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大运河(嘉兴段)遗产构成和保存评估一览表(总计43项)
遗存类别 | 遗存名称 | 位置 | 建造时间/延续时间 | 保护级别 | 现状评估 | 与大运河关联性 | |||||
现状描述 | 评估等级 | ||||||||||
运河水利工程遗产 (24) | 河道(7) | 运河正河 | 正河1 | 苏州塘 | 嘉兴市区至苏州段的省界碑—嘉兴市区环城河 | 开凿于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隋代(元大业六年)整治拓宽——今 | — | 亦称苏嘉运河。该段运河嘉兴市段以浙江省运河界碑为起点,到市区环城河为终点。其中江苏浙江交汇段长9.1公里,王江泾北到嘉兴市北郊段长17.9公里,平均宽70米。现在水量丰沛,航运畅通。 | A | 元末以来的主要运河河道 | |
杭州塘 | 嘉兴市区环城河——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新宇村(桐乡港航管理标志处) | 确切开凿时期不详,隋代整治疏浚为运河干道——今 | — | 亦称嘉杭运河,全长51.1公里。河面开阔,航道畅通,护坎完整。 流经嘉兴市区的秀洲区、南湖区,以及桐乡市的濮院镇、梧桐镇、龙翔街道、石门镇、凤鸣街道、崇福镇和镇七个乡镇和街道。 | A | 元末以来的主要运河河道 | |||||
北郊河 | 嘉兴苏州塘闸——杭州塘闸 | 1999年贯通 | — | 全长10.3公里,两侧护坡完好。 | A | 现运河主要河道之一 | |||||
正河2 | 崇长港 | 桐乡市崇福镇至海宁长安镇 | 始修于春秋时期,隋唐时期成为江南运河干道,元末以后逐渐荒废。 | — | 春秋时期嘉兴境内始有运河开凿,称百尺渎,系越王勾践开挖,其中崇福与长安之间的河道称为越水道,即今天的崇长港。崇长港全长7.5公里,是上塘河长安翻水站的唯一引水河道,也是德清、桐乡等县市通过水运与铁路联运的主要航道(六级)。 | A | 元末以前的运河主河道 | ||||
上塘河(许村——长安) | 海宁市许村镇——长安镇 | 始修于春秋时期,隋唐时期成为江南运河干道,元末以后逐渐荒废。 | — | 全长11.8公里,前身是秦始皇开辟的陵水道中的一段。元末之前是上塘河作为运河主航道的部分。保存状况较好。 | A | 元末以前的运河主河道 | |||||
正河3 | 澜溪塘 | 桐乡市乌镇东——江苏平望 | 清——今 | — | 全长17.7公里,兼有航运和水利功能,“九五”以后作为运河的主航道,是江南运河的中线,也是杭申乙线的一部分,现为四级航道。 | A | 现运河主河道 | ||||
运河支线 | 上塘河(长安——盐官) | 海宁市长安镇——盐官镇 | 确切开凿时期不详,可确定为隋代整治疏浚为运河干道——今 | — | 全长11.7公里,这一段又称为二十五里塘,为运河支线。 | A | 元代以前的运河河道支线和通海线路 | ||||
白马塘 | 桐乡市石门东端白石门洪泾桥——乌镇斜尖嘴 | 清——今 | — | 全长13.7公里,清代曾作为运河石门至平望捷径被利用。 常年能通过300吨级船舶,航道岸线自然条件较好,基本上是块石砌筑。航道面宽32米,河底宽8米,水深2.5米。 | A |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运河主航道 | |||||
城河、内河 | 嘉兴环城河 | 嘉兴城区 | 三国——今 | — | 主要由运河、秀水、濠河以及与其相连的西南湖等部分组成,全长6.6公里。本世纪初北郊河贯通后,航运功能废弃。 | A | 历史上的运河航道 | ||||
崇福护城河 | 崇福镇区 | 明嘉靖年间修筑 | — | 明嘉靖筑城后,水系以护城河为界,分城外、城内两种格局。全长七里余三十步,绕城四周,无旱路可通。 | B | 历史上的运河航道 | |||||
水源(1) | 湖泊、水柜 | 南湖 | 嘉兴城市中心区 | — | 由三部分构成,包括南湖、西南湖及相连两湖的梅溪。 南湖:面积41.6公顷,水深2~4米,它对嘉兴境内主干河道起着汇合和分流的作用。南湖中共“一大”会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南湖:本称鸳鸯湖,面积20公顷,宋以后为名胜区。湖北岸即为梅湾街历史街区。 梅溪:名称始于宋代,宋元祐中(1086~1093),僧人智鉴筑庵于此,植梅百株,称“梅溪庵”。梅溪河道呈反“Z”形,将南湖和西南湖连接。 | A | 是大运河(嘉兴段)最重要的水源 | ||||
航运 工程 设施(10) | 船闸 | 长安闸坝 | 海宁市长安镇 | 宋代 | — | 是古代连接长安塘(崇长港)和上塘河的一个重要水利枢纽及管理机构。采用三闸两澳复式结构,通过各设施的联合运用和严格的管理措施,达到引潮行运、蓄积潮水、水量循环利用的多重工程目的。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拖船坝”和“复式坝”技术的见证,是古代江南运河科技含量最高的船闸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先进水利技术的良好佐证。 长安历史上曾有过老坝、新坝、上闸、中闸、下闸五座水坝或水闸,现除老坝位置不可考之外,其他各闸、坝均能确认其位置,并有遗迹留存。 | B | 运河正河水利枢纽和重要的航运设施 | |||
杉青闸遗址 | 嘉兴市区 | 创建于秦汉间,该闸于北宋淳化初年(990)废, | — | 是历史上重要的水利设施及管理机构之一,为运河入浙第一闸。它是嘉兴古运河上节制水流的重要设施。宋时,有专管官吏负责管理杉青闸。由于往来船只都要在此经过,历史上这里又成为重要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 宋、元以后,因水流变化,闸渐趋湮废, 现围绕杉青闸遗址,分布有闸河、分水墩、秋泾、落帆亭、双魁巷、民居建筑等历史遗产,形成了一个相对丰富的历史地段。 | D | 运河正河水利设施 | |||||
桥梁 | 长虹桥 | 王江泾镇长虹村,横跨运河之上 |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三次重修。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为巨型三孔实腹石拱桥,是浙北平原软土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全长72.8米,桥面宽4.9米,造型优美,气势雄伟,整体保存完整。 | A | 横跨运河主航道,是至今大运河主航道上仍在发挥作用的少数古桥梁之一 | ||||
虹桥 | 海宁市长安镇公庆街与中街交汇处,横跨运河之上 | 清咸丰元年 | 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为单孔拱桥,桥中间栏板刻有人物图案,桥两侧均有桥联,造型优美。2001年修缮,整体保存良好,桥头石狮缺失。 | A | 横跨运河古河道,紧邻长安闸坝 | |||||
司马高桥 | 桐乡市崇福镇城南街,横跨运河古河道 |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石桥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 | 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又名南高桥,单孔大型石拱桥,桥长29.4米,宽3米,桥头刻字清晰可辨,造型优美。保存状况较好。 | A | 横跨运河古河道 | |||||
闻店桥 | 嘉兴市王江泾镇市河东端与京杭大运河的交口 | 清代 | — | 系单孔石拱桥,桥长24.40米,顶宽3.60米,底宽4.50米,为保存至今平行运河的少数纤道桥之一。东西两侧椅子状石护栏齐全。整体结构保存完整,东侧石护栏松动,桥身长有植被。 | A | 平行运河的纤道桥 | |||||
其他有价值的古桥 | 位于运河两岸 | 民国以前 | — | 包括嘉兴国界桥、盐官平安桥、广利石桥、太平石桥、永安石桥、报国塘桥、城东石桥、市泾村太平桥、张家桥等。 | B | 横跨或紧邻运河 | |||||
码头 | 嘉兴市区双魁巷河埠头 | 位于芦席汇历史街区内,紧靠运河东岸 | 清末 | — | 南临香烟浜,北靠双魁巷,沿河连续分布9个河埠头。保存状况较好。 | A | 运河边的主要公共码头 | ||||
石门西市街河埠 | 桐乡市石门镇西市街,紧邻运河 | 清末 | — | 现存河埠全长8米,用石板构建,均采用武康石错缝砌成。河埠上建筑现存廊棚三间,其他部分因年久失修已坍塌。 | B | 运河边的公共码头 | |||||
长安辛江路码头 | 长安镇东崇长港西岸,辛江路 | 建于18世纪 | — | 历史上为米市码头,现存有若干小吊车。原码头由于辛江路在原有河堤上修筑,路面以下保存情况不明。 | B | 运河边的粮食码头 | |||||
水利 工程 设施(6) | 闸 | 青莲闸 | 位于长安镇二十五里塘上 | 唐代 | — | 为二十五里塘上的一组水利工程设施,以其闸东原有青莲庵得名。青莲闸由于在地名志中有所记载而并保存至今,极为少见。 | B | 运河支线上水利设施 | |||
堰瓦坝水闸遗迹 | 海宁市盐官景区,上塘河与下塘河的交界处。 | 清代 | — | 闸为南北向,已毁,现仅存遗迹,闸口为花岗岩石质,为文保点。 | B | 运河支线上水利设施 | |||||
盐官上塘河闸 | 海宁市盐官镇西1公里处,上塘河上 | 1993年 | — | 为1孔,净宽8米,修建在钱塘江强涌潮江段上,是上塘河重要的排涝工程设施。 | A | 运河支线端点的主要水利设施 | |||||
盐官下河站闸 | 位于海宁市盐官镇占鳌塔以东500米处 | 1995年 | — | 工程设计排水量7.0亿立方米,是盐官下河最重要的排涝工程设施。 | A | 运河支线端点的主要水利设施 | |||||
堤防 | 海宁海塘盐官段 | 海宁市盐官景区南门外 | 清代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长1500米,现存鱼鳞石塘建于1736年。盐官海塘为条石海塘,工程结构复杂,是我国古代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重要历史和工程技术价值。 | A | 运河支线端点的水利设施,是保护江南运河沿线城市和运河安全的重要水利工程设施 | ||||
其他水工设施 | 嘉兴城分水墩 | 嘉兴城北端平桥西南的运河中 | 公元10世纪 | — | 面积2850平方米。当运河西来之水与秀水东南来之水在此会合后,其中一部分通过分水墩南的夹河东流入鉏河,而大部分则随运河东流。这样,运河之水大体保持平稳缓和的状态,不致于突然湍急。 分水墩保存完好,结构清晰,墩上现存一座庵和一座仓库。 | A | 运河正河上的水利设施,保证运河水位和流速的稳定,保证航运安全,是最早运用分水墩对运河来水进行分流减速的见证。 | ||||
运河聚落遗产 (6) | 运河城镇 | 嘉兴城 | 嘉兴城 | 嘉兴市本级 |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嘉兴城以运河为护城河,城市的建设与运河的关系紧密,是吴越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至今保留有与运河相关的月河、芦席汇、梅湾街历史街区和杉青闸、分水墩、双魁巷河埠头、便民桥、秀城桥等重要运河水工设施。 | A | 因而运河兴盛的城市; 运河正河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 |||
月河历史街区 | 嘉兴古城中心的北部,街区南部紧邻运河航道 | 明清时期 | — | 街区依托运河的走向而发展。占地面积9.4公顷,主要由中基路、坛弄和秀水兜三个老街区组成,展现了“三河(运河、外月河、里月河)三街(中基路、坛弄、秀水兜)”的传统格局。 | A | 运河沿岸历史街区 | |||||
芦席汇历史街区 | 嘉兴古城运河北侧,月河历史街区以东,紧邻运河 | 明清时期 | — | 街区是运河入城的门户地段。运河在此分流,分别流入东西两段护城河,并在街区西侧保留有重要水工设施——分水墩遗址。芦席汇街区由三水相围而成,滨河历史建筑保存完整,界面连续,水乡风貌突出。街区占地23公顷,以芦席汇、秀弄等历史街巷构成了鱼骨状的街巷格局,并保留解放路南侧等大量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 | A | 运河沿岸历史街区 | |||||
便民桥 | 位于月河历史街区东南角,南北横跨运河 | 清代嘉庆年间重建 | — | 是嘉兴运河上主要交通设施,是联系古城内外的重要通道。为单孔石板桥。桥东西两侧刻有“重建便民桥”额,旁镌有小字"嘉庆八年"。便民桥形制规整,做工精巧,保存完好。 | A | 跨运河桥梁 | |||||
秀城桥 | 位于芦席汇街区南侧,跨北护城河 | 清代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是嘉兴城内仅存的单孔石拱桥。桥拱孔圈石纵联砌置,桥身长35米,拱跨较大,结构精巧,造型优美,保存良好。 秀城桥一带曾是嘉兴最早的商业中心,是贸易集散地,水陆码头,秀城桥的存在,对发掘嘉兴商业发展史提供了历史资料。 | A | 跨运河桥梁 | |||||
秋泾桥 | 位于南湖区解放街道闸前街东端,跨秋泾河 | 明崇祯十四年(1641)重建,清嘉庆十一年(1806)重修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原名迎春桥,距运河410米。桥体为拱券石分节砌筑,金刚墙错缝顺砌,桥上有石护栏板。桥顶尚存石狮望柱二座,东西侧分别有素面望柱三根和二根。 | A | 运河相关桥梁 | |||||
鉏家桥 | 南湖区解放街道航明社区,跨鉏家桥港,距运河202米。 | 民国二十二年(1933)建造 | — | 为单孔水泥桥,两侧桥墩为青石砌成,桥梁及桥面为水泥浇筑,并有钢筋水泥护栏及两根桥灯灯柱。清末至民国时期,鉏家桥一带为杭嘉湖水路戏班会集中心, 见证了运河的历史活动。 鉏家桥保存较好,部分破损。此类民国时建造的“洋桥”,已属绝无仅有,是中西文化技术交流的实物例证。 | B | 跨运河桥梁 | |||||
落帆亭 | 嘉兴市新嘉街道,运河西侧,杉青闸堰上 | 始建于宋代,明代重建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运河上由苏州进嘉兴的帆船,过杉青闸时,过桥必落帆,故称"落帆亭"。落帆亭遂成著名景点。由于经运河往来人员众多,当时此地已是官吏和过闸客商重要的游憩之所。 现落帆亭包括亭四座,有大小假山两座,总建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 B | 运河航运的休憩地,重要运河景观。 | |||||
双魁巷 | 嘉兴市解放街道,位于芦席汇历史街区内,紧靠运河东岸 | 民国六年(1917)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是嘉兴市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典型的清末民初江南水乡民居建筑和里弄,初为公共服务设施。巷呈东西走向,全长54米,宽2.5米,石板路面。巷东端有过街楼,下为砖砌卷拱门。两旁共有26间相对排开的木雕二层砖木楼房,门户相对,格局一致,建筑风格统一,紧凑整齐,整体保存完好,历史风貌突出。 | A | 运河相关的公共设施 | |||||
汪胡桢故居 | 嘉兴市建设街道斜西街西端运河边 | 1948年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为著名水利专家汪胡桢的故居,由汪先生亲自设计。房子整体结构呈"工"字型,南北向,属砖木结构,屋面铺设洋瓦。内部地砖依旧保持原貌。 | A | 与运河相关的历史名人故居 | |||||
文生修道院 | 嘉兴市解放街道鸿福社区光明街153号,西临大运河 | 近现代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也称遣使修道院,是一座专门培养遣使会神职人员的学府。自1903年至1908年,文生修道院为天主教中国遣使会的唯一宗修院。修道院为西式建筑,砖木结构,具有典型的西式建筑特。保存良好。 | A | 宗教文化沿运河传播的重要物证 | |||||
天主教堂(圣母显灵堂) | 嘉兴市建设街道紫阳街沈家弄,紧邻大运河 | 近现代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由意大利籍神父韩日禄主持修建,旧时号称"远东第三大教堂"。建筑总体呈天主教标志的"十"字型,为法式拱形建筑,主体建筑为大堂、钟楼。保存完好。 | A | 宗教文化沿运河传播的重要物证 | |||||
嘉兴市旧船坞 | 嘉兴市区勤俭大桥南侧的古运河西岸 | 近现代 | — | 前身为造船厂,主要承担嘉兴的帆船,货驳的修船任务,并在技术上进行革新,在嘉兴造船工业的历史进程中拥有较高地位。作为运河主要交通工具的船只为了便于维修保养,嘉兴旧船坞紧临运河而设,是运河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嘉兴市旧船坞现已利改造成为嘉兴市船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国内第一个船文化博物馆。 | A | 运河工业遗产 | |||||
原嘉丝联厂房 | 嘉兴市区东升东路与建国北路交叉口,紧邻运河 | 近现代 | — | 建筑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东西长51.5米,南北宽25.4米,高13.72米,从东西两侧看去为两个并列的梯形。厂房内设备已拆除,仅余部分通风管道和地面摆放织机的水泥凹槽。见证了嘉兴传统特产业——丝织业的悠久历史。 | B | 世界三大运河 运河相关工业遗产 | |||||
西水驿碑 | 嘉兴市建设街道斜西街西端运河边 | 元代 | — | 坐西朝东,西紧邻运河,原为西水驿旧址。明中期,朝鲜使臣崔溥曾停息于此,留下诗《过秀州西水驿》。现驿已不存,仅存西水驿碑,高214公分,宽106公分,原27公分,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 | A | 古代嘉兴在运河城市设置的重要邮驿的实证 | |||||
嘉兴绢纺厂 | 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南湖东畔 | 民国10年(1921年) | — | 总占地面积310亩,总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截止1988年底),为嘉兴目前保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亦是建国后嘉兴最老的五大国营企业之一,在研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丝绸工业有着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 B | 运河相关工业遗产 | |||||
嘉兴火车站旧址 | 位于现嘉兴火车站西侧50米左右,紧邻运河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建,建国后重建 | — | 为嘉兴境内最早的火车站,初建时站屋为二层楼,占地446平方米,共18间,抗战初期嘉兴站建筑全毁于日军炮火,后重建。砖木结构。墙体都为青砖平砌而成,屋面铺设洋瓦。整体保存完整,历史价值突出。 | B | 运河相关历史建筑 | |||||
清真寺 | 嘉兴市建设街道环城东路,紧邻护城河 |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代修建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坐西朝东,成轴线布局,格局清晰,保存完好。现部分区域作为女学使用。 | B | 宗教文化沿运河传播的物证 | |||||
长安镇 | 长安镇 | 海宁市 | — | 长安镇在唐代为重要驿站,至清代,是万家灯火的大镇,历为海宁市西部和邻县物资集散地。长安镇拥有运河上的重要水工设施——长安闸坝,唐宋时期设有管理机构。保存有与运河相关的沿河历史文化街区和长安粮仓、长安丝绸仓库、长安丝库、虹桥、新老两坝示禁碑等遗产。 | B | 因运河而兴的城市; 运河正河上的城镇; 运河上控制两个水系的重要节点城镇 | |||||
东中西街历史街区 | 长安镇中心,紧邻运河 | 清代 | — | 该历史街区沿着运河走向蜿蜒伸展,包括中街、公庆街、东街、西街等历史街巷,历史遗存丰富,是浙江省内目前格局保存最为完整的运河沿岸历史街区,保存有众多的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建筑。 | B | 运河沿岸历史街区 | |||||
长安粮仓 | 位于东后街,紧邻运河西岸 | 近现代 | — | 粮仓共2幢,建筑高大。梁架为木构,“人”字形构造,硬山顶,青板瓦盖顶,用青砖砌筑,西侧房2侧有2个红大五角星。现状粮仓被几家企业租用,有部分不合理改动,使房屋有一定的破坏。 | B | 运河边粮仓 | |||||
长安中心茧库 | 长安镇铁路北辛江路,紧邻运河崇长港西岸 | 近现代 | — | 建于1936年。茧库12间,面积3000平方米,砖木三层结构,青砖平砌,进口沙灰柱子,人字架,木楼梯,反应了当时重要建筑的用材特点。现长安丝库仍被用作储存蚕茧的场所,规模完整,保存较好。 | A | 运河边工业遗产 | |||||
长安丝库 | 位于辛江路,紧邻运河西岸 | 近现代 | — | 两栋房屋都为3层9间,之间有简单楼道,楼梯相连,青砖平砌,人字梁架,洋瓦盖面,造型质朴,形式优美。 | A | 运河边工业遗产 | |||||
圣女小德勒撒天主教堂 | 教堂东靠东街,紧临运河 | 1929年 | — | 为我国第一座由教徒自筹资金建造的教堂,亦为我国第一座以“圣女小德勒撒”命名的教堂。教堂主体为哥特式建筑,共八间,前正中有钟楼共四层,尖顶耸立十字架,高约17米。整体结构保存完整。 | A | 宗教文化沿运河传播的物证 | |||||
中心弄耶稣教堂 | 长安中心弄33号 | 清 | — | 光绪元年,由美国传教士金福兰筹资兴建。抗战时期为日军所占。解放后,耶稣堂教友参加“抗美援朝”“爱国爱教”等活动。 现仅存大厅一间及左、右门房,耶稣堂门前向东,进门左、右为门房,后为大厅一间,大厅硬山顶、木板顶、砖墙,保存状况不佳。 | D | 宗教文化沿运河传播的物证 | |||||
长安火车站旧址 | 长安东站路 | 宣统三年 | — | 为浙江省最早的火车站,对我国铁路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现存的碉堡、工房等设施为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现整体结构破坏,改建严重,始建的建筑物已无存。 | C | 运河相关历史建筑 | |||||
盐官镇 | 盐官镇 | 海宁市 |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 历史上长期作为海宁州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地位,有江南沿海第一镇之称。古镇内河道纵横交错,与京杭大运河相通。盐官文物古迹丰富,重要水工设施有:海运码头、堰瓦坝水闸遗迹、海宁海塘盐官段等。与运河相关的重要历史地段有:南门历史地段、古邑历史地段。与运河相关的古遗址有:海宁州旧城遗址、安澜园、海神庙等 。 | B | 运河通海口; 运河支线终点 保护运河系统不受钱塘江潮影响的重要节点古镇,历史上清帝多次亲临视察 | |||||
南门历史街区 | 沿南门直街西侧及沿醋坊巷、钱家巷两侧历史建筑集中的地段 | 明清 | — | 历史遗存丰富,古迹众多,占地面积4.23公顷。 | B | 运河相关历史街区 | |||||
古邑历史街区 | 沿古邑路两侧历史建筑集中的地段 | 明清 | — | 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集中地段,占地面积5公顷。 | B | 运河相关历史街区 | |||||
海宁州旧城遗址(城墙) | 盐官古镇后街北端 | 元代 | 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遗址包括拱辰水门(俗称北水城门)及一段城墙遗存。 海宁城唐永微六年(655)建,元泰定四年海溢,城毁。至正十九年(1359)重筑州城,后代有修筑。原州城全长近5公里,有旱门五,水门三。其中拱辰水门为元代所建。至1958年,旧城墙大部分被毁,仅存现在的遗址。整体保存状况良好。 | B | 运河相关重要遗址 | |||||
海神庙 | 盐官春熙路150号 | 雍正八年(1730)三月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俗称“庙宫”,目前现存面积6000平方米,包括大门、仪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及大门前的石坊、石狮、旗杆石、石筑广场和庆成桥等。整座庙宇是按照清代官式建造的古典宫殿式建筑,规模宏丽壮观,气魂非凡,为江南地区最大的敕建官式建筑遗存之一。 海神庙的很多巨型建筑材料如汉白玉石,都是从北方通过运河运送过来的,由此见证了运河在古代南北货物交流中的作用。 | A | 运河相关历史建筑; 建造的关联性 | |||||
安澜园遗址 | 盐官城北 | 明代 | 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原名隅园,是乾隆来盐官的行宫。而盐官作为运河支线上的一个端点古镇,该处遗址也表明了盐官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性以及在运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B | 运河相关历史建筑 | |||||
崇福镇 | 崇福镇 | 桐乡市 | — | 位于运河的转折点,大运河在此处由南北向转换为东西向,崇福镇作为航运的枢纽地位由此得到提升。崇福镇历史上为崇德县城,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崇福镇的重要水工设施有:司马高桥;与运河相关的重要历史地段有:横街历史文化街区。 | B | 运河兴盛的城镇; 运河正河上的城镇; 因运河而发生城市格局发展变化的城市 | |||||
横街历史街区 | 崇福镇中心,紧邻运河 | 清代、民国 | — | 是历史上崇福镇的中心地段。格局完整,历史遗存丰富,整体上反映了运河街区的历史风貌与氛围。 | B | 运河沿岸历史街区 | |||||
崇福镇城墙遗址 | 桐乡市崇福镇城墙弄 | 明清 | — | 崇德城(今桐乡崇福)最早建筑的城墙在元至正二十八年,经历史变迁,如今古城仅留下西门竹行桥附近的一小段破损的遗址。 | C | 运河相关重要遗址 | |||||
孔庙大成殿 | 桐乡市崇福镇 | 清代 | 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原是崇德县学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同治四年知县杨恩澍重建。计五间,面阔20.6米,进深14.9米。除大殿外还有附属建筑,现存的还有石坊,坊前左右有清道光十七年雕琢石灰石狮子一对,南有泮池,东有巽塔,高低错落有致,大小点缀成趣。 | A | 运河相关历史建筑 | |||||
乌镇 | 乌镇 | 桐乡市 |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 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至今镇区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运河古镇风貌。 | A | 运河兴盛的城镇; 运河正河上的城镇 | |||||
东、西栅历史街区 | 乌镇 | 清代、民国 | — | 是乌镇清代、民国历史建筑集中地段,古巷纵横,水网交融,石桥众多,江南水乡风貌十分突出。现整体格局、风貌保存完好。 | A | 运河沿岸历史街区 | |||||
许村镇 | 许村镇 | 海宁市 | — | 为运河上塘河上西通杭州,东连长安的节点城镇。在《宋史•河渠七》中曾提及:“临安府长安闸至许村巡检司一带,漕河浅涩,请出钱米,发两岸人户出力开浚。”可见在宋时便已有许村这个地方,并在这里还设有运河的管理机构,凸显了许村在运河上的重要地位。 现许村镇保留历史文化遗存丰厚,主要有常缓庙、奉宪严禁盐枭迫害碑等和运河紧密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沿塘街历史街区。 | B | 因运河兴盛的城镇; 运河正河上的城镇 | |||||
沿塘街历史街区 | 区紧邻运河北岸 | 清代、民国 | — | 街区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存,包括常缓庙、奉宪严禁盐枭迫害碑等。其整体格局保存完好,传统民居众多,风貌完整。 | B | 运河沿岸历史街区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