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5、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7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南京条约》危害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香港岛控制广州的出海口,商业上,占领香港岛就能打击广州贸易;军事上,可以控制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自此香港岛成为英国侵华的据点。
赔偿巨款,相当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清政府为此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人民的负担空前沉重;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赔款的恶例。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开放五口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物,包括,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虎门条约》里规定,英国人可以在这些租地建屋,长久居住。五个口岸又成了英国的侵略据点。
协定关税的规定,协定关税的规定,是一种片面的协定关税税率。它只规定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而未规定中国对英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英方须同中国商量。其结果便形成了中国单方面的减让关税税率。因此,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项影响极深远的经济侵略措施。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
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进口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自此中国自己不能调整税率,海关不能起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侵略者用之以倾销洋货和掠夺中国原料出口的工具。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
  1.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经济。
  2.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由此,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
  3.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
4.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此外,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中法《黄埔条约》共36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有:
  1、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对法国人的家产、财货,中国政府负责保护,中国人均不得欺凌侵犯。
  2、中国将来如改变海关税则,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
  3、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法国人与中国人或其他外国人之间发生诉讼,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4、片面最惠国待遇。
5、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黄埔条约》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法国通过中法《黄埔条约》,获取了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除割地、赔款外的特权以及中美《望厦条约》中规定的全部特权,给中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这个条约也为外国侵略者利用传教权利进行公开的侵华活动埋下了第一块基石。《黄埔条约》与《望厦条约》一样,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关税领海的自主权。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又称《中法和约》、《李巴条约》,共10款,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在条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2.法军退出台湾、澎湖。3.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
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4.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5.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中法和约》的签订,使法国打开了中国的后门。此后,中法之间又相继签订了《越南边界通商章程》、《续议界务专条》、《续议商务专条》等条约,具体确立了法国的侵略权益,使中国西南地区逐渐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1858年《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签定还有美国,俄国等...其中中俄的条约还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中日《马关条约》
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二万万两);
  中国开放府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
  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
  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增辟通商口岸
《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
主要内容有
  1.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一、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二、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三、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四、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我有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