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金融历史大事件(1900年-2015年)
⼗⼆⼤⾦融历史⼤事件(1900年-2015年)
⾦融界历史⼤事件
1、1913年:美国
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Fed)建⽴
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由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分布在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组成。其货币政策的最⾼决策机构包括联邦储备的7名执⾏委员和12名联邦储备银⾏的主席。美联储由美国国会授权,担负着发⾏货币、代理国库、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及对美国⾦融机构进⾏监管等职能;并运⽤公开市场业务、银⾏借款贴现和⾦融机构法定准备⾦率三⼤杠杆控制着美国的通货与信贷,以此来调节美国经济。其最重要的货币政策被称作公开市场操作,⽇常所说的美联储公开市场会议(或者议息会议)就是为制定这个政策⽽召开的。
美联储的成⽴,标志着美国在建国130多年后终于有了统⼀的中央银⾏系统。⼀百多年来,尤其是1929年⼤萧条以后,美联储作为⼀个独⽴的、不受⾏政⼲预的联邦机构,在美国现代⾦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上发挥了巨⼤的、不可替代的作⽤。2008年的⾦融危机使得美联储的作⽤得到了进⼀步的加强。作为全球第⼀⼤经济体和⾦融市场的中央银⾏,美联储的举措已然成为全球瞩⽬的焦点。
2、1929年:纽约交易所爆发“⿊⾊星期⼆”
10⽉29⽇,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的⼈都陷⼊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中。股指从之前最⾼的363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积蓄在⼏天内烟消云散。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暗的⼀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其影响波及西⽅国家乃⾄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世界进⼊了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时期。这⼀天也被视作⼤萧条开启的标志性事件,史称“⿊⾊星期⼆”。
祝福事业成功的句子
网名符号早年美国券商对客户的融资保证⾦⽐例设置享有不受监管调控的⾃主权,从⽽滋⽣了过⾼杠杆,也就是“⿊⾊星期
⼆”的“罪魁祸⾸”。过⾼杠杆所导致的正反向“链条反应”(chain reaction) 引发了股市在暴涨之后暴跌的接踵⽽⾄,事件发⽣后也让包括美国证监会在内的诸多监管机构开始反思,并着⼿开始调控保证⾦⽐例(margin),从⽽形成了⽬前最⾼杠杆⽐例不得超过1 : 2的监管要求。
3、1933年:美国出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称作《1933年银⾏法》
美国⼤萧条时期,超过5000家银⾏倒闭。为此,罗斯福推⾏新政,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是其中的⼀部分。法案由民主党参议员卡特·格拉斯和众议员亨利·B·斯蒂格尔提出,其
中前者曾任美国财政部长,斯蒂格尔则是当时的议会银⾏和货币委员会主席。法案将投资银⾏业务和商业银⾏业务严格地划分开,以保证商业银⾏避免证券业的风险,并禁⽌银⾏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禁⽌商业银⾏从事投资银⾏业务,⽽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同样的,投资银⾏不得进⾏吸收存款的业务。该法案令美国⾦融业形成了银⾏、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
这套法案⾸次明确区分商业银⾏业务与投资银⾏业务,并明令禁⽌美国的商业银⾏涉⾜投⾏业务;伴随此法案的诞⽣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和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应运⽽⽣。此法案不仅对美国商业银⾏业接下来近70年的发展限定了框架,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对银⾏设⽴类似限制开创了先例。1999年此法案被新法案取代,恢复了银⾏的混业经营权利,被认为是导致2007-09年全球⾦融危机的起因之⼀;本次危机后产⽣的Dodd-Frank法案和相关法律(⽐如Volker Rule)可以被理解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2.0。
4、1944-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世界银⾏和国际货币基⾦组织相继成⽴
1944年7⽉,包括西⽅主要国家在内的四⼗四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举⾏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和⾦融会议,讨论如何建⽴新的国际货币系统,以维护汇率稳定,防⽌竞争性贬值,促进经济增长。会议达成协议建⽴国际货币基⾦组织(IMF)和世界银⾏集团(WBG),形成了以美元兑黄⾦,其它货币兑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系统,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以外汇⾃由化、资本⾃
由化和贸易⾃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内容,并由此确定了⼆战后的国际⾦融体系和美元的霸主地位。
中考志愿填报固定汇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内容之⼀,这种制度设计很⼤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动荡,在⼀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战后国际贸易的增长与世界经济的恢
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战后国际贸易的增长与世界经济的恢复。在该体系下设⽴的IMF与WBG,也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定作⽤,甚⾄在该体系⽡解之后依然运转⾄今。
房产证上加名字费用5、1973年:Black-Scholes-Merton期权定价模型诞⽣
美国学者费雪•布莱克和麦伦•斯克尔斯合作研究出⼀个为期权定价的数学公式;⽽当时斯克尔斯在⿇省理⼯学院的同事罗伯特•默顿通过对期权复制组合的研究对这⼀公式的⾦融含义给予了完美的诠释,并由此引发出许多有关期权的有⽤结论。该模型的运⽤有⼒地推动了现代⾦融衍⽣品市场的发展。为此,默顿和斯克尔斯于1997年获得第⼆⼗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英年早逝的布莱克也因其杰出贡献受到了肯定。
Black-Scholes-Merton期权定价模型在⾦融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其开创性地演⽰了套利定价原理在⾦融衍⽣产品估值中的应⽤,解决了当时期权定价的难题,推动了期权市场的发展,并为建⽴⾦融衍⽣产品的合理定价框架奠定了基础。
6、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1971年8⽉尼克松政府宣布实⾏美元与黄⾦脱钩;1973年3⽉主要西⽅货币实⾏对美元的浮动汇率,⽀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柱垮台,宣告其解体。同年10⽉,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国际⽯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以⾊列及⽀持以⾊列的国家,宣布⽯油禁运,暂停出⼝,导致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飙升⾄超过13美元,促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次经济危机。⾃此,美国在世界国民⽣产总值中占的份额逐渐减少,由世界上最⼤的债权国变为最⼤的债务国,美元贬值,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是美元与黄⾦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实⾏固定汇率。但⾃50年代起,由于军费巨增和国际收⽀持续的逆差,美国黄⾦储备⼤幅下降,严重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国际⽯油价格的暴涨,使得美元再也⽆法保持以往的强势地位,这⼀体系的崩溃也就顺理成章。尽管美国也曾尝试通过“⽯油美元”巩固⾃⾝地位,但客观地
说,“⽯油危机”应是美元由盛转衰的分⽔岭。
7、1975年:⾸份巴塞尔协议签订
巴塞尔委员会于1974年由⼗国集团中央银⾏⾏长倡议建⽴,并陆续制定了⼀系列重要的银⾏监管规定。从1975年9⽉⾸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数⼗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监管国际标准。⽽巴塞尔委员会事实上也已成为银⾏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共青团之歌歌词
1974年德国Herstatt银⾏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的倒闭,使得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审视拥有⼴泛国际业务的银⾏监管问题。“巴塞尔协议”的签署第⼀次建⽴了⼀套完整的国际通⽤的银⾏监管标准。40多年来,尽管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在不断的完善中依然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但巴塞尔协议在规范银⾏⾦融操作、控制银⾏风险,并引起⼈们对银⾏业风险控制的思考⽅⾯仍具有积极的作⽤。
8、1987年:美国发⽣“⿊⾊星期⼀”股灾
10⽉19⽇,星期⼀,道琼斯⼯业平均指数⼤幅下跌508点,跌幅逾20%,引发⾦融市场恐慌,主要经济体股票指数竞相暴跌。刚就任美联储主席不久的格林斯潘沉着应对,发表历史性的重要讲话,承诺向市场提供⽆限流动性⽀持。由于措施得当,得以避免了⼀场系统性的⾦融危机,他也由此开始了跨越6届美国总统、将近20年的传奇之旅,成为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物,被称为全球的“
经济沙皇”、“美元总统”。
1987年的⿊⾊星期⼀, 华尔街踩踏瞬间发⽣,⼀⽚狼藉,短短⼏个⼩时,股价狂泻,流动性瞬间枯竭。⾯对如此突发性股灾,美联储没有⼿⾜⽆措,⽽是沉着冷静应对——它并没有投⼊巨资救市场,⽽是救机构,在第⼆天就宣布向市场提供⽆限流动性⽀持,以⾦融系统最后救济者的⾝份恢复市场信⼼。道指仅仅⽤了两年的时间就⼀举越过了⿊⾊星期⼀前的历史⾼位,这⽆疑和当时美联储⼀系列的成功救市举措是分不开的,其做法令⼈折服。
9、1997年:亚洲发⽣⾦融风暴
这年夏天,由泰铢贬值开始的⾦融危机在国际炒家的攻击中愈演愈烈,横扫马来西亚、新加坡、⾹港、⽇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萧条,政局也开始混乱。亚洲模式开始遭受质疑。在亚洲⾦融风暴中,中国承受了巨⼤的压⼒,坚持⼈民币不贬值,并积极参与救援⾏动,⼀⽅⾯保持了⾃⾝⾦融和经济的稳定,也为地区⾦融和经济形势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亚洲⾦融危机使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遭受经济和政治的重创,它暴露了在全球经济⼀体化和⾦融⾃由化的⼤趋势下⼀些亚洲国家的⾦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反映了在经济⾼速发展背后的⼀些深层次问题。同时,国际货币基⾦组织主导的国际救援⾏动也引起了⼴泛的争议。危机中,中国履⾏了⾃⼰的
诺⾔,不对⼈民币实⾏贬值,并通过国际机构和双边援助来⽀持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国风范。
10、1999年:欧元诞⽣
欧元被认为是⾃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最为重⼤的成果,由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组成的欧洲中央银⾏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负责管理。1999年1⽉1⽇起,欧元在奥地利、⽐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利、葡萄⽛和西班⽛11个国家正式启⽤,并于2002年7⽉1⽇取代上述11国原有货币。希腊、斯洛⽂尼亚、塞浦路斯、马⽿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陶宛等8个国家于2000年⾄2015年先后加⼊后,欧盟内将欧元作为官⽅货币的国家已达19个。在欧盟以外,摩纳哥、圣马⼒诺、梵蒂冈、⿊⼭、科索沃和安道尔等6国也将欧元作为⽀付⼯具。
欧元是欧洲经济⼀体化进程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尝试与创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的“最佳货币区域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诞⽣减少了欧元区内各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成本,提升了欧洲在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打破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统天下的局⾯,改变了全球外汇储备的格局。不过,由于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平参差不齐,⽽且没有统⼀的财政,单⼀的货币政策与各国财政政策多样性之间存在客观上很难协调的⽭盾。这会放⼤诸如希腊财政危机等事件的负⾯作⽤,在⼀定程度上限制了欧元的影响⼒。
那个牌子的空调好11、2008年: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融危机
2007年夏季,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发了⾃“⼤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次⾦融危机。次年9⽉,具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投资银⾏——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预⽰着危机进⼀步升级。作为华尔街⽀柱的⼀线投资银⾏的倒塌,宣布了美国⾦融体系的核⼼已经被撼动,次贷危机正式演变为⼀场全球性的⾦融风暴,不仅全球⾦融体系受到重⼤影响,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
百年投⾏,⼀夜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场谁是罪魁祸⾸的⼤追捕也开始了,是过度刺激的房地产市场,是贪婪⽆度的投⾏,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融创新CDS,是嗜⾎成性的对冲基⾦,⽆情地做空导致雪上加霜,还是缺乏⾦融教育的普通借债⼈?量化宽松,也许能救市,但只要有⼈性的贪婪,⾦融危机就会是永不消失的电波。
12、2014-2015年:⾦砖银⾏和亚投⾏相继建⽴
2014年7⽉15⽇,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五国领导⼈正式签订协议,成⽴⾦砖国家开发银⾏,总部设在中国上海。⽬前该⾏已正式开始运作,由印度⼈⽡曼.卡马特(K.V. Kamath)出任⾸任⾏长。同年10⽉,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简称亚投
⾏,AIIB),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体化建设。截⾄2015年4⽉15⽇,亚投⾏意向创始成员国最终确定为57个,他们于当年6⽉29⽇在北京签署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协定》。亚投⾏总部将设在中国北京。
⽆论是⾦砖银⾏还是亚投⾏,都是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所兴建的重要国际⾦融组织,两者的创⽴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整个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以基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新模式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可。⽽亚投⾏作为⼆战结束以后全球第⼀个由新兴市场所发起、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吸引了诸多发达国家的积极参与,这⾜以彰显中国和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影响⼒的提升,同时也是⾦融形势改变和⾦融秩序重塑的重要体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