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含义:.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章程中提出新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心理健康:指一种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即个体保有基本持续的、积极的、和谐的及与环境协调的心态。
心理健康状态的确认: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七条心理健康标准:1.智能良好。(知)2.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感。(情)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意)4.人际关系和谐。5.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行)6.要保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相适应。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开发儿童的心理潜能,帮助儿童主动积极发展,全面培养儿童优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并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教育。
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要性:1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家庭的需要.2素质教育的需求:教育规划纲要,幼儿教育指导纲要.3个体发展的需要:身心成长发展的需要,幸福人生的必备.迫切性:1.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均有相当比例的人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2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
3 不同体儿童均存在一定比例心理健康问题,4.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有随年龄增长、时间推移愈演愈烈趋势5.儿童严重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年龄下移。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1.偏重于身体健康,把身体的三项指标的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2.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3.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略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4.只重视创设优美、高档的物质环境,忽略构筑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师生关系5.只重视幼儿园内的教育,忽略了家庭中的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6.只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忽视了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
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途径:1积极构健安全、温馨的健康心理环境。2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4发挥家庭、社区的教育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基本原则:以尊重与关爱为前提,面向全体的原则,以体验与活动为主,注重渗透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基本原则——注重几个结合:发展性教育与保健性教育相结,全面教育与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渗透性、指导性教育与活动性、操作性教育相结合,家长教育儿童与儿童自我教育相结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培养儿童健全的智力(儿童学习兴趣,好奇心;引导儿童学习和参与,开发智力潜能,全面提高各类能力;预防和消除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2.培养儿童健全的情感(教学习认识自己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情感,并进行自我激励;学习管理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预防和消除儿童消极情绪)3.培养儿童健全的意志(教儿童做事有明确目标;鼓励和教儿童面对困难、挫折等;预防和消除易发生的不良意志品质)4.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核心任务)(培养儿童健全的性格、儿童健全的自我意识、帮助儿童树立理想和修养利他主义价值观、预防和消除儿童易发生的问题人格)5.教育儿童学习(并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乐性喜性心理;积极地认识他人;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参与集体、交友和善待友谊;交往技能;防止和及时消除儿童人际交往中易出现的问题).6.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规则意识;良好行为习惯;预防和消除儿童易发生的各类行为问题)7.提高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正确认识环境、了解并实现环境期待、学会寻、利用环境中积极因素,和儿童一起分析环境中的负面事件和因素、防止负面环境对儿童健康心理的污染或伤害、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8.不断增强儿童的心理承受力9儿童的阅历、反思各类自我经验、
创造情境,训练心理耐受力、帮儿童分析自己心理承受力状况、帮儿童处理各类生活事件,从中增长其适应能力、重视儿童双重承受力的培养)
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1.全员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2.学习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心理学常识、心理发展的知
识、健康心理品质与健全行为培养的知识技能、矫正儿童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知识技能)。3.了解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心理发展状况,判断其发展水平与结构;了解和评价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确定其是否存在问题4.把握了解儿童心理的要领(①方法科学。观察法、谈话法、儿童作品分析法、家教经验总结法、比较法、测验法、儿童文学作品分析法等。举例:绘画法。地震后灾区小孩子的画,指导语:——“请你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房子、树和人。怎样画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认真。”②关系最佳③去掉一切主观臆向④动态跟踪)5.优化家庭环境,构建和谐家庭(优化家庭的物质环境;创造良好氛围,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教育氛围、实行最佳教育方式科学教育方法;防止和消除家庭环境中各种污染。)6.做好生理保健,保证儿童正常发育成长(明确生理是心理的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切实做好儿童生理保健)7.采用心理学方法帮儿童成长,并为儿童排忧解难8.帮助儿童寻求专业心理干预9.必须重视维护和增强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
家长如何维护和增强自身心理健康:①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必须从心理上不
断认识和改变自己;②及时检测和分析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压力状况;③有效处理好来自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④采用心理学的方法调适自己的心理,保持良好心态;⑤争取社会支持,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一)确立课程目标1.幼儿身心发展的依据——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情况,确立认知发展、情绪发展、意志品质形成、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目标。
2. 依据现实情况---认知: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力;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发现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性:集体观念、合作精神、责任感;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自信心、挫折容忍力。
3.课程目标宜具体、明确。如幼儿自我意识的辅导主题,教学目标为:1)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初步学会欣赏同伴和自己的优点。2)体验更多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二)设置教学内容:操作程序:1.细化教学目标2.确定辅导主题3.设计主题活动(举例: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大班5—6岁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可以设置如下教学内容。
1.理解能力训练——说说它的含义
2.概念的形成——什么是动物
3.创造力的培养——砖头的作用
4.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当父母都不在家的时候
5.合作意识的培养——小动物抬水比赛)(三)选择教学方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1.讲解法——注意直观。如“合作性训
练”中,老师演示“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如创造力培养中,可以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2.游戏法——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竞赛性游戏,合作性游戏,角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等。竞赛性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3.讨论法——常用方法。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如脑力激荡法,利用集体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使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引起更多的想法和意见。严禁批评,不做评判。
4.角扮演法——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在“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四)课程设计思路采用“课程模块—主题系列——活动单元”的设计思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段身心发展需要,先确立课程模块,再根据模块确立几个主题,然后围绕同一个主题设计几个不同的活动单元,注意循序渐进。如大班,可以设计四大主题:1.提升思维能力2.激发学习兴趣3.培养合作性和责任感4.发展自我意识。在一个活动单元的设计中,要考虑和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时、场地、活动方式、教学准备、活动程序。(五)评估教学效果:评估原则---1.年龄的适合性2.目标的综合性:情感态度目标,认知目标、行为技能目标3.
内容的适应性4.设计的科学性。评估方法--- 1. 前测和后测结合的方法,即起始评价和终结评价两者结合。2. 以过程评价为主的方法。
课程设计说明:从智力开发、创造力培养、自信心培养、情感教育、合作性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六个方面的课程设计进行举例说明。
幼儿智力开发:1.感知练习(开展感知练习的方式有:看、听、闻、摸、尝、猜动作、信任行走)2.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形式:归类与分类训练;学会比较;学会推理;鼓励幼儿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创造力培养:途径:1.学科渗透和活动渗透;2.专门的创造力培养课程;目标:1.总目标:萌发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的兴趣,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年级子目标:小班:初步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问题;培养幼儿创造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中班:进一步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清晰完整地表述问题;开设简单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让幼儿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大班: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大胆设想;理解并能复述三四个较简单的创造发明故事,初步认识创造的意
义;继续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进一步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培养幼儿创造性游戏、绘画、讲述故事的能力、创造想象能力。主要形式:1.发散思维课: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多
方面的训练,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如:列举某一物品的用途;说出某一玩具的各种玩法;看图联想:如○问幼儿像什么?一题多解训练:如老太太把绿豆和沙子混在一块儿了,怎么分开呢?)2.创造故事课(选取一些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进行创造的典型故事。可在中班和大班进行)3.创造活动课(可在中班和大班进行。如制作一张节日卡;创编一个故事;4.创造技法课(一般在大班或小学阶段进行)幼儿自我意识培养:(一)幼儿自我认识的目标: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表现自我。子目标:
小班:侧重于了解自己的外部特征,如性别、姓名、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的名称。中班:侧重于了解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功用及保护办法;知道人有各种情绪,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成为大家喜欢的孩子。大班:侧重于学习评价自己和别人,学会表现自己,如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指出别人的优缺点,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二)幼儿自我认识的途径1.从活动的结果中;2.从成人的评价中;3.与同伴中的交往中;(三)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活动形式  1.小小广播员2.“我能……”3.今天我是小班长
幼儿合作性训练:一、幼儿合作训练的主要内容:1.认识合作及其意2.培养合作能力3.鼓励合作性竞争4.解决冲突。二、幼儿合作训练的活动设计:1.连体人2.背靠背3.两人三足4.穿大鞋走
幼儿挫折教育:一、幼儿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1.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2.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3.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自我鼓励、增强努力、分享原因,改变策略、补偿、合理宣泄。二、幼儿挫折教育的途径
1.利用现实生活中自然成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2.主动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进行教育。三、幼儿挫折教育的方法1.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2.开展挫折游戏与竞赛3.课程渗透挫折教育4.给予孩子适当的“劣性刺激”
幼儿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及论争-判断标准:社会文化标准心理发展标准、心理症状标准、经验总结标准。
如何监定儿童的心理问题:1.行为与年龄的关系2.异常行为出现的频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