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种体制模式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种体制模式
                                            蒙绍权
学前教育体制包括投入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解决体制问题尤为重要,它是破解学前教育难题的关键[1][2]。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人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体制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了弄清楚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有多少种体制模式,现将其综合分述如下,以供各级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中选择和参考。
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按照所有制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办,一种是民办。按照投入主体和管理主体来分,公办又分为国有公办、集体公办、国有民办、集体公有民办四种形式;民办又分为公助民办、股份民办、独资民办三种形式。[3][4][5][6]
一、公办
(一)国有公办
园舍为国家所有,经费为政府财政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人员全部或部分入编。园所的所有者
(学校资源的产权人)、举办者归属各级政府,管理者也是政府的代表,这种体制将园所的所有者、举办者、经营者集于政府一身。它承担着学前教育活动所需要资金的筹集和投入的全部法律责任和义务[3]。国有公办体制模式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骨干类型,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数量不足,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指城市市区和县城城区),无法做到“广覆盖、保基本”。
特点:政府集所有者、举办者、管理者于一身;优质;上规格。
优点:运行有保障。
劣势:园所无主动权,缺乏活力;量少,无法满足大众需要。
(二)集体公办
集体公办包含集体公办、机关公办、企业公办、事业公办等四种形式,园舍为集体所有,经费计入集体预算,由集体安排或集体差额拨付,人员全部或部分入编,或全部聘用。实现途径一般是由集体出资建设,人财物由集体管理。主要服务对象是集体内部员工子女。目前这种体制模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已经很少,主要还存在于部队、政府机关、高校里。
特点:集体举办,对园所有所有权、经营权,类似于国有公办;服务本集体。
优点:运行有保障。
劣势:园所无主动权,缺乏活力;服务范围小。
(三)国有民办(国有民营、公建民办、公有民办、公办民助、转制学校)
 园舍为国家所有,经费为政府财政差额拨款或全部自收自支,人员部分入编,部分聘用或为全部聘用。实现途径一般是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招标或委托、承包等方式,与承办人(或承办单位)签订承办协议,根据协议,园所参照民办学校管理办法运行,享受民办学校的有关政策待遇。即园所教育经费以自筹为主,政府予以支持;人事、分配由园所自主自定;园所管理实行承办人(董事会领导下的长负责制政府负责指导监督,园所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4]这种体制模式的园所目前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也多见于我国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地区,如昆明的盘龙、五华区,安徽的合肥市等。
特点:政府拥有所有权,居于统治地位,本质上是公有制;融入民间资本;市场化三运行。
优点:易管理;使有限的教育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较国有公办园有活力。
劣势:易出现资本寻利的现象。
(四)集体公有民办
即园舍为集体所有,经费由集体差额拨付或零拨付,人员部分入编或全部聘用。实现途径一般是由集体通过招标或委托、承包等方式,与承办人(或承办单位)签订承办协议,园所按市场规律进行运行管理。除业务接受政府教育部门指导外,人财物由承办人自主。这种体制模式在山东青岛比较普遍[7]
特点:集体所有,市场化运行。
优点:扩大教育资金来源,有活力。
劣势:易出现资本寻利的现象。
二、民办
什么是公办学校
(一)民办公助
民办公助”常见于欧洲国家中,在我国的大城市、发达省份也比较普遍,其社会效益和公共服务效果大多数国家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其既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又能反映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所以这种体制模式尤其受教育学家们的推崇。在上海、温州等地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是这种体制模式。其实现途径主要是政府为民办园所无偿或低偿提供舍、场地,或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或一部分教育设备,或提供公办教师,或按招生人数给予经费补助。除此支持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所办园所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从政策和制度上强化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特点:园所民办,政府资助、支持,市场化运行。
优点: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能与公办一视同仁;有活力。
劣势:政府需要具备一定的财政实力。
(二)股份民办(合资民办)
园舍为股东所有,经费由股东筹措,人员自聘。这种体制模式广泛分布于欠发达省份的城市
中,规模中等,数量庞大,是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机构的主体,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促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特点:园所民办,市场化运行。
优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展学前教育,有活力。
劣势:有明显的资本寻利现象。
(三)独资民办
园舍、经费、人员皆由具有法人资格的自然人负责,完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办园规模大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有高规格的豪华园、贵族园,有简陋的家庭园、棚布园。这种体制模式的园所存在于全国各级各类城镇和乡村中,数量较多,为我国学前教育的需要提供了多层次的供给。
特点:散、乱、不规范;受市场影响大。
优点:多层次;对市场变化反应快;适应不同需求。
劣势:难管理,不稳定,易出事,有明显的投资回报行为。
参考文献:
[1]杨东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学前教育难题[w].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v/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868/201012/112258.html
[2]刘占兰.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w].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v/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868/201012/112258.html
[3]常汉东.教育民营是国有学校体制改革的有效形式[J].绥化学院学,2005(2):120
[4]马佳宏,米方.广西民办中小学办学模式的类型与特征[J].基础教育研究,2006(7):3
[5]胡卫,刘国永.基础教育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的路向及发展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9):22
[6]李金初,马宏欣.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的形式探索[J].教育研究,1999(8):44
[7]李海燕,黄明等.东风拂过万园春—记青岛市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J].人民教育,1999(6):3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