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的现状和保护
消逝的光芒:中国华北地区古代建筑的发展及现状——以东昌府区光岳楼为例
摘要:文章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在新时代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古代建筑特点以及保护措施的调查,指出了古代建筑保护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方法,吸引人们对于古代建筑的重视,呼吁人们加强对于古代建筑的保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交融,人们的眼光与审美不断产生着变化,作为历史见证与文化传承的古代建筑,在经历几千年的风雨后,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挑战。毫无疑问,中国古代建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然而部分地区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却不尽如人。我们理应积极思考对策,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几千年来,建筑杰作不断涌现,彰显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建筑,无疑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最早记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当历史退向时间帷幕的深处时,唯有建筑在那巨大的空间里闪烁这人类智慧最耀眼的光芒。在那历史长河里,不断涌现的建筑,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和风采向人类展示着它们独到的美。
虽然中国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但在历史更迭的今天,中国古建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时至今日,大部分民间古建筑因各种原因已被破坏殆尽,幸存下来的大都分布在山区农村,还有个别古建残存在城市高楼的层层包围之中,保护现状堪忧。当今城市的快速扩张,社会迅速发展,使得新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逐渐把旧的城市掩盖埋藏,因此,新的城市被建立,而许多古建筑正在慢慢被遮挡,覆盖,甚至消亡。从此慢慢的淡出人们视线。作为华北地区中国古建筑代表的光岳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光岳楼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征,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沿河过往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都登临此楼,凭栏咏月,作诗赋词。光岳楼主楼全系木质结构,据历代碑刻和《聊城县志》、《东昌县志》记载,明、清、民国时期,光岳楼进行过11次维修。1956年东昌府光岳楼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古迹
然而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代表的光岳楼如今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东昌府古城由四个城门和一座中心的鼓楼即光岳楼组成。经过数百年的侵蚀风化,除光岳楼外,所有的其他建筑都已经被新进的仿古建筑所代替,在城楼外的古墙已经被封锁起来,其上覆盖的土石已经使人难
以辨认这是古代城墙的遗迹。原本的东昌古城并非是现在的样子。为了迎合新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聊城市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向北方向平移,这样虽然利于城市的发展,但却破坏了原本古城的规划,使的一半的古代城墙被淹没在护城河中,而另一半被掩盖在厚土之下,难以重见光明,原本十分繁华的古城只留下了一座中心的古楼。
然而相较于文化组织对于文物的保护,旅游游客对于古代建筑的保护更加不令人所看好。部分游客在古建筑处出现了刻字和非法拍照等不良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古建筑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使大批的游客进入景区。原本素净的寺院,殿堂被人的足迹踏遍。普通游客没有受过专业的文物保护知识,出于好奇会对文物进行不规范的触碰或拍照,使文物在日复一日地磨损中被毁坏。另外,过多的游客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一旦垃圾的处理不及时,会对古建筑造成严重损害。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古今存在的文化差异。古代时期,因为科技的落后,人们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导致中国与外界的其他国家甚至中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认知与审美差异。古代的中国相比于其他国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能够自给自足,与其他个国家的交
流自然很少,这就使中国人形成了内向含蓄的特点,并将其性格折射到建筑上,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园林风格,与西方建筑形成了巨大的差异。而现在是开放的时代,未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本土,使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就像一个人的注意力被转移,就很难对原本的事物再次进行关注。
第二,古今存在的政治差异。中国古代以封建制度为主,对于阶级等级要求分明,对于人们的思想和信息都进行了禁锢。所以当时的人们大多都受到正统思想的影响,导致人们的创新和发展收到阻隔,古建筑就形成了内敛,环包的特点,也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千百年来的发展与西方大相径庭。而当今时代中国的政治环境和时代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认知更加充分,使得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的时代文化格格不入,导致人们减少了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视。
第三,古今存在的经济差异。相较于现代,中国古代的生产力较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使得古代建筑偏向于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施工,且工期较长。但现在是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有事情都要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考虑,科技的发展使的新的方法出现,华丽的古代建筑无法应对当今的时代问题和人口数量,而缓慢的建造速度更加无法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
时代,人们更加青睐于建造快速,经济实惠,占地效率高的楼房,古代建筑自然就难以被人们所重视。
    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要明确修缮古建筑的目的。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智慧的结晶,保护古代建筑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保护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古建筑保护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防止其损毁,延长其寿命,而且需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充分地保留自然对其留下的历史烙印。
第二,要改变文化旅游意识。如今的古代建筑的宣传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主,游客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文物保护培训,在旅游时可能会对古建筑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如拍照,另外部分游客的保护意识薄弱,在有意无意中会对古建筑进行破坏损毁。为此,我们需要提升游客的素质,加强对于游客的宣传教育,加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相关的部门应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一步规范人们的行为。
第三,要注重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古建筑的修缮有多种方法,应根据损坏状况采取不同方法。
在确保文物建筑的安全性、完整性、原真性的同时,要将对文物建筑本体的干预减小到最低限度,不得任意扩大修缮范围。对于影响整体的局部问题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损坏状况采取不同方法,以延续现状。同时要尽可能把维修工程控制在建筑内部,避免对建筑外貌做大的改变;另外要尊重传统木建筑的维护方法,关注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修缮古建筑只有按照原形制、采用原有材料、使用原有技术、实施原有工艺进行认真修复、科学复原,这才是搞好文物古建筑修缮的根本保证。
第四,要加强国人的文化自信。相较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五千年的文明积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于中国文化充满自信和自豪。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文化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我们的古代建筑也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建筑。只有明确这种观点,加强文化自信,才能够在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传统的新时代让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站稳脚跟。
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遗产的类型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从国家到地方、从专家到百姓对遗产的认识正逐步加深,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重视,这必将提高我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也必将会大大提高我国古建筑保护的水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