这么⼀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翻译解释的是:⼭南⽔北谓之阳,⼭北⽔南谓之阴。⽽为何⼭南⽔北谓之阳呢?
  中国⼤部分地区处于北回归以北地区,古代⼈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中原地区,指的是黄河中游⼀带,这⼀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终年都不会有太阳直射的,阳光只会从南⾯照射,所以对于⼭来说⼭的
南⾯是可以被太阳照到的也就是有阳光为阳。⽽北⾯则为阴,相反对于低于地平⾯的⽔系来说,太阳也不会照到河流的南岸,只会照到北岸所以⽔北为阳南则为阴。
  其实河流的南岸对应的就是沿岸⼭脉的北坡,⽽河流北岸对应的就会是沿岸⼭脉的南坡了。
  所以这个说法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都是可⽤的。
  只有这些吗?当然不⽌,不仅仅是成语俗语中含有⼤量的地理知识,诗歌中也有。
  ⽓候篇
  01
  风调⾬顺
  中国典型的季风区,夏季风的强弱,⾬带的移动快慢,会导致降⽔异常,旱涝灾害频发。夏季风正常的时候,⾬带的移动由南到北,⾬带4、5⽉份在华南地区,6⽉到7⽉初,⾬带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
成“梅⾬”季节,78⽉份⾬季到华北东北地区。9与开始南退。
  但是如果夏季风异常,夏季风偏强,⾬带移动过快,南⽅降⽔偏少,⾬带提早来到北⽅,并且滞留时
间长,导致南旱北涝。反之夏季风偏弱,⾬带滞留南⽅,⾬带迟迟不往北,南⽅降⽔偏多出现涝灾,北⽅得不到降⽔滋润,就会缺⽔出现⼲旱,“南涝北旱”。所以,夏季风正常了,⾬就正常了,那么农业⽣产的灾害也少了,这就是“风调⾬顺”后⾯还要带个“国泰民安”,在古代农业社会,靠天吃饭,靠地得粮,没天灾,基本上都能安稳过⽇⼦,社会就了。
  当然,还有很多相关成语,这⾥只是举⼏个代表性的例⼦。
  留个题:
  ⼤家可以查⼀查这两个成语:“蜀⽝吠⽇”,“吴⽜喘⽉”,分别指哪些地理知识?
  相关成语链接
  04
  “秦晋之好”——“秦”是陕西省的简称,“晋”是⼭西省的简称。春秋时秦、晋是两个诸侯国,他们世为婚姻。后称两姓联婚为“秦晋之好”。
  “得陇望蜀”——“陇”是⽢肃省的简称,“蜀”是四川省的简称。⽐喻得⼨进尺,贪得⽆厌。
  “庆⽗不死,鲁难未已”——“鲁”是⼭东省的简称。庆⽗是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为了篡权,先后两次杀死继嗣国君。“庆⽗不死,鲁难未已”⽐喻恶⾸不除,祸乱不⽌。
  “合浦珠还”——合浦县在⼴西,是沿海县,⽔产发达,以产珍珠著名。“合浦珠还”⽐喻失⽽复得或⼈去复还。
  “福如东海”——东海是我国四⼤边缘海之⼀,⾯积仅次于南海。⽐喻福⽓像东海⼀样⽆边⽆际。是祝贺⽤词语。
  “寿⽐南⼭”——南⼭,即终南⼭,秦岭⼭峰之⼀,在西安市南,是西安旅游胜地之⼀。⽐喻寿命像终南⼭⼀样长久。是对⽼⼈的祝颂,与“福如东海”连⽤。
  “逐⿅中原”——中原本指黄河中下游⼀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喻在整个中国,雄并起,争夺天下。
  地理俗语合集2
  1.看云识天⽓
  “天上钩钩云,地上⾬淋淋”
  这⾥说的钩钩云,是指钩卷云。这种云⼀般出现在低⽓压的前⽅。出现这种云以后,如果云⾼逐渐降低,云层变厚,说明低⽓压已接近本地,天⽓将要转为阴⾬。
  “鱼鳞天,不⾬也风颠”
  “天上鱼鳞云,地上⾬淋淋”
  天上出现⼀种鱼鳞状⽩⾊⼩云⽚,常常排列成⾏或成,这就是卷积云。卷积云往往是由于⾼层空⽓不稳定,从卷云、卷层云变化⽽来。这种云往往出现在低⽓压的前⽅,随着低⽓压的迫近,将出现阴⾬或⼤风天⽓。
  “⽇枷风,夜枷⾬”
  “⽇晕三更⾬,夜晕午时风”
  枷就是晕,是⽇光或⽉光穿过冰晶结成的卷层云,发⽣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内红外蓝的光环。卷层云多产⽣在低⽓压的前⽅,如低⽓压逐渐移近,云层将依次转变为:卷层云→⾼层云→⾬层云,接着就下⾬。⼜因为在⽐较强的低⽓压区⾥,风⼒⽐较⼤,所以有这种云出现后,预⽰将出现有⾬有风天⽓。另外,夜⾥的卷层云越厚,⽉枷⾥的星星越是看不到,表⽰低⽓压越迫近,所以还有“⽇枷风,夜枷⾬,枷内⽆星连夜⾬”的说法。
  “乌云接⽇头,半夜⾬不愁”
  “⽇落云⾥⾛,⾬在半夜后”
  “⽇落⿊云长,半夜听⾬响”
  这些谚语都是说在⽇落时,从西⽅地平线上有乌云升起,遮没落⽇,当天半夜就要下⾬。还有“乌云接落⽇,不落今⽇落明⽇”和“乌云接⽇头,天旱不发愁”的说法。前者没有肯定半夜就要下⾬;后者只讲要下⾬,没有讲明下⾬时间。总之,出现这种情况,⼀般是要下⾬的,但下⾬的时间还得作具体分析。出现这种现象会下⾬的原因是:在温带地区的天⽓系统,都是从西向东移动的。⽇落时西⽅升起了乌云,表明西⽅的阴⾬天⽓系统正在向本地移动,所以半夜后就将下⾬。但是在观察时要注意区分“乌云接得⾼,明天晒断腰。”“⽇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痛。”这两句谚语是说虽然西⽅乌云接落⽇,但是乌云下部脱空,露了青天,太阳落下去时,仍可从云下露出。这表⽰那⾥乌云趋于消散,明天仍为晴天。
  “炮台云,⾬淋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倾盆”
  “早上馒头云,下午雷⾬淋”
  早晨地⾯温度低,低层空⽓稳定,⼀般不会产⽣对流云。如果清早就出现馒头状的积云或中空有堡状的⾼积云,表⽰空⽓层已很不稳定,到了午后,地⾯温度升得很⾼,低层空⽓受热上升,加上中层空⽓不稳定,很容易产⽣积⾬云,下雷⾬。所以早晨出现了这种云,预⽰下午将有雷⾬。
  地理俗语合集3
  1.“坐地⽇⾏⼋万⾥,巡天遥看⼀千河”(⽑泽东《送瘟神》)
  此诗句揭⽰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转。适⽤于⾚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道地区地球⾃转的线速度和⾚道上1°弧线的长度。⾚道地区⾃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24⼩时≈1670千⽶/⼩时(⼋万⾥即四万千⽶)。地球⾃转的线速度由⾚道向两极逐渐递减。⾚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360°≈111千⽶/l°。⾚道是地球的⼀个⼤圆,因此地球上的⼤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球的⼤圆是指通过球⼼的截⾯与球⾯的相交线)。
  2.欲穷千⾥⽬,更上⼀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只有站得⾼,才能望得远。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3.“⽇似⾦丸,⽉似⾦盘”(乐钧《⼀翦梅》)
  该诗句反映了⽇地⽉三者距离差异。⽉球虽然⽐较⼩,但由于⽉球离地球⽐较近,所以仍“似⾦盘”。诗中描写的⽉相应为满⽉,因为“⽉似⾦盘”。
  4.“⽉形如⽩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如何⾄神物,遭此狼狈凶。”(唐,韩愈《⽉蚀诗效⽟川⼦作》)
  此诗句描述了⽉⾷的情况。完完,⽉圆的样⼦。农历⼗五,⽇、地、⽉三者在同⼀直线上,地球在⽉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挡着太阳光,产⽣⽉⾷现象。农历初⼀,则可能产⽣⽇⾷现象。
  5.“移⾈泊烟渚,⽇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近⼈。”(孟浩然《宿建德江》)“⼀道残阳铺⽔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初三夜,露似真珠⽉似⼸。”(⽩居易《暮江吟》)“初⽉如⼸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莫道蛾眉⼩,三五团圆照满天。”(缪⽒⼦《赋新⽉》)“凉⽉如眉挂柳湾,越中⼭⾊镜中看。兰溪三⽇桃花⾬,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这⼀组诗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上蛾眉⽉”是指农历初三、四的⽉相,此时⽉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当“⼀道残阳铺⽔中”后,即⽇落时,⽉亮出现在西南⽅低空,⽇落后2~3⼩时就落到地平线以下,⽉亮的亮⾯为⽉球正⾯西部边缘,形状为⼀反“C”字形。将以上各诗描写的⽉相判定为上蛾眉⽉的依据分别是“⽇暮”、“⽉近⼈”;“初三夜”、“⽉似⼸”;“初⽉如⼸未上弦”、“蛾眉⼩”;“凉⽉如眉”、“三⽇”(指农历三⽉初三⽇)。
  6.“⽉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落正堪眠。纵然⼀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这组描述的都是上弦⽉。上弦⽉是农历初七、⼋的⽉相,此时⽉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落时出现于南⽅天空,升落时间分别是中午和半夜,可见部位为⽉球正⾯西半部分,形状为⼀⼤写的“D”形。将以上两⾸诗中的⽉相判定为上弦⽉的主要依据分别是:“夜半”⽽“⽉落”;“⽉落正堪眠”(⼈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落”应是上弦⽉,此乃⽤时间点⽉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