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
课题名称 | 健康教育对急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影响 | |
可 行 性 研 究 及 基 本 工 作 思 路 | 立项依据 研究目的、意义: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很高[1],50%-70%的患者遗留瘫痪、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严重残疾,造成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下降[2]。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吸烟和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成为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3-4]。大部分脑卒中患者是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生活方式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造成的。而首次脑卒中后6个月内是脑卒中复发最危险的阶段,因此,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控制和,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5]。健康教育是一种手段,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形式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兴趣和对自身疾病认识的水平,对防止脑卒中发生、发展、降低复发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良好地条件,患者配合,对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6]。 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 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现状,有大多数文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接受正规教育机会较少,普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下,且存在不少误区。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均有密切关系,除高血压这一危险因素外,人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等卒中其他危险因素知晓率普遍较低[7]。国内外对脑梗死的研究较多,除急性期的外,也包括对急性期危险因素的干预。国内外研究证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健康教育的研究目前在我国仅开展十多年,文献大多探讨入院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的影响[8], 缺乏系统健康教育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研究,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患者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9]。本研究将系统的健康教育措施应用于住院期间、出院指导及回访、定期进行各项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干预的各个阶段,来提高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认知和遵医行为,降低脑卒中危险因素,达到降低脑卒中复发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07-612 [2].殷秀梅.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468-469 [3].李长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急救[J].健康向导,2011,6:18-19 [4]林镇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指导,2010,16(14):1696-1699 [5].吴升平。王文志,杜晓立,等.北京社区人脑卒中干预后延续性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53-255 [6].李文莉.对脑卒中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2:234=235 [8].楚平华,周庆兰.因人而异的系统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1):59-61 [7].冯海霞,何君芳,胡晓斌等.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J].2013,19:63-65 [8].楚平华,周庆兰.因人而异的系统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1):59-61 [9].袁光梅。健康教育在胆囊摘除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5):465-466 [10].荣向霞,陈秀凤,徐步等.中国基层医药[J].2014,21(24)3821-3823 二、研究内容摘要 1.研究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2.研究方法:将200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从入院开始,责任护士详细采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既往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TIA等,家族史: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运动,脑卒中转归情况等登记在调查表上,给予患者关于脑卒中知识、态度、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监测行为)的调查问卷,并建立信息档案。对照组予以一般性健康指导,包括入院宣教,用药指导,出院宣教。实验组在一般性健康指导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10],内容包括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控制,脑卒中就诊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疾病自我管理、饮食、用药、康复指导等。在患者入院阶段、住院期间、出院一周、出院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一次随访和系统的健康宣教,并完成调查问卷。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和降低率、遵医行为和脑卒中复发情况。 3.预期结果:实验组危险因素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危险因素降低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卒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三、可行性分析 1.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急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有一定的影响 2.研究样本量:在本院研究,具有很好的研究现场,能保证充足的样本量; 3.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伦理原则。 | |
论 文 工 作 计 划 | 一、研究目标 1.比较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2.探讨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3.探讨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场所及对象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在本院神经内科随机选择400例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1).纳入标准:a.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脑卒中清醒的、无交流障碍的、自愿接受调查者 b.高血压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c.高脂血症或正在服用降血脂的药物的患者 d.糖尿病患者 e.心房纤颤或其他心脏病的患者 f.长期大量吸烟和饮酒者 g.肥胖患者 h.缺乏体育活动者 i.有脑卒中家族史的患者 (2).排除标准:a.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患者 b.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c.不同意接受调查者 d.失语的患者 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者 2.研究方法及步骤(根据研究设计类型,描述相应的方法及步骤,同时应考虑伦理学要求) (1)研究方法:试验性研究 (2)研究步骤:a.给予参加调查的患者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病情变化情况(定期监测血糖、血症、血压的记录)、疾病的转归情况(疾病的好转、治愈、脑卒中发生、死亡)、平时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体育锻炼、情况 ,完成脑卒中知识、态度、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监测行为)的调查问卷。 b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的入院宣教、用药指导、康复指导、出院指导 c.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护士长、专科医生、责任护士组成,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性健康指导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分几段的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内容包括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控制,脑卒中就诊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疾病自我管理、饮食、用药、康复指导等。在患者入院阶段、住院阶段、出院一周、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分别进行一次随访和系统的健康教育,完成脑卒中知识、态度、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监测行为)的调查问卷和疾病转归的调查。 D.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降低率、遵医行为、脑卒中复发率 3.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质量控制措施 a.研究对象控制:随机选择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来选择 b.课题实施阶段:调查者为研究者本人,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时完成档案信息的调查。调查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参与本实验的研究,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c.数据处理阶段:数据资料采用双人录入,进行核对和校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课题进度与计划 2016年11月-2016年12月:文献阅读、专家咨询,初步完成课题设计; 2017年1月-2017年2月:完善课题设计; 2017年3月-2017月9月:收集资料; 体育的功能包括2017年9月-2017年10月:数据分析与处理; 2017年11月-2018年1月:撰写论文与发表。 | |
接收单位 审查意见 | 负责人签字: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