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_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心得总结5篇
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在我国史学界争论颇多,了解中国近代史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今天店铺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篇一
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从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慈禧到,从李鸿章到周恩来,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从被列强踩在脚底到屹立东方……109年,我们创造了奇迹!
大浪淘沙,千古英雄。英雄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英雄。血雨腥风,百年之间,我们的英雄历练着,神话终于变成了不朽的篇章,如果没有民族的危机,他们到哪去施展他们满腹的雄才?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挺身而出,谁救民族于水火?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屈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谐,
是建立在先人的鲜血和尸体之上的呀!
当我一次次带领我的学生走近中国近代那段历史时,我发现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与认识。
第一堂上,曾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屈辱”,95%的同学脱口而出。中国109年的近代史主线是屈辱吗?这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误读,中国近代伴随着屈辱,但不是近代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抗争和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探索,才有1949年的光明,如果屈辱是主线,中国早就亡国了。
为什么要学近现代史呢?因为它和今天的历史联系得最紧密,历史的昨天能为今天的历史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学古代史呢?那是一段令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历史。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沉浸于祖先给予我们的荣耀中,看看我们的近代史,祖先创造的文明,令我们汗颜。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把中国的四大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侵略从海出而来,英国的战舰上,有中国
的指南针,英国的大-炮装着中国的火药,最终的和约是在纸上签定(中国的造纸术)。中国人不该反思吗?我们祖先的发明,我们都发挥作用了吗?我们愧对于我们的祖先,拿着老祖先的东西四处炫耀,而不敢直面中国近代那段历史。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
中国近代最终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因为改革太艰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后人颇多指责,认为步伐太慢,实际上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洋务派那些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最前端,“中体西用”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不保留中体,西用也难以引入中国,正是在中体的掩护下,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历史学家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刺痛了中国人,维新志士以知识分子极大的热情与勇气,奔走呼告变法图强,进而直接投入到改良中国的_运动中。维新派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道路,必然要反传统,然而不能直接打出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康有为把孔子打扮一番,说他是改革的先锋,借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利用传统反传统,反映出中国改革的不易。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鉴于中国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迫切希望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的现状,这种急切的心理使维新派的改革大刀阔斧,以致迅速失败。既使没有后来慈禧发动的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也是注定的,改革力度太大,树敌过多,反对浪潮一波接一波。
中国近代需要快速变革,然而人们的心理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大数人的选择最终也成为历史的选择。
走近中国近代,用心去体味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思考与反思。
我以为学习历史主要不在于记住了一些史实,当然这是必要的,但在进入大学后,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历史感,如何去感怀历史,诠释历史。
如果不用心去感悟,我们对历史就不会深切的感受,我们就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事实上,我们更应是历史的倾听者,创造者、见证者、诠释者、传承者。
让我们铭记中国近代那段历史,跟随着探索者的足迹继续前行,曾经创造了奇迹的中国人民,未来将创造新的奇迹。我们期待着,奋斗着。
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篇二
中国的政党制度产生于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中,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党制度就成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调动最广大人民抵抗外侮、争取国家独立统一和富强民主的政治机制。历史起点和历史主题深刻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道路,也使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具有自身鲜明特。
中国政党制度是基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逻辑和“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律”的历史逻辑设计的。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要素:民主党派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庭抗礼的反对党,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掌政权的联合执政党,而是与中国共产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律”,从功能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设计初衷: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分权制衡关系,而是体系内的权力制约关系,其目的是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反对或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主党派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主党派存在的价值,从政治架构上看,列入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政治功能上看,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从民主价值上看,民主党派以民主为价值取向,与中国共产党有共同旨归,以参政党身份成为中国特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它拓展和深化了人类社会对民主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民主的内涵是丰富的,民主的形式是多元的;谋求共识是民主的灵魂,合作与协商应成为更好的民主形式。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民主党派是民族抗战的重要宣传者、战时民主的重要追求者、民族文化的重要保护者。在当今中国,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是参政党最大的政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