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作者:***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3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我们,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从而为孩子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极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孩子学习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孩子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先
决条件。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乐于去做、去探索、去发现、去钻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感兴趣的事,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健康、不违法,就要让孩子大胆地去做,并积极地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
        二、从主动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出发
        (一)在游戏中主动学习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解决儿童心理需要与生理不成熟之间矛盾的最好手段。它能最有效地满足幼儿需求,因此对幼儿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价值。
        (二)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这点对于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蛋宝宝站起来了》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到各种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让鸡蛋在小瓶子的瓶口上站起来,有的孩子来了橡皮泥粘在鸡蛋底部……在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和主创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运用自身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受到的启发来解决问题,达到生成目标,创造力得到发展。
        (三)尝试主动学习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应给予尊重和保护。在科学活动“玩水”中,教师一边示范把水从容器里倒入盆里,一边对幼儿说:“我在倒水时,你们听到水发出什么声音?”“现在你们也去试一试,看谁能动脑筋,把不同容器里的水倒入盆里,水还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孩子们兴趣盎然,玩水时神情专注。不一会儿,就说出水流动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
        三、从抓住随机教育的契机出发
        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教育,教师要善于抓住随机教育的契机,推动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大千世界、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在孩子们眼中,什么都是新鲜的、奇怪的、有趣的,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探索、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引导幼儿积极观察、发现、探索其中的奥秘。
        四、从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出发
        (一)激励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喜欢提问是幼儿好奇心的最直接的表达,会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无论孩子提出什么问题,作为教师对幼儿能产生疑问都应表示赞许。教师不轻易指责幼儿的好奇、好动,不用“这样不对”“那样不行”等命令来扼杀幼儿的求异创新意识,重视、激励、关注、并尽量回答幼儿的提问,帮助幼儿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环境
        营造一个让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充分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多方位的可听、可感、可想的氛围中被感染、被熏陶,萌发创造欲望;给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和余地,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去想象,发展创造力。营造一种鼓励幼儿发展创造力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并有兴趣地欣赏和观察幼儿的探索行为,经常在区角投放一些材料,供幼儿随意摆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充分地交流、表现和创造。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五、从一日生活的环节出发
        (一)合理利用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自由创作、自由发挥、自由探索、自由发现的小天地,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又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各种区域活动材料以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富于操作性而深受各年龄段孩子的喜爱。
        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从幼儿实际出发,设定一些直观、新颖、安全、简便、又易于幼儿操作的区域活动项目。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区域活动中养成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善于运用各科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科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加以培养。在教学活动前,教师可通过自编儿歌《放哪里》:让幼儿知道小手放腿上,小脚放地上,眼睛看老师。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通过竞赛“比比谁坐得直”“谁最棒”等激励幼儿上课时要认真听讲、有礼貌。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孩子创编儿歌、谜语、故事;在美术活动和学唱歌曲时,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引导孩子创编动作,续编歌曲等。
        (三)灵活运用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怕困难、遵守规则以及敢于探索完成任务的毅力都是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写照。
        六、从家园同步共同培养出发
        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
        因此,我利用家长会和《家园信息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及其要求、建议、培养方法等。此外,我还利用《幼儿成长手册》、早接待、晚离园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共同培养。
        总之,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既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此外,教师和家长也要做孩子的表率、树立榜样的作用,共同携手、共同培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孩子受益终生,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