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
铁西区 肇工三校
肇工三校是区内一所学习研究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特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核心,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目标,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在铁西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区“一校一品”、“创教育强区”的精神指导下,为我校特办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是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先进单位,铁西区特学校。
一、沿革
肇工三校自1998年开始确立了《探索陶行知美育思想内涵、完善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的科研课题立项,正式开始了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其间中陶会会长方明先生,国家教委基教司司长,省陶研会秘书长高婉老师,时任市教育局长张卓然等市区领导到校参校启动仪式大会,并为学校题词留念,给予高度评价。在2001年学校实施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创建陶研特学校》的实验课题,在2002年召开了区现场会,开展“节日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从2005年在前一个课题结题后,继续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进一步探索陶研特办学之路,确
定了新的省级科研项目《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力图构建一所开放式的,以研究为典型特征的研究型学校。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曾留学美国师从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回国后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和普及教育运动,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提出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等思想,扎根农村教育改造,他以“爱满天下”“捧者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情怀深刻的影响了近代的中国教育,受到后世的敬仰,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二、学校的办学思路。
肇工三校多年来研究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一所浸润着陶研文化的学校,学校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无私情怀,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努力通过以尽教师之责实现教育强国之梦的理想,并取得丰硕的业绩。从学校的现实状况来看,肇工三校是沈阳市第一所工厂子弟学校转为公办的学校,前身为沈阳铸造厂子弟小学,之后又相继合并了沈阳桥梁厂、沈阳玻璃厂、子弟小学。学校地处工人村,学生家庭多为工人家庭。怎样提高办学质量,办出学校
特,树立肇三的社会美誉度?我们在学校自身的发展中认识到,创新和发展将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二大主题。学校确立了这样的思路:一是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学校的特办学方向,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二是以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思想,建设“研究型”的学校文化;三是学校所处地区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践行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以“普及教育”为己任,教好每一个孩子回报每一个家庭,打造“有教无类”的教育;四是要努力加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教育思想、方法的现代化和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以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式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中的肇工三校
(一)办学理念
1、生活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强调教育的实践意义。新课程改革同样提出要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小认识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2、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即,研究型的学校,研究型的教师,研究型的
学生。目标是:a、不断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校的发展。b、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创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念(培养学生“致广大、致精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爱与责任的意识。提倡“尽职尽责”意义上的“爱的情感”。责任是做好社会角的基础,爱是责任的升华。
(二)、生动的陶园
多年来,肇工三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文化浸润下,时时处处人人体现着“陶味”。学校教师展现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育人与奉献精神,学生活泼劲健,开朗,懂文明、有智慧。校园环境处处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从学校管理学上说,校园环境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我校的环境特点是打造陶园文化,促进学生活泼劲健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打造了“生活陶园”:
97年落成的陶行知先生塑像屹立在教学楼的正厅门口,成为学校最具有特点的标志,昭示着
学校的陶研办学特。
教学楼内的环境,一是体现了陶研特,在一楼正厅装饰墙上装饰了陶行知先生题写的“爱满天下”四个大字;正厅侧面安装了大屏幕,为学生和老师播放即时新闻和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报导,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还在一楼的侧楼梯入口,安装了装饰板,介绍学校的办学概况与学校办学特;在二楼正厅的装饰板上,运用图文介绍了陶行知的生平,三楼是长约10米的“行知图书阅读区”,四楼正厅处的陶行知展室是学校特办学的标志性功能室,是师生接受陶行知教育的德育展室,记载了学校陶研的历史和荣誉,受到中陶会、省陶会和区陶会领导专家的关心和重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二是在教学楼内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如在二楼的饰面板“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的华章”,三、四楼的“生活教育-----走进大自然”等等,展现了学校即时的教育生动面貌。
三是在各楼层走廊展示了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精彩照片,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摆在学校很自豪,鼓舞了自己也激励了别的学生。
如上所述,我们追求的校园环境是体现陶研特的陶园与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有机融合,从而产生文化的、时代的、生动的体验。
(三)、教学做合一:教育的华章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到今天,教学无疑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不是对以前教学的全面否定,全面的割裂与否定意味着现在的教学一定是茫然无措的。知识的基础性和终生必备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更为关键的是使我校的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的态度,这是学生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的必尽职责。
1、开展教学特主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学工作阶梯式的发展。教学研讨是学校常见的教学研究方式。我校采取的是一个学期一个主题研究内容。像课题一样进行确立研究项目,全面实施,既有教研的性质又有校本师训的内涵。程序是:根据教学实际问题或教育局的部署确定研究主题,形成研讨方案,对研究主题进行学习(查资料、讲座),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再学习,出案例集、教学设计集。目标是研究主题、实践主题、应用主题。
第一学期我们的研究主题是“生活化的课堂”,旨在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意识,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去体验和操作。第二学期根据教育局的部署,确立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主题。本学期我校研讨的主题是“和谐课堂”,提出要处理好五个关系的和谐,目的是对前两个主题进行统合。
通过主题式的教学研讨,使教研的针对性更强,树立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并得到培训,促进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
2、教学评价策略改革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评价上,我们尝试了一些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办法。
(1) 富有激励性的课堂语言交流评价。学生在校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课堂上语言激励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式,这种课堂的语言评价可称之为“师生的信息交流”,体现了(1)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2)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成;(3)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它呈现的是课堂的不同方面,既有知识能力的,也有情感态度的,更有哲学判断的。比如我校一位老师讲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在谈论到“苍耳的妈妈为什么给她的孩子穿着一身带刺的铠甲”这个话题时,预设时答案是这些小刺可以挂在动物身上,传播到各地,随处生长。但在课堂上有个孩子说:“这是苍耳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让她的孩子受到伤害”,对于这种生成性的答案,我们的老师给予了激励性的交流式评价:“大家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们经过研究感到苍耳妈妈不仅爱孩子,而且聪明有办法。师生的课堂信息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校也为老师们提供信息交流的机会,如召开了“如琢如磨,交流共享”
评价案例研讨会,把真实的精彩瞬间和难忘的教学片段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促进了教育教学。
(2) 张扬个性的学科能力展示评价。传统的学校教学评价以试卷考试为主,试卷考试又以语文数学为主,这当然有可取之处,却不能多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我们开展了学科能力展示评价活动,把展示评价延伸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电脑等所有学科,每个学科不仅有书写,还有听说读演背等形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如语文学科的文化素养测试中增设了朗读、背诵、表演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英语学科包含了会话、唱歌、朗读单词句子等,美术学科有绘画、剪纸、泥塑及美术知识、名作欣赏等。学生们在展示中充满了活力和灵性。低年级的快乐之旅和各学科的“魅力再现”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平时作卷纸成绩不一定很优秀的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和能力,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自己也充满了信心,更喜爱学校、班级、老师、同学了。这项活动被教育局初教科的《成长进行时》评价特刊报道,学校的做法《释放快乐、魅力再现》刊登在沈阳教育杂志上。
(3) 快乐发展的星级学生评价。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取消了“优秀学生”的评价体系,改用星
级学生代替。“星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重现个体差异和潜力,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使每个学生个体在评价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在合理中体验快乐,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星级学生评价表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阅读星、小小神算手,艺术之星、书法家、进步之星、希望之星、英语交际星等单项星,也有全面发展星综合性的评价星。如果学生觉得这些还不足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还可以自己起名字。在评价上实行学生自我评价与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末,学生会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填写申请表,老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申报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小组同学的现场评议,均能通过则评选成功,期末每位学生都会得到“星级学生”评价奖状,很多学生会得到五个星级学生称号。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竞相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在自我展示的同时,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分享了快乐。
3、生成性的课堂教学。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又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见解的发挥,追求真实的课堂,应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但我们发现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过分注重预设,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以完整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根据这样的现象,我校开展了生成性教学研究,打造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也是新课程
所提倡新的教学理念,但很多教师对生成性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成为我校教学研究的特之一。我校采取了讲座、确定方案、撰写体会文章、教学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研究,使老师们了解什么是生成性教学,它的实施策略是什么,认识到美国课程学家派纳所说:课程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已由开发范式转向了课程理解范式。过程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我们提出这样的实施原则:
(1)、提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建构。
(2)、适时抓住有意义的生成性资源。
(3)、生成以师生智慧的发展和教学主题的提升为支点。
(4)、交流合作。
(5)、生成和预设的统一。
通过实施生成性教学,我们力争使学生的个性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展现,使教师树立生成性的教学思维观念。
4、学校自办发行了校刊《行知教育实践与研究》和《小先生作文学报》。现在已经发行了一年多,内容丰富,制作精美。透过它们传递学校的教学管理声音,是教师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很有实效性。
5什么是公办学校、注重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我校鼓励教师进修与学习,很多教师在进修本科学历,有的教师已经进完小学高级,年龄40多岁了还要学习,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条件。我们鼓励老师们到兄弟学校学,到省市学。还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出市学习,我们曾组织了部分教师到长春的东北师大附小参加了“学校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老师们大开眼界、十分珍惜、备受鼓舞。
(四)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使陶研特向纵深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