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概论
一、概述
1。康复的定义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的对象不仅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而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早期的患者。体育的功能包括
2.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功能障碍致独立生活有困难的躯体性残疾者,使其功能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目前,WHO已将医学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康复医学四个领域.由此可见,康复医学的重要性.
康复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有其专科理论和专门技术的医学科学。其主要内容如下:
(1)康复医学基础学
(2)康复评定学
(3)康复学
(4)临床康复学
(5)社区康复学
3。康复医学与医学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保健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和康复医学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构成一个整体。康复医学与医学的异同见下表:
表1 康复医学与医学的比较
项目 医学 康复医学 |
对象 外伤及疾病患者 暂时或永久性功能障碍患者 |
方向 消除病因,逆转疾病的病理过程 促进功能的恢复代偿或补偿 |
病历内容 常规临床病历 临床病历及功能障碍评定等 |
方法 药物手术辅以其他 康复和必要的药物手术 |
诊疗方式 主管专科医师及责任护士 康复组 |
护理方式 替代护理为主 介助护理为主 |
患者态度 相对被动参与 必须积极主动参与诊疗过程 |
家属介入 一般不需要家属直接介入 需要家属直接介入 |
4.康复的基本目标
(1)重获独立能力--首要目标
(2)回归社会并进行创造性的生活--最终目标
5、小结、
康复 对象 功能障碍患者 康复评定
方法 运动、作业疗法
言语,理疗 康复疗法
目标 重获独立能力--首要目标
回归社会并进行创造性的生活
执行者 康复组 康复医师 康复师
护士
患者
家属
效果评价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评定表
工作模式及流程 组会议
二、康复的对象(适应症)
(一)康复的对象
简言之,康复的对象是所有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按原发疾病种类分类如下:
1.脑血管疾病
2.颅脑损伤
3.脊髓损伤
4.脑性瘫痪
5.周围神经损伤
6.骨关节伤病
7.截肢
8.关节置换术后
9.手外伤
10.颈肩腰腿痛
11.烧伤
12.疼痛
13.冠心病
14.呼吸功能障碍
15.糖尿病
16.老年病
按功能障碍分类如下:
1.关节活动度
2.肌力
3.肌张力
4.平衡功能
5.协调运动
6.步态
7.认知功能
8.日常生活能力
9.社会参与能力
10.生活质量
(二)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1.定义
康复评定在临床中常被称为康复评价,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检查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解释,最后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的过程。康复评定的对象包括所有需要接受康复的功能障碍者。
2.作用及意义
通过康复评定,发现和确定障碍发生的原因、障碍的性质(损伤、残疾、残障)、特征、范围、程度以及预后,为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正确的康复原则、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3.目的
(1)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及程度
(2)确定康复项目
(3)指导制定康复计划
@设定康复目标
@制定康复计划
(4)判定康复疗效
(5)判断预后
(6)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7)评估投资—效益比
(8)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
4.康复评定的方法、工作流程及具体内容详见康复评定学课程.
三、康复的方法
康复技术是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所包括的技术种类较多,其中主要的方法如下:
1.物理疗法(PT)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疗法(理疗)
2.作业疗法(OT)
3.语言听力疗法(ST)
4.体育娱乐疗法
5.康复心理疗法
6.中医康复疗法
(一)物理疗法(PT)
1.定义:物理疗法是应用力、电、光、声
磁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患者疾患的方法。
其中徒手以及应用器械和仪器进行运动训练,以伤、病、残患者,恢复和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因素)称为运动疗法;
其中利用光、电、声、磁、温度、水等各种物理学因素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疗法为物理因子疗法,也即理疗。
2.运动疗法
对象:主要是肌骨疾病、中枢和周围神
经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和心肺疾患。
技术种类:
(1)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关节松动术
(3)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4)恢复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
(5)恢复步行能力的训练
(6)身体摆放及身体移动训练
(7)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的训练
(8)牵引疗法
(9)神经生理学疗法
(10)运动再学习技术
(二)物理因子疗法
1。分类
传统疗法-针灸、推拿、拔罐、运动、外治
现代疗法—-—电 高、中、低频电疗法
光 紫外线、红外线、可见
光、激光
声 超声波、超声雾化吸入、超声药物透入
磁 静磁场、脉动磁场、低高频交变磁场
热 石蜡疗法、黏土疗法、泥疗法、沙浴疗法
冷 寒冷疗法、超低温疗法、冷冻疗法
水 擦浴、浸浴、淋浴、涡流气泡浴
2.理疗的特点
(1)收效快
(2)无痛苦
(3)不良反应少
(4)疗效持久
3。理疗的作用
(1)消炎作用(紫外线、低中频电疗)
(2)镇痛作用(温热、直流电药透)
(3)抗菌作用(紫外线)
(4)镇静与催眠(温水浴、按摩疗法)
(5)兴奋神经-肌肉(低、中频电疗法)
(6)缓解痉挛(温热疗法、超声波)
(7)软化瘢痕、消散粘连(超声波蜡疗)
(8)加速伤口愈合(小剂量紫外线)
(9)加速骨痂形成(直流电、脉冲磁)
(10)增强机体免疫机制(光疗、磁疗)
(11)脱敏作用(紫外线)
(12)抗癌作用(激光、超声、磁疗)
4.理疗的基本原则
(1)整体观念
(2)理疗与药物综合
(3)多种理疗综合
相互促进和协同的理疗方法可连
用,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同的方法不能同日应用
@相互拮抗的方法不能同时用
@同日不能在同一反射区使用两
种以上的
@避免综合负荷过大
(三)作业疗法(OT)
1.定义: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的方法。
2。目的: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具体如下:
(1)维持患者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残存功能
(2)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3)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自助具
(4)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5)强化患者自信心,辅助心理
3.基本内容
(1)个人日常生活活动
(2)功能性的作业活动
(3)心理性的作业活动
(4)辅助具配置和使用训练
(5)假肢使用训练
(6)职业前训练活动
(7)娱乐活动
4.作业活动种类
(1)木工、木刻作业
(2)制陶工艺
(3)马赛克、嵌镶工艺
(4)编织、刺绣
(5)皮革工艺
(6)用游戏
(7)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四、康复的目标
基本的目标是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使患者能在某种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过着积极的生产性的生活.
1.在可能的情况下,使患者能够生活自理,回归社会,劳动就业,经济自主;
2.由于残疾严重、患者老龄等,不能达到上述目标的情况下,增进患者自理程度,保持现有功能或延缓功能衰退。
具体的康复目标分三个层次
1.生活自理(回归自我)
2。回归家庭
3.回归社会
重获独立能力-首要目标
回归社会并进行创造性的生活—最终目标。
五、康复的执行者
康复的执行者不是一个医生或师,而是一个体.这个体包括:
1.康复组
2.康复护士
3.患者本人
4.患者家属
(一)康复组
1。组成员:
(1)康复医师
(2)物理师
(3)作业师
(4)言语师
(5)矫形器和假肢技师
(6)心理医师
(7)社会工作者
(8)娱乐和体育师
(9)康复护士
(10)其他师
2。基本工作模式——组会议
组会议,即由康复医师、康复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师、矫形器假肢师等参加的康复评定和方案讨论会。
会议的宗旨是为组成员提供相互交流的论坛,弥补各个专业的缺点或“盲点”,对患者
近期和远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和方针达成共识。
会议可每周进行一次,但会议耗时耗力,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二)康复护士
康复护理中基础护理技术与临床护理是一致的,但康复护理注意患者自己能力的发挥。
康复护士不仅要完成基本护理任务,还要指导或协助患者在病区开展康复训练.
其重要特点是要千方百计地使患者从被动接受他人护理(替代护理)转变为自己尽可能照料自己的自我护理,护士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指导或协助(介助护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