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业专家系统
                    什么是农业专家系统?
农业专家系统是基于农业专家知识和模仿农业专家进行推理决策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具体是指人们事先将农业专家为解决某类农一问题而长期积累的知识以适当的形式存入计算机,计算机利用这些农业知识和反映当时农情的各种数据和事实,模仿农业专家的思维过程进行推理,对需要解决的农业问题进行解答、解释或判断,使计算机在农业活动中起到类似人类专家的作用。
1981年,熊范纶作为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的首批访问学者,来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到校后,经一位知名华裔科学家的指点,他对一门新兴学科 ——电脑专家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年后,熊范纶即将学成回国。热心的美国友人问他想到哪里去玩玩,他说“我想看看美国的农村”。在参观了几十个各种类型的农庄后,美国先进的农业理念促使熊范纶走上将智能技术与中国大农业联姻的道路。
  1985年10月,熊范纶成功的在国产微机上研制出“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中国土
地上第一个电脑农业专家系统诞生了。农民只要报出田块的土壤参数或肥力水平等,计算机就可告知每亩地应施氮、磷、钾肥的数量以及化肥的成本,并可对秋后的收成进行估产,算投入产出比。经率先在安徽淮北10多个县推广应用后,均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
  “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但熊范纶却很清醒。他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农业门类众多,仅靠几个专家系统和少数科技人员服务于全国各地,是不可能的。智能化信息技术能否大面积应用,怎样让农民认识和掌握,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探索。他们首先把工作扩展到积极与各级地方政府合作上,先试验,后示范,再推广,这是电脑农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保障和支撑点。
  从那时开始,在田间地头,人们经常能看到几位戴眼镜的人员背着一台电脑在农村各个村庄搞研究。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些符合中国国情的思路,是行之有效的。1990年,科技部把农业专家系统等列入863计划,给予重点支持。
  1992年,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的专家来到了云南省宁蒗县。这里山高坡陡,高寒贫瘠,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很多农民还沿用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他们将在这里开展了“电脑农业”的实验性应用研究工作。
  多年来习惯于原始耕作方式的人们,对电脑这新鲜玩意儿表现出了顽强的抵触情绪。以前水稻栽秧,农民们喜欢“满天星”式种植,可电脑非要求按行距、株距种植。这下农民不干了,认为这样种太浪费地。然而一个试验让他们改变了看法:云南电脑农业推广办的专家把农民们带到学校,让老师先把学生零乱地散满操场,给人印象是操场全满了。突然让学生集合,排成 整齐的队列,操场一下子空旷起来。农民明白了:还是科学种田省地。
  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打消了,农民们的抵触思想也像坚冰一样开始融化。他们管电脑叫“哑巴”,说:世道变了,种地要听“哑巴”的,“哑巴”开的方子真管用。打开电脑,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育苗,什么时候施肥,电脑像不厌其烦、不知疲倦的老师,为农民一一解答。
中科院专家在农户家察看“电脑农业 
  经过专家的努力,云南宁蒗县的水稻施肥专家系统诞生了。通过它,农户掌握了在海拔2700米的高原上的水稻施肥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因施肥不当造成的贪青晚熟、瘪粒欠收的难题,有效地稳定和提高了水稻的年产量。
  看到了电脑农业的优势,云南省决定总结宁蒗县的经验,将农业专家系统列为省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同时,云南省也获准进入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区行列。
  “九五”期间,云南省政府又投资了1290万元,委托中科院合肥智能所在该省35个少数民族县开展“电脑农业”的推广应用和培训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国家863计划也委托合肥智能所专门研究开发适合于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平台。经几年的试验,该成果分别被甘肃省、四川凉山,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等民族地区政府引进并推广应用,于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人大视察组称“这是民族地区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一大奇迹”。
  上述地区的成功应用引起了国家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年9月,国家民委在云南召开了“全国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工作现场会”,介绍了云南省民委在推广电脑农
业专家系统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并决定在西部12个省以及4个享受西部政策的地区应用农业专家系统,以此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了使电脑农业在民族地区更好地开展,国家民委再次召开电脑农业现场会,将民族地区电脑农业普及推广工作引入了新的阶段。因经济条件、所在地域的不同,各地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推广形式:在经济发达地区,配备了电脑网络,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放在中心站点上供农民使用;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有条件买电脑,他们直接上网,用信息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和市场销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买不起电脑,政府有关部门就建立咨询服务站,请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解电脑农业专家系统,进行培训,把“处方”交给农民。
  2003年12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信息峰会上,我国863项目“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获世界信息峰会全球大奖,这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2004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在民族地区实施“电脑农业推广工程”的工作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新确定一批推广“电脑农业”的重点县和重点乡,主要包括: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较少民族自治县和东、西部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等;新计划还将与有关部
华裔是什么门合作,在湘、鄂、渝交界处的武陵山区实行电脑农业区域化的推广模式。
  2006年,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委联合成立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实验室”,针对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以及信息化基础条件的薄弱性,围绕农业信息技术传播过程中的远距离农业数据采集、农业知识模型构造、多语言翻译模型抽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广大少数民族众以及地方的信任和支持。
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木耳山茶叶基地
  2009年5月17日,由合肥研究院智能所承担的西部行动高新技术项目“农业知识管理平台开发及在民族地区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验收。该项目组经过4年的时间,完成了多民族语言农业知识处理平台结构,以及54.8万双语蒙/维/藏/彝文农业词典、语料库对齐、141万句对语言和翻译模型训练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适应内蒙古、西藏、新疆地区使用的农业知识决策系统的设计和编制;建立起智能化农业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目前每天可以监控和采集国内85%以上的涉农网站,聚合数据近20万条,经过数据清洗整理每天可以得到5万条,为农业市场价格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数据依据,系统注册用户以达到4.6万人;开发了4类重点品种(农作物、畜牧、中草药、经济林果)41个农业知识决策系统应用软件;建立了8种典型应用模式的知识模板;维护并协助建立了5个农业信息技术网站。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21期的技术培训工作,累计参加培训的农业技术人员达到8000人/次;拉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23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关的研究成果辐射推广应用到民族地区265个县,1589个乡、10903个村本地化改造开发了160多个农业生产决策系统,种植推广面积672.5万亩,养殖牲畜190多万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农业知识管理平台开发及在民族地区的规模化推广应用”项目的成功,不仅探索总结了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应用模式,而且在完成预定推广应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扩展辐射,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实施效果显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