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
课 题 | 快乐的罗嗦 | 二次备课 |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乐曲,让学生对彝族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有所认识和感受。初步了解彝族人民喜欢用音乐的形式赞美生活的风俗习惯。 过程与方法:对比聆听乐曲,通过图形谱、划旋律线并哼唱主题旋律,体验乐曲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通过情景设置、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并感受音乐情绪。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动作体会和表现彝族音乐的风格,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 | |
教学重点 | 感知音乐情绪的变化 | |
教学难点 | 对音乐情绪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并哼唱主题旋律。 |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PPT,电子琴 | |
教 学 过 程 | 彝族的风俗习惯一、组织教学 1、律动表演 2、发声练习(音阶练习)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用那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更是用那动人的音乐来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彝族弹拨乐《快乐的啰嗦》。 2、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细心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景? 师: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并且有他们喜欢的乐器,今天让我们来听听彝族歌曲《快乐的啰嗦》,在这首歌曲里,你有没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呢? 3、 初听歌曲,感受乐曲的旋律。 欢快—抒情—欢快 4、 介绍月琴及弹奏乐合奏的演奏形式。 5、 复听乐曲: 我们在对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请同学们再来欣赏这首《快乐的啰嗦》,同时分辨一下这首乐曲可分为几段? 6、分段聆听乐曲: a、教师出示主旋律,学生学唱,并请学生分辨其在第一乐段中出现了几次?学生将手放在头、胸、腹等高度来表示不同的音区。 b、感受下一乐段,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变化。 c、感受三乐段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 d、用a.b的形式表现音乐。 7、 再次整体的感受整首乐曲,跟音乐欢快的舞蹈,教师提前教授简单的动作。 三、聆听 领唱合唱《阳光下的孩子》 1、出听乐曲:感受情绪及歌曲表达的内容。 2、复听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的三个部分。如第一部分拍手,第二部分叉腰律动,第三部分晃动身体等。 3、听辨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分别表现合唱和领唱。如:听到合唱随歌曲的节奏拍手,听到领唱有节奏地点头等。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 |
板书设计 | 《快乐的罗嗦》 弹拨乐合奏 张式业编曲 演奏乐器:“月琴” 情绪:欢快、热烈 | |
作业布置 | ||
教学反思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