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运河
作者:王治敏
来源:《地理教育》2008年第05期
作者:王治敏
来源:《地理教育》2008年第05期
最悠久、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全长1 794km。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流经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嘉兴、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等18个市区。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大运河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其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尤其是与京沪、京九、沪杭、陇海等铁路及公路网相汇,更加速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
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改造大运河的计划,对运河很多区段进行了疏竣、扩展,沿河建设了不少航闸,两岸改建和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目前,大运河全程虽不能通航,但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 100km,对分担京沪铁路的货流,特别是承担煤炭、建材、盐、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其它农副产品的中短途运输任务,对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南北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天,大运河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主要路径,必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 500~8 009km;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 000~10 000km;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 000km。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通过船舶数及其货运量在各国际运河中均居首位,货运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属及其制品为主。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过往船只通行费,多年来一直与侨汇、旅游、石油一道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现在运河每天为埃及政府收进200万美元的外汇,船过运河按吨位缴纳通行费,还要交付引水费和航标等费用。1993年运河收入达19亿美元,1994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里,苏伊士运河收入达到23.08亿美元,创运河自1869年开通以来新高。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把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像一座水桥,流淌在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它从大西洋的利蒙湾通向太平洋的巴拿马湾,全长81.3 km,宽152~304m,最窄处只有91m。巴拿马运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它的通航使两大洋的沿岸航程缩短了10 000km左右。目前,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巴拿马运河船只较小,通过时间较长,不能适应大型船舶和快速运输的需要。据巴方有关人士说,巴拿马运河的使用情况已经达到了容量的94%,并将在3年内达到饱和。面对日益繁忙的世界海运,有近百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已不堪重负,扩建迫在眉睫。巴拿马政府计划修建第二条运河,设计中的新运河将采用水平式方
案,建在现运河西侧约16km处,它北起加勒比海岸的拉加尔托河河口,经加通湖至巴拿马湾的凯米托河河口,长58km(加上向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分别疏竣35km和5km,全长98km),宽200~400m,水深30m左右。一般情况下可通航30万吨级海轮,高潮时则可通行50万吨级巨轮。预计新运河将耗资83~200亿美元,耗时10年。因此,人们称它是“20世纪的最后一项巨大工程”。
世界第三大通航运河——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闻名世界的第三大通航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是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最短的通道。它位于德国北部,西起北海畔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格,向东延伸61英里,到达荷尔台瑙(波罗的海的基尔湾)。全长98.7km,河面宽103m,深13.7m,建有世界三大运河7座高桥(约43m),可通行海轮。1887年6月3日破土动工,1895年6月22日建成通航。德国修建这条运河,原为避免军舰绕道丹麦半岛航行,建成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56km之多。在商业上,现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便捷和经济的水道。基尔运河是通过船只最多的国际运河,运输货物以煤、石油、矿石、钢铁为大宗。便利的通航条件使这条古老的运河直到今天依然是波罗的海—北海航运上
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通道。在经济、军事以及战略等各个方面,基尔运河无论是对德国,还是对北约各成员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缩短了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的航程,而且可不经北约与俄罗斯相互争夺激烈的丹麦—瑞典间诸海峡,尤其是战时在上述海峡遭到封锁的情况下,北约仍可通过基尔运河调遣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的舰只,因而对北约海上兵力的机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